不一样的海南自贸区 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来源:《法人》 记者:肖岳
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紧随其后的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海南全省正式升格为自由贸易试验区。
这也预示着海南省在国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多位受访专家指出,这既展现了中国更大的改革开放决心,也将是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
对外开放新篇章
4月13日,在海南省迎来建省30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中央的一份大礼——支持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逐步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
根据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这座风光旖旎,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的海岛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谈及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海南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同时被作为政策提及,更是中国对外开放又一次巨大历史突破的写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样。”刘俊海说道,党中央赋予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使命,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海南的关心和重视的同时,也彰显了国家的自信,是对外开放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并一直在路上。
谈及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刘俊海指出,海南有优质的自然环境、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同时工业污染相对较少等优势。而此次政策提出海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逐步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央决策英明。另外,此前已建立的自贸区也可以在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作为参考,将其他所有自贸区中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吸收。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此次国家支持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逐步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个非常重大的举措,但中央对于海南发展的支持,其实在这30年间陆续都在进行,同时基本每隔10年左右的时间,都会有关于海南的特殊政策出台。”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为海南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及今后30年的发展历程拉开了序幕。
此后,基本上每隔10年国家都会给海南一些政策支持。比如1998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海南省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再比如作为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的博鳌亚洲论坛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告成立,并将中国海南博鳌作为论坛总部的永久地所在。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博鳌召开年会。
9年后的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在该《意见》中,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海南特色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撑;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九大部分。
“应该说从近些年来看,国家对于海南对外开放有所作为是寄予了厚望的。”刘奇洪说道,海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在国家对于开发中也一直较为重视,而无论是博鳌论坛、经济特区还是国际旅游岛等政策,都涉及对外开放这一点。
海南自贸区的独特优势
根据《指导意见》,海南的对外开放将实行“两步走”: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第二步,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
另外《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海南自贸区发展的具体时间表:到2020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到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到本世纪中叶,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高度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成为综合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领先的地区。
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其他自贸区而言,海南自贸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旅游业、服务业为主是其立岛之本。相较其他11个自贸区,海南主要发展的不是制造业或者是污染型的工业,而在旅游业等方面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指导意见》也指出,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将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同时《指导意见》也对海南进行了四大战略定位,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可以说有了《指导意见》的出台,在体现了中央对于海南发展的大力支持外,也为海南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施祖麟说道。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在已有11个自贸区后,又选择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是出于对海南的一种支持,因为相较其他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海南也在紧跟发展步伐,但仍略显滞后。而自贸区的确定是从政策上对于海南的一种支持,也有助于促进海南在全国的均衡发展。
此外,由于海南的优势之一便是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将其定位为自由贸易区,其实也有对其生态环境的考虑因素。而金融、科技等服务业和旅游业、医疗业等,相对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会小一些,也更适合在海南发展。
《法人》记者注意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等等。”
“这些产业对于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和破坏都会小很多。”潘家华向《法人》记者解释道,海南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是目前12个自贸区中面积最大的,即在其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地理位置上又是中国连接亚洲、欧洲、美洲和太平洋(2.840, -0.02, -0.70%)、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作为这样一种大容量、大体量、全方位的自贸区的落地,势必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由经济大国、国际贸易大国向经济强国、国际贸易强国前进。
旅游消费升级获提速
将旅游业称为海南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实至名归,在此次的《指导意见》中,国家对于创新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也做出了相应部署。
《指导意见》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紧紧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支持海南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动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等等。
刘俊海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业其实包括方方面面,涉及吃、住、行、购物、娱乐等产业链条,而这些产业对于当地经济促进作用都显而易见。《指导意见》发布和自贸区的确定,也将对应民间资本到当地投资起到驱动作用,也是民间投资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说海南自贸区的成立,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响应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出口等等、均是利好。
刘奇洪则向《法人》记者指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有些以往的问题,也需要被相关部门注意并重视,比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机票价格炒作等此前被曝光的问题更应得到重视。
“此外还有如何打破旅游受季节性限制的问题。”刘奇洪向《法人》记者说道,人们目前较为普遍的选择是冬季来海南旅游,而夏季由于天气比较热,相对冬季而言,游客会少一些,如何做到淡季不淡,就要取决于如何将当地旅游进行产品的深度整合。
而《指导意见》中提到的“拓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支持海南开通跨国邮轮旅游航线,支持三亚等邮轮港口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加快三亚向邮轮母港方向发展。放宽游艇旅游管制。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等内容,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另外,《指导意见》中也提到,‘支持在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我觉得可能也是为了解决当地旅游淡季问题的一种途径。”刘奇洪最后说道。
“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所以旅游产业不仅面对国内游客,也面对国际游客,而如何提高海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则需要政策的不断支持。”潘家华向《法人》记者举例道,比如海南在2000年实施21国人员团队入境旅游15天免签政策,随后在2010年将免签入境政策适用国家增加到26个。而自2018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这些政策支持,对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重大利好,同时也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随着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提出,以及《指导意见》的发布,外界对于海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充满了期待。
刘俊海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和海南自贸区(港)未来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也因此,应该将其打造成投资者友好型的自贸区,依靠优化、法治化,使其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并增强当地政府公信力,避免出现其他地区曾出现的“新官不理旧账”等类似情况。
《法人》记者也注意到,在《指导意见》中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指导意见》同时提出:“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推进航运逐步开放。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刘俊海向《法人》记者指出,其实国内并不缺资本,国内风投、创投,包括民间资本都在积极地寻求投资出口,而可预期和法治化、诚信的营商环境的构成,包括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势必会为海南在引入资本、人才等方面带来诸多裨益,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可见打造这种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作用,不可小觑。”刘俊海最后说道。
医疗领域不断破局
医疗领域的改革创新无论是在海南还是其他地区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在此次《指导意见》中,更是指出“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才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推进国际国内医疗资源合作,积极引进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深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发展商业补充保险”。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服务指数研究所所长曹健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实践包括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南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并给予九项支持政策等。
同时在《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全面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鼓励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研发应用,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到先行区诊疗的便利化政策”。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总经理史立臣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医疗和旅游结合是个可发展的方向。“旅游+”这个概念现在很流行,并且从全球来看,医疗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对海南而言,发展医疗旅游,更是得天独厚。
“从休闲度假为目的,到以购物为目的,再到今日的养生医疗旅游,实际上这样反映出了消费者对于旅游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是消费者消费能力提高的体现。”史立臣指出,另外从政策上,4月初国务院曾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决定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中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今后,类似政策如果不断地落地,海南的医疗旅游市场势必前景广阔。
但史立臣同时也指出,发展医疗旅游,人才的引进是一个大问题,而好的项目、好的政策才能吸引全球的人才。
法人《记者》发现,对于人才的引进,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也有所提及。《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此外,《指导意见》的完善人才发展制度中,还涉及了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等多方面内容。
而在“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中,更是指出,“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才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推进国际国内医疗资源合作,积极引进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深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发展商业补充保险。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等”。
一系列新的政策与突破,势必将给新诞生的海南自贸区以新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