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圈创始人杨世华:征信缺失成农村金融\\\"拦路虎\\\"

杨诗叶 | 2018-03-20 15:29 6532

目前,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已达3.0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模将达3200亿元。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蓝海!

  目前,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已达3.0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模将达3200亿元。
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蓝海!

    同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首次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的要求,鼓励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在农村的发展。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日前又联合发文加大农村金融扶贫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引入新兴金融业态,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国家频频释放的政策利好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布局广大农村市场的一剂强心针。

    自2013年,各大巨头纷纷入局与卡位,其中以京东金融、阿里蚂蚁金服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新希望金融、宜信的传统大佬,以及农金圈、沐金农等互联网新锐金融平台等已经形成农村金融的三足鼎立之势。

    农金圈系国内最大的农业金融集团之一,是具有A股上市公司和深圳国资背景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旗下包括“农发贷、理财农场、农金租赁、农金保理”等平台,为中国三农提供借贷、理财、保险及股权融资等服务,团队成员来自大型股份制银行、顶尖互联网企业、农业龙头上市公司。
    旗下平台农发贷(nongfadai.com)于2015年3月上线,系国内创新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介入农户的“农资消费、农产品销售”场景以及农资经销商的进销存场景,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致力于解决三农“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

    农金圈联合创始人兼CEO杨世华指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还远远未被开发,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不断加速,农村金融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面对需求不同农户的需求,服务是金融的重点。农村金融破解“征信缺失”困境,从供应链金融突破或许是解决方式之一。

    未来,农村金融如何发展,金融平台如何形成自己的壁垒?农业行业观察[农业创新创业100+]专访了农金圈联合创始人兼CEO杨世华,解读农村金融未来之势。

    农业行业观察:农金圈旗下有农发贷,为何还要推出理财农场?对于这个决策,您看到哪些市场机会?
    杨世华:农发贷是国内领先的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其母公司农金圈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业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为国内三农提供借贷、理财、保险及股权融资等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农发贷,面向三农人群提供生产性经营金融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在为城市供血,不管是资源、人力还是金融。我们希望通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发展,将社会资金与农户的融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将多元的金融机构与农资的销售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农业现代化,也帮助投资者分享农业现代化发展红利。

    农业行业观察:互联网讲究的是速度,为何您要讲究“稳健”,这个如何理解?
    杨世华:对于“农业、互联网、金融”三个关键词,我们定义自己是“农业金融平台”,第一、互联网只是工具,立足于农业,金融服务才是我们的核心。金融的本质终究还是需要回归本质,风控是核心。

    第二、农村金融这个市场刚刚起步,大家其实都在摸索,相比于快跑,我们认为安全和可持续更为重要,所以公司的步伐还是强调稳中求增长。

    农业行业观察:纵览当前农村金融平台服务领域依然是塔尖部分,理财农场如何实现“把钱给真正需要的人”?
    杨世华:农发贷通过一线团队的筛选和尽调线下实际提起借款的农户、经销商等,款项必须用于农业生产,以受托支付的方式避免挪作他用。这也保证了理财农场的资金都是用于农业生产,产业可持续的价值。

    农业行业观察:目前,三农领域“钱”、“产业结构”等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钱是农村金融平台的优势,但三农不仅仅需要农村金融的钱,更需要农村金融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您对此有何高见?
    杨世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非一夕之功,也需要各类资源的投入。金融是撬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以金融为杠杆,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以农发贷的实践为例,我们以金融服务种植垂直领域的上下游各环节(生产厂家、经销商、种植户、收购商等),通过金融的介入解决了这个行业的赊销痛点,提升了行业的生产效率,形成整个产业链的闭环,提高了整个农业种植的效率。比如通过我们的金融介入解决了赊销问题,提高了整个农资供应链条的效率。
    从我们服务的客户来说,多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主力军。以金融支持他们发展,扶助他们做强做大,也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升级、优化。

    农业行业观察:农村金融平台靠什么生存?农发贷的行业壁垒又是什么?
    杨世华:各家平台都有其盈利模式。农发贷定位是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长远来说,我们的融资成本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整合供应链各环节来获取收益。
    农村金融领域进入门槛很高,这与农村的征信缺失、农业生产风险等因素密切相关农发贷以“场景金融+社群金融+科技金融”,来解决三农征信,降低信用风险,实现资金流闭环,提升服务效率,以此形成农发贷的核心优势和壁垒。

    农业行业观察:资金和销售是农户的两大痛点,农发贷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杨世华:农发贷提供的是供应链金融,对种植户来说,我们既提供资金支持,受托支付给农资经销商,农户可以获得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从而降低的生产成本;同时,我们正逐渐尝试将下游的收购商资源对接给种植户,解决销售问题,并且形成供应链条也可实现资金流的闭环。

    农业行业观察:农村金融需要如何创新?农发贷有哪些模式创新?

    杨世华:农村金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农村征信不足、审批流程繁琐等等。这些问题就是创新的着力点。其中,农发贷通过“场景+社群+科技”的创新模式解决农村金融难题:
    1、构建农业供应链大数据体系,解决农村信用体系缺失痼疾:深入农业生产场景,大量快捷地获得农业生产各经营主体、各环节的信息数据,构建农业供应链大数据体系。
    2、定制化金融服务,贴合农业生产需求:深入分析不同作物生产周期,为农户定制符合农业生产周期的金融产品,期限灵活。
    3、供应链金融,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以“农资消费”场景为切入点,与全国核心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厂家深入合作,使上下游各环节(厂商、经销商、种植户、收购商)形成良性闭环。

    农业行业观察:当下,农村金融还是处于“五代十国”,寡头依然没有形成,您对未来的农村金融发展趋势有哪些预测?
    杨世华:三农资金缺口巨大,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创新的金融力量进入行业,对于三农发展都是好事,也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方向。

    农业行业观察:除了农发贷、理财农场之外,你认为哪些农村金融平台能做起来,哪些平台会倒下?
    杨世华:真正解决三农融资痛点,立足于实际场景,经过实践证明的平台,才能持续发展。

    农业行业观察:为何农村金融平台都会选择农资行业切入?对此,农发贷的差异化又在哪里?
    杨世华:据我们所了解,目前并无太多平台从农资行业切入,农发贷算是目前从农资行业切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NO•1。
    目前我们与100多家全国核心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厂家深入合作,深入挖掘产业链数据,既解决“赊销”难题,农户以更合理价格获得优质农资。
    农业行业观察:未来,农村金融还有哪些蓝海?农金圈将会如何布局?
    杨世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还远远未被开发,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不断加速,农村金融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从额度来说,小微金融、大额金融都有大量的需求市场;
    从类型来说,农民日常消费场景、农业生产场景等等都有很多尚未被满足;
    从产业来说,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远远没有做到整合产业链形成闭环等。
    农金圈立足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把握为种植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先发优势,在服务深度、广度上不断拓展。


2
标签: 三农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