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内地未来极可能出现甲型流感死亡病例
卫生部昨日在通报中确认,珠三角地区已经有几起学校出现甲流局部暴发,该地区已进入甲流局部暴发阶段,中国内地未来极可能出现甲流死亡病例。
感染者多为青壮年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称,目前,甲流确诊病例以每两日增加百人的速度递增,病例多为青壮年,其中30岁以下占70%以上,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较轻,以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没有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但是,梁万年称,未来一段时间,甲流的局部暴发已难以避免,会波及高危人群和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和孕妇等,内地极有可能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今年秋冬季出现甲流流行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另据梁万年称,目前病原没有发现明显变异,截至6月25日,中国共分离出85株病毒,均与美国分离病毒高度同源。国家流感实验室主任舒跃龙说,所谓无明显变异是指甲流病毒在传播性和毒性上都没有增强。
珠三角暴发校内传播
昨日,广东省新增报告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深圳6例、江门1例。至此,广东全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40例。
梁万年说,学校甲流的局部暴发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输入性的,有的是感染来源不明的,有的可能是在学校内出现了传播。目前卫生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范围的停课。
广东省卫生厅表示,珠三角进入甲流社区爆发期后,卫生部门将实行病例的分类管理,按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病例和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隔离、治疗方案,重点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
■ 释疑
1 为何出现甲流死亡病例可能性增加?
甲流确诊病例增加迅速
卫生部甲流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对本报说,作出“极有可能”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目前迅速增加的确诊病例。
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766例甲流确诊病例,徐小元说,甲流目前的病死率约为0.4%,按这一比例计算,随着疫情的增加,出现死亡病例的几率也在增加。
他解释说,虽然甲流临床表现轻微,但是该病毒容易引起某些慢性疾病病人的死亡,而谁也无法判断我国会在何时会有慢性病人感染这一病毒。
2 为何首先在珠三角发生社区暴发?
珠三角居民社交频繁
徐小元说,专家也已注意到这一特点,正在寻求答案。
他说,我国的SARS、禽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都首先发现自珠三角地区,而甲型H1N1流感又最先在这一地区进入社区暴发,这一情况或许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以及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专家组目前并没有结论。
但是他说,唯一肯定的是,珠三角地区居民的社会交往交流要比其他地区强,也是导致疫情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本报记者 吴鹏
■ 防控
轻症患者有望居家治疗
卫生部专家称新版甲流诊疗方案正在拟定
本报讯 (记者吴鹏)在出现社区暴发后,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昨日称,根据甲流疫情变化,卫生部会及时组织专家讨论是否调整内地疫情防控方案。卫生部专家称轻症患者居家治疗、中药治疗有望进入新版甲流诊疗方案中。
面对我国会不会调低防控策略的疑问,梁万年称,目前我国各省和地区的疫情表现和特点并不一样的,目前,在全国层面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围堵和内防扩散的策略。
对于广东江门市对轻症患者实行“居家隔离治疗”的措施,卫生部官员开了“绿灯”。梁万年解释说,经过这几个月的防控,大家认为一些轻症病人不需治疗就可治愈,“我想广东这种做法不免是对今后疾病管理、分类治疗的一种尝试”。
而卫生部正在密切关注江门市的具体做法和最终结果,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指导和追踪。梁万年称,江门的居家治疗并不意味着放任,在治疗的同时,实行了严格的隔离和相应管理政策。
昨日,卫生部有关专家向记者透露,新一版的诊疗方案正在拟定中,对轻症患者采用居家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有望写进方案。
■ 最新疫情
内地新增37确诊病例 共报告766例
卫生部昨晚通报,6月28日18时至6月29日18时,我国内地新增甲流确诊病例37例。其中,上海报告13例,广东、北京各报告7例,福建报告4例,重庆报告2例,天津、江苏、山东、海南各报告1例。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766例甲流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445例,307例在院接受治疗,14例居家隔离治疗。本报记者 吴鹏
■ 发布
北京新确诊7例甲流患者
市商务委要求大型商场超市配备测体温仪器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 廖爱玲)北京市卫生局昨日通报,6月29日,北京市报告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截至昨日16时,北京已经报告127例甲流确诊患者,其中已有86人痊愈出院。昨日新增的7例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均稳定。
为应对本地暴发及流行风险越来越大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北京市8家后备医院目前已做好各方面准备,待命随时收治甲型H1N1患者。
从明日起,北京人员密集、客流量大的商务领域将建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督察日报告制度。昨天,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要求商业、餐饮业、外资企业应监测员工健康状况,大型商场超市购置体温监测仪器。
国家将储备1300万剂甲流疫苗
按全国人口1%比例储备,用于应对甲流大面积暴发
本报讯 (记者吴鹏)我国将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启动国家储备,昨日,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在10月1日前,我国将按人口的1/100的比例来储备疫苗,约为1300万剂。
随着媒体报道称,首批甲流疫苗已经在某企业下线,有公众认为甲流疫苗即将面世。昨日,梁万年对此做出回应,现在疫苗生产厂家都处于研制阶段,投入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我们的战略是在10月1日前,储备我国人口的1/100的疫苗,这是作为应对甲流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战略储备疫苗。目前我们是不上市的。”梁万年说。
之前有报道称,6月中旬,北京与内地首家获准生产甲流疫苗的企业签订了预购协议,购买500万份疫苗。对此,梁万年称不了解,但他强调,这1300万份的疫苗都属于国家储备。
“并不是所有人都接种。”梁万年表示,疫苗的使用要强调免疫策略。梁万年透露,专家正在研究疫苗最终的接种策略,“可能要列出重点人群、高危人群,以及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接种”。
■ 释疑
为何按1%的比例储备疫苗?
“1%”综合考虑我国现状
为什么国家要将甲流疫苗的储备量锁定在人口量的“1%”?昨日,梁万年在会后对记者表示,这是专家根据疫情进行研判后的综合考虑。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对本报说,美国对甲流疫苗的储备在10%以内,但是美国对甲流已不再做任何的隔离措施,而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防控策略,以及易感人群和疫苗厂商的生产能力,专家组最后给出了1%的建议。本报记者 吴鹏
■ 相关新闻
国家疫苗中心落户亦庄
本报讯 (记者王荟)作为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新型疫苗研发和工程化、产业化基地与服务平台,“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昨日在亦庄北京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
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新型疫苗中心计划于明年12月前全面竣工,并将在重大传染病疫苗的应急规模化制备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为22749平米,总投资2亿元左右。
国家疫苗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重点从事新型疫苗、重组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等。目前,国家疫苗中心正研发的项目包括新型麻疹疫苗、CPG新型乙型肝炎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已经进展到动物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