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靠“政策红利”拉升净息差
受市场利率上升传导影响,2017年银行贷款利率进入上升通道,也带动四大国有行净息差回暖。日前A股上市银行年报悉数亮相,四大国有行净息差在连续几年下滑后整体回升,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还普遍呈下降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净息差的回暖不具有可持续性,利率市场化仍将倒逼银行加快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转型。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程维妙
受市场利率上升传导影响,2017年银行贷款利率进入上升通道,也带动四大国有行净息差回暖。日前A股上市银行年报悉数亮相,四大国有行净息差在连续几年下滑后整体回升,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还普遍呈下降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净息差的回暖不具有可持续性,利率市场化仍将倒逼银行加快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转型。
净息差收入分化
数据显示,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的显著下滑后,工农中建国有四大行2017年净息差集体回稳,但幅度都不大,均在10个基点以内。2017年末,4家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22%、2.28%、1.84%和2.21%。
一些农商行的净息差也有明显增幅,如无锡农商行2017年末净息差上升19个基点至2.15%,带动净利润增速由个位数上升至两位数;张家港农商行2017年末净息差上升9个基点至2.33%,净利差上升8个基点至2.12%。
与之相反的是,8家股份制银行2017年净息差和净利差延续了下跌趋势,跌入近五年谷底,且净利息收入多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兴业银行净息差和净利差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50个和56个基点,实现净利息收入884.51亿元,也同比减少238.68亿元,下降21.25%。该行在年报中表示,净息差同比下降50个基点,是受资产重定价影响和银行业“营改增”影响。
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下降38个基点和40个基点的平安银行,也提到“营改增”因素,称受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价税分离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贷款收益率同比存在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受同业业务市场利率上行等因素影响,2017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提升,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相应下降。
此外,包括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在内的多家城商行,以及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也呈下降趋势。
业务模式存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是依靠存贷利差,但在近年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持续加剧。此外,存款理财化趋势增强和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我国银行业的平均付息负债成本逐年提升,净利差持续下降,盈利能力增长开始承压。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净息差分化表面上是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率之间的差异,背后却是各家银行在客户结构、风险偏好、业务模式等方面差异的综合体现。
例如农行在2017年年报中就表示,2017年末,该行净利息收益率2.28%,净利差2.15%,分别较上年上升3个和5个基点,主要是由于该行进一步巩固稳定、低成本存款优势,活期存款占比上升,加之前期付息率较高的部分定期存款到期后重定价,存款平均付息率较2016年下降13个基点。
宁波银行也表示,2017年面对利率市场化新形势,公司通过加快调整资产负债布局、深化客户经营、优化产品定价模式、提高活期存款占比等措施,提升资产收益水平,控制负债成本支出,使得净利差逐季有所回升。2017年末该行净利差为2.17%,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2个基点。
多元化金融机构转向
尽管2017年受市场利率上升传导等影响,贷款利率进入上升通道,不过存款利率也还有不小的上调空间,如果二者利率差再次缩小,净息差便可能重新回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现在平均利率普遍是参照银行理财收益率,大概在4%点多,普通存款年化利率只有1%点多,成本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
而近期部分银行相继调高了大额存单的利率,有些银行上浮幅度超过50%,也被视为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一个信号。另外有业内人士担忧,在负债荒的背景下,若银行出于拉存款的压力竞相抬高存款利率,导致银行存款成本提升和净息差的收窄,也会对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在此情况下,加快经营模式及经营战略转型已成为拉动银行利润增长的一个新引擎,不少银行都已在个人业务与中间业务上发力,逐步由“放贷银行”向“多元化金融机构”转型。以净利润曾跌入微增时期的四大国有银行为例,2017年净利增速几乎都较2016年增长了至少一倍,其中就不乏零售业务的功劳。建行2017年个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占比达到45.95%,较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工行2017年个人客户净增近3800万,其中信用卡客户增至8859万,成为国内客户总量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大零售和金融市场业务对该行营业额的贡献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