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徐冠巨对供应链的提案有什么不同?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议,建议把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翻看去年两会的资料,我们发现了类似的提法,从措辞上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一些含义的变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议,建议把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翻看去年两会的资料,我们发现了类似的提法,从措辞上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一些含义的变化。
从政协委员到人大代表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交了《关于发展智慧供应链,推动供求关系实现动态均衡发展的提案》的提案。他建议把集成和提升供应链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智慧供应链服务列为重点扶持产业;他还提出,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内生动力,就得补足生产性服务业短板。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首个供应链政策《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并首次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两会期间,徐冠巨再次作了供应链的相关建言。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担任了20年之久的全国政协委员,而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次,他建议把“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集成和提升供应链体系”到“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只是措辞上的变化,但也反映了背后的不同含义。
措辞变化,含义各不相同
在徐冠巨看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早在2017年两会期间,他就在与媒体交流中提到:与生活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短板,也是蓝海,物流、供应链将大有可为;提振实体经济,着力生产性服务业是战略举措。
从两次对供应链不同的提法来看,“集成和提升供应链体系”,主要还是针对供应链服务本身,认为中国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化建设不足,同时自身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而“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强调供应链行业作为服务业的本质属性,但有别于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供应链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是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服务的。既然是服务业,就应该像生活性服务业一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有健全的行业标准体系,所以供应链服务也应该建设出一套符合生产性服务业规则的体系。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首个供应链政策,提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提法与上述两种都有所不同,它更强调供应链作为一种工具的实际作用。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看,供应链的创新和应用,主要是服务于供给侧改革,正如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所说,供应链本质上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要运用供应链思维,供应链思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一致的。
做好“服务者”的角色
物流是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的一部分,仅仅做好了物流,不代表就能做好供应链。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物流企业从单一的细分市场向着综合型物流企业转型,随后又向着供应链企业的方向转型。一些贴着“供应链”标签的物流企业,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供应链,而只是觉得供应链比物流企业更加“高深”。
根据徐冠巨的提法,供应链应该突出其服务业的本质特征,核心是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服务。所以供应链服务必须要融合到企业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的整个环节中,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特性,能够担任企业生产流通方面的专业顾问。就好比一家广告公司为客户制作广告,首先要对产品有着十足的了解,并且能够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去撰写文案、设计图案、拍摄视频,并且要能够打动消费者,才能算是成功的广告。
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同样是为客户服务,不同的是,它需要帮助客户更好地优化生产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虽然供应链企业不直接接触消费者,但最终为产品买单的,检验产品质量与口碑的,依然是消费者。从这个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也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