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为何不能用来买咖啡?
来源:腾讯财经
来源:腾讯财经
腾讯财经讯 据BI报道,在最初的白皮书中,比特币的神秘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指出,这种加密货币将会成为一种方便交易同时不需要可信赖且集中化的第三方监督的点对点电子现金。
自那以来,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受欢迎度大幅度攀升。现如今,比特币在很多种数字货币中脱颖而出。除了比特币之外,其他加密货币也越来越受欢迎。投资者纷纷涌入加密货币市场。原因很简单,很多投资者认为区块链未来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技术。在加密货币投资者中,不乏投机者的身影。曾有权威人士指出,当前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狂热迷恋更像是一种投机性狂欢,而不是真的想把加密货币用作方便有效的电子支付方式。
加密货币网络支付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和功能,为的是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并为零售商提供即时结算,同时消除欺诈性的退款问题。
从支付的角度来说,自从中本聪概述了比特币愿景以来,某些障碍逐渐出现,而且这些障碍最终让加密货币未能成为主流选择。这意味着,加密货币无法成为那种可被用于日常交易的货币。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障碍让加密货币不被日常交易接受?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7年共有11291家实体店将比加密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可接受付款方式。与此同时,支持加密货币成为付款方式的用户也越来越多。近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0%熟悉加密货币的人愿意用加密货币来完成日常交易。
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在家附近的咖啡馆内不能用比特币来买咖啡呢?
支付挑战
以下三大主要障碍让加密货币不被日常交易接受(注:主要以比特币为例):
1.价格波动太大
币圈流行一句话,“币圈一天,人间一年”,指的是加密货币货币一天的涨跌幅度,可能抵上其他资产价格一年的波动幅度。众所周知,2017年加密货币很疯狂,让不少人一夜暴富,然而到了2018年加密货币行情却急转直下,币圈人士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
以比特币为例。2017年比特币大涨1400%,最高曾涨到近20000美元。不过,涨得有多快,跌得就有多狠,在攀上高峰之后,比特币价格急速下滑,尤其是进入2018年市场更是一片哀嚎,一季度比特币跌幅超过50%。截止3月底,比特币徘徊在7000美元左右。如此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让比特币很难被用于日常交易。
事实上,比特币只是加密货币整体表现的缩影,一季度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都是一片惨淡。以太坊从1300多美元跌到400美元出头,莱特币从年初最高的3.41美元跌到0.5美元左右。数字货币的集体下挫与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的监管压力不无关系。年初至今,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采取系列措施来防范加密货币市场可能存在风险。
2.平均交易确认时间过长
当前,比特币每笔交易平均需要的确认时间在20分钟左右。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确认时间可高达41个小时。缓慢的交易速度一直是一个困扰。阻碍比特币成为应用广泛的支付手段的最大障碍之一便是网络上交易时间的增加。要知道,这些延迟是在比特币还没有被广泛用于商品和服务支付的情况下出现的。
3.交易费用太高
当前,平均每笔比特币的交易费用在1美元左右。不过,几个月前,比特币交易费用的平均值高达40美元。实事求是地讲,自2010年以来比特币交易费用经历了大幅波动。然而,即使以最低的费用来计算,也很难说服人们将这种加密货币用于日常花销。
每名比特币投资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两种定价:一个是他们愿意出售比特币的价格,另一个是他们愿意支付转帐的价格。支付20美元来转价值1000万的比特币看起来比较合理。支付同样的金额来转价值100美元的比特币似乎是荒谬的。比特币曾一度不适用于微交易,但现在它已经进入了一个不适用中等规模交易的阶段。
许多新比特币投资者很节约,他们每周会留出50美元,用于投资这种加密货币。他们曾被建议:“把你的比特币储存在私钥钱包里。”现在,他们发现,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交易所里存储他们的比特币,至少等到他们持有的比特币数量达到可以转回硬件钱包的程度之前。如果把数字货币比作能源,比特币就会是煤炭:运输昂贵,必须大批量运输才比较划算。相比之下。以太坊和比特币现金的交易费就比较便宜。
上述三大障碍未必在任何时候都会催生大问题,但是它们的存在确实削弱了加密货币作为日常零售交易手段的吸引力。
尽管一些人担心加密货币无法成为主流支付手段,但是也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加密货币对于零售商来说是种福利。区块链仍是新事物,而全世界的科技大佬们正致力于尽可能快地解决这些支付问题。
加密货币网络支付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和功能,为的是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并为零售商提供即时结算,同时消除欺诈性的退款问题。显然,如果解决了这些支付问题,那么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方式的吸引力会大幅度提升。(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