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东南亚姿势各不相同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东南亚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不仅有蚂蚁金服、腾讯、百度、京东金融巨头角力,截至目前,包括陆金所、宜信、品钛、凡普金科、掌众金服、网信等企业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出海加入这场“瓜分战”。从业务模式上看,玩家“姿势”各有看头。
文/马嫡
来源:互金通讯社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东南亚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不仅有蚂蚁金服、腾讯、百度、京东金融巨头角力,截至目前,包括陆金所、宜信、品钛、凡普金科、掌众金服、网信等企业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出海加入这场“瓜分战”。从业务模式上看,玩家“姿势”各有看头。
在金融科技出海潮起背后,东南亚为何“独得恩宠”?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扩张优势何在?海外开拓道路遇到哪些阻碍?从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或可以窥见端倪。
巨头领跑,支付先行
国内战场狼烟四起,BATJ等巨头却早在几年前,便移师东南亚市场跑马圈地。从进军路径上看,支付业务似乎成为谋取市场的第一翘板,进而将版图拓展到其他领域。
蚂蚁金服
早在2012年11月开始,支付宝专门拓展海外市场的国际事业部成立,为打造自身生态圈开始铺路,此后蚂蚁金服在东南亚市场先后投资、收购、合作了印度的Paytm、泰国的Asced Money、菲律宾的Mynt、新加坡的Hello Pay、印尼的电子钱包DANA等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面向当地的支付基础设施。
腾讯
腾讯的扩张则围绕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消费场景的布局,主要为国内游客提供购物支付服务。在2015年年底,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2017年7月3日,微信宣布上线微信支付境外开放平台,发布“WEPlan”跨境支付产品方案。在两会期间马化腾透露,微信支付在马来西亚的支付牌照申请已经通过。2018年3月26日,微信支付与新加坡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开展合作,未来可让新加坡当地NETS用户扫描微信二维码付款。
百度和京东
百度和京东动作稍晚,但表现可圈可点,不约而同以泰国为首选地逐渐向其他东南亚地区渗透。
2016年4月13日,百度钱包宣布在泰国上线境外支付业务。2017年7月27日公布,已与PayPal Holdings Inc达成战略协议,基于战略协议,百度支付平台——百度钱包,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大约1700万个PayPal商户接受。
2017年9月15日,京东金融与泰国尚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为泰国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据了解,该合作以支付业务为核心,未来,双方或将业务拓展至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保险、理财等多个领域。
中国移动支付领先全球,纵观海外,市场还是蓝海一片。大网撒下,种子能否在当地生根发芽,也是中国移动支付对外拓展的关键所在。
技术优势,另辟蹊径
不同于四大巨头的“金钱铺路”,大批金融科技“后起之秀”另辟蹊径,以资产管理、技术输出等方式,把步子迈向东南亚市场,其中陆金所、宜信财富、品钛、凡普金科皆将出海第一站首选新加坡,进而辐射东南亚地区。
近日,品钛与新加坡大华银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钛科技,为东南亚地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评估决策等服务。此前,2017年10月品钛在新加坡成立金融科技公司PIVOT,推广数字化财富管理及智能投顾技术服务。
此外,宜信财富设立新加坡公司,获得了资产管理牌照,主要开展全球房地产金融投资业务,发行全球地产母基金系列产品。
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成立新加坡公司,是一家纯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为拥有海外银行账户/资产的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资管服务及托管服务等一系列财富管理服务。
凡普金科携手新加坡Cash wagon,双方基于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研发开展合作,拓展东南亚地区的智能金融服务。
实际上,近年来,基于人口红利和数据红利,中国金融科技市场成长非常迅速。手握数据分析、风控建模等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的核心要素,相比尚未接触到无现金社会的东南亚国外同行,无论在技术和服务上,国内金融科技企业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同时,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企业合规成本抬高,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正处于发展红利期的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他们希望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快速在这些潜在的新兴市场切下相应的市场份额。
机遇与挑战
为何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不约而同选择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地区成为出海首战?具体来看,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服务需求大。据了解,东南亚人口众多,超过6.5亿人,但有4.5亿人得不到银行服务的机会,传统金融覆盖不足带来了个人金融服务需求缺口。相比国内,东南亚地区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及覆盖率相对较低,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国内互金平台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前景。
第二,华人认同感。东南亚国家的华人以及出境游国人众多,国情、人文环境与中国相似,有利于提高出海的成功率。并且东南亚是与中国最近的国际市场,出海拓展市场的直接成本较低。
第三,政策比较良好。中国鼓励对外投资,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创业了新的机遇。另外,东南亚国家政治稳定、法治有序,对于互联网金融外资进入多持开放态度。
不过,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之路并非坦荡,要想顺利开市场,还面临不小的挑战:国内的风控手段复制到国外是否有效?如何将自身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消费者是否买账?如何克服当地法律法规的差异?如何应对政策变动和市场变动的影响?如何应对同样瞄准东南亚市场的机构带来的竞争压力?这都是潜在问题。
综合来看,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中国金融科技高速发展,在资本和技术实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全球化将成为下一目标。东南亚作为当前众多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首站,早期进入市场显然机会更大。在获得成功后他们将会以此为经验和跳板进入更多的国际市场。放眼全球,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在国内“走出去”策略倡导之下,中国金融科技全球化的道路会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