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主动干预人民币汇率走势!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强,既是对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也体现了市场的供求情况,并没有主动干预的必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果静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强,既是对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也体现了市场的供求情况,并没有主动干预的必要。在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的当下,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信心仍然较足,这得益于我国坚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只有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有涨有跌、弹性不断增强,才能充分发挥汇率“稳定器”的作用。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在回答有关“中国是否会使用货币政策的手段来应对中美贸易问题”的提问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得很好,目前外汇市场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加以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干预外汇,并且认为目前的外汇市场可以很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可以让中国及外国公司方便地开展贸易和投资,未来外汇市场会运行得更好。
在中美贸易出现摩擦之际,关于“中国正在考虑干预人民币汇率来应对贸易争端”的报道频出,甚至有分析认为应引导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更为关注无可厚非,但有意将贸易摩擦引向“金融战”的言论别有用心。目前,已经有外汇领域专家提醒,这类报道应属少数投机者炒作,意在混淆视听,试图趁机获利或试探政策取向,希望市场参与者增强分辨能力,防止被误导。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一个关键词——市场化。尤其是“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为透明,中间价能够更加灵活地反映市场变化,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也就成为了人民币汇率的常态。2017年以来,外汇市场预期合理分化,人民银行已经逐渐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市场供求在当前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强,既是对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也体现了市场的供求情况,并没有主动干预的必要。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涨近2000个基点。经济稳货币才能稳,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今年前两个月,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虽有所上升,但我国境内外汇供求延续自主平衡格局,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发展态势更加稳固。
在此情况下,无须引导汇率贬值或大幅升值,而是应交由市场决定。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呈现双向波动,这一局面来之不易。此时如果通过干预市场的手段引导汇率贬值,容易被市场投机者利用甚至推波助澜。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通过压低汇率为其赢得价格优势,短期看是有利,但这不利于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长期看,更不可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在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的当下,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信心仍然较足,这得益于我国坚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接下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的稳定、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强调,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举措要确保落地;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限制。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汇率市场化改革是重要的配套改革措施,这将有利于对外开放平稳推进。其中,市场化仍然是核心。只有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有涨有跌、弹性不断增强,才能充分发挥汇率“稳定器”的作用。按照市场化发展方向,改革不会“走回头路”,主动干预汇率走势并非当前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