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相爱”为何没那么容易?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曾表示,当下趋势是“银行热恋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拥抱金融机构”,但对于银行们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有来自大洋彼岸的业内人士认为他们尚未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的水平——出于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金融科技公司在和银行开展合作时并不那么容易打开局面。本文编译整理自Medium文章《Can Banks and FinTechs Really Be Partners?》,原文作者Pari Bose采访了一位资深银行业从业者Alex Jimenez,从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的
原标题: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相爱”为何没那么容易?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曾表示,当下趋势是“银行热恋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拥抱金融机构”,但对于银行们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有来自大洋彼岸的业内人士认为他们尚未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的水平——出于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金融科技公司在和银行开展合作时并不那么容易打开局面。本文编译整理自Medium文章《Can Banks and FinTechs Really Be Partners?》,原文作者Pari Bose采访了一位资深银行业从业者Alex Jimenez,从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出发,讨论二者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实现“深情相拥”。
你如何看待银行实际上在帮助金融科技企业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发展导流的现状?
这完全取决于对“伙伴关系”(partnerships)的定义:对我来说,这种关系意味着对合作双方都有利,但如果以此为定义,那我并没有看到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之间有多少真正的合作关系。我能想到的一种例外是区块链联盟,比如像R3这样的公司去跟银行们合作。
但事实上,与银行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要么被视为供应商,或者投资机会,要么被视为收购目标——确实都可以是很好的关系,但在我看来,这不能算是真正的伙伴关系。
银行指望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自己所缺乏的技术创新,却又把它们当成FIS或Fiserv那些提供金融服务的老牌公司来对待——问题是大多数金融科技初创公司,他们很难给出传统银行供应商应该具备的那种证明资质的文档。具体一点,我指的是那些可以经过审计的金融产品,追溯期在三至五年内,以及现成的尽职调查方案之类的。金融科技公司们一向是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产品,现在要决定转成银行服务供应商,就要处理和之前的业务截然不同的要求。
金融科技公司们被银行视为供应商而不是合作伙伴,这是不是很糟糕?
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但希望他们能成为关系平等的合作伙伴。
举个例子:几年前我和一个做信贷的金融科技公司创始人对话,他们的业务模式是可以让申请人在几分钟内就获批一笔新的抵押贷款——这在当时的传统抵押贷款行业是闻所未闻的。他们原本打算直接面对消费者,但出于市场营销的考虑,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银行,认为这项技术也许应该和银行来合作使用。我研究过后觉得他们的新技术确实很棒,这位创始人也希望能够由此带来非同寻常的客户体验。在他看来,这个解决方案会引起银行的极大兴趣,推销给银行应该不成难事。
但当我把银行所需要的尽职调查相关文件说明告诉他的时候,他的反应是“哇,我从来没想到过这会是个问题。你知道,我们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我告诉他,我知道他的诉求,但他得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如果你想在一两个月之内就让一家银行用上你的技术,你可能会很容易失望,因为在和银行展开任何实质性的合作之前,那些手续至少得花六个月才能搞定。
这种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在银行方面,我们实际上能做什么呢?
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困难的。监管层的审查人员仍然在坚持他们一贯的做法,不过银行可以想个替代的法子。比如你不可能从一家刚成立一年的私人公司那里,获取他们的数年来经过审计的财报对吧,那怎么克服呢?你可以就看现有的财报,或者去给你提供融资的风投方那边去了解更多细节,这也是解决部分问题的一种办法。几年前有家银行就告诉过我,这确实是他们的做法,把金融科技公司的财报纳入考量,和他们的投资者交流,就像放贷款那样——对于习惯向初创公司或类似客户放贷的银行来说,这种方法效果最好。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替代传统尽职调查的方法。
我认为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打交道的时候心态要开放一点,与其盲目地要求五年财报之类的文件,不如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些文件,它们能带来什么?如果你是个注重创新的银行,其实是可以为金融科技公司们提供一个更灵活的精简版审核流程,安全快捷,甚至之后可以应用到所有供应商那里——或许这就是银行创新的切入点,从供应商管理或者风险管理流程入手。
开放银行(open-banking)是不是能让银行从业者意识到,他们应该采取更全球化的视野来和金融科技企业交流?比如欧洲的PSD2法令这种。(雷锋网AI金融评论注:2016年,欧盟通过了PSD2法令,规定在2018年1月13日起欧洲银行必须把支付服务和相关客户数据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商。)
我认为,像PSD2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发生的几率非常小。像在欧盟,绝大多数银行客户似乎并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好像也不懂什么是开放银行。要是这个举措不起作用,那么它就不可能发展到我们这儿来。此外,在美国,开放银行和现行监管规定的隐私法规也两相矛盾。我猜想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之间的互动不会改变。
那你认为,未来银行业还能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一个词,简化。
大多数美国银行,就算是规模较小的银行,也都会提供眼花缭乱的产品选择,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真的不大。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提供了很不怎么样的投资组合,客户看了都没啥兴趣。银行确实得关心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同时也要搞清楚怎样才算做得好。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这会是推动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
银行作为平台的话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方案:客户信任银行管理自己的财务数据,而银行借此与第三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来回馈客户。比如Capital One这种银行就发布了它们的API,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围绕这些API来开发,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多相关服务。我相信这种模式会是未来银行发展方向之一:银行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身份管理组织,为消费者提供某些金融产品,而扩展业务就由金融科技公司、甚至是其他银行来提供。这和开放银行有点像,不过我觉得在美国这更像是市场化的举措。
怎么理解银行在这之中发挥的作用?
我认为身份管理、KYC原则这些,让我们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尽管这已经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人们还在继续相信着银行,银行也需要利用这种信任来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想跟银行合作,就是冲着市场的聚合效应来的。对我来说,这意味着银行的客户基础确实是需要继续捍卫和利用的。
那这种模式下,中小银行银行会面临着什么?
我觉得未来几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并购交易。美国还有大约6000家银行和6000家信用社,数量远高于欧洲等地,因为地理原因,很多人更愿意和当地的机构打交道,这就给了中小型地方银行一线生机。但我觉得这个数字都会减少的,很多银行跟不上科技发展,大银行又获客更多,中小银行很难受到那些起关键作用的年轻客户们的青睐。
雷锋网编译,via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