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智能信用服务企业一览,一半来自上海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行业累积了数量庞大,来源丰富的数据资源。也让以数据为核心的征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导读: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行业累积了数量庞大,来源丰富的数据资源。也让以数据为核心的征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随着国务院人工智能“三步走”阶段性战略的提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小目标”浮出水面: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与此同时,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需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毫不夸张的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对于金融来说也不例外。
金融一直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尤其是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行业累积了数量庞大,来源丰富的数据资源。随着底层硬件的迭代更新,和深度学习等算法的进步,让以数据为核心的征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按照传统的理解,征信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依法收集和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和进行信用管理的活。事实上,这个概念更加适用于企业征信。
我国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的起步阶段有所不同,中间相隔差不多二十年。最早的企业征信可以追溯到1993年,现在已经被外资收购的新华信公司和华夏公司,到1994年进入到中国市场的美国邓白氏公司,早期的企业征信市场可以说是被这三家公司包揽。伴随着政策的开放,我国征信市场发展迅速,目前的企业征信市场上已经形成政府背景下信用信息机构、社会征信机构、评级公司等机构并存的多元发展路径。
由于个人数据的敏感性和相关法规限制,我国个人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15年才开始起步。而在此之前,个人征信市场唯有央行,但数据覆盖范围有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个人征信服务的需求急速扩大。2017年年底,央行批筹成立了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北京华道征信等8家征信公司各持股8%。其注册地为深圳市,营业场所在北京,主要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个人征信的民营机构。
回到智能征信这一领域,央行征信中心原副研究员刘新海曾表示,人工智能将给征信行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模式识别方面,主要解决交易场景中的身份识别问题,且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二是在信用分析及预测方面,主要解决客户信用的风险评估问题,目前尚在研发阶段,预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除了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巨头,目前市场上又有哪些企业正在进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信用分析和预测进行探索呢?亿欧发现了36家智能征信企业,并对其概况进行梳理:
通过盘点发现,在39家智能征信的企业中,有19家来自上海,作为中国金融行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在智能征信的探索上走在前列。此前,亿欧梳理了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智能金融企业,发现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保险科技和网贷等领域占据了半数以上,而这些企业对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都在智能风控上,由于对征信数据的分析是风控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因此上海的智能征信发展如此迅猛也不足为奇。
另外表中信息显示,上海的智能征信企业,大多数处于A轮融资阶段,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处于早期阶段,商业模式或许还未经过市场的完全验证,未来将如何发展,存在变数。
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