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聚焦“蓝筹+成长”双主线
随着创业板指反弹,市场对成长股的预期开始增强,“蓝筹为王”还是“成长制胜”?私募策略现分歧。业内人士认为,价值认可逻辑依旧是近期市场主流逻辑,蓝筹股和成长股是并行的投资主线,部分单纯靠讲故事和资金推动股价的现象难以持续,既有业绩又有持续成长能力的“真成长”才能走得更好。
作者:刘宗根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随着创业板指反弹,市场对成长股的预期开始增强,“蓝筹为王”还是“成长制胜”?私募策略现分歧。业内人士认为,价值认可逻辑依旧是近期市场主流逻辑,蓝筹股和成长股是并行的投资主线,部分单纯靠讲故事和资金推动股价的现象难以持续,既有业绩又有持续成长能力的“真成长”才能走得更好。
成长股预期增强
“2月以来,创业板有所回升而主板有所回落,这可以看作市场价值重估阶段性休息,也是市场运行的正常转换。当蓝筹股变得不那么便宜的时候,市场自然会对成长股有所预期。”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表示。
新价值投资研究总监范波认为,成长股走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中小创龙头公司整体估值已经不高,部分公司市盈率只有20多倍,业绩增长却有30%左右的水平,自然会产生一定吸引力;二是今年以来,风口略有转向,从工业互联网到“独角兽”,基本比较靠近“新经济”方向。
在长红资本总裁丘建棠看来,近期成长股持续强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前期下跌出现价值低估,加上春节前后市场从大盘蓝筹转为“培育”和“挖掘”市场的“独角兽”,代表着“新经济”的创新行业龙头公司显示出更多持续高成长的潜力,部分创新行业细分龙头年增长率超过50%,而当前估值普遍在35倍左右,按2018年和2019年的预期业绩估算,估值已经相当低,吸引众多资金回流成长类上市公司。
“‘独角兽’企业绿色通道开启,这为‘创蓝筹’的行情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此外,创业板指估值在历史较低水平,技术上存在反弹需求。特别是一些被错杀的‘创蓝筹’股票由于业绩稳定,增速较高,又有‘新经济’概念,因此成为创业板反弹先锋。”冬拓投资研究员刘金亭表示。玄武投资总裁李先军也认为,大盘蓝筹在持续上涨后存在回调压力,继续维持上涨趋势需要更多资金推动,客观上难以持续;反观小盘成长股,由于前期震荡走低,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已经具备配置价值,预计后续这类个股股价还将逐步回升。
风格切换现分歧
“从最近一两个月的走势来看,市场有风格切换的迹象,因为大盘蓝筹涨了两年多,估值相对历史平均来说已经不便宜了。而成长股前期下跌,估值见底,资金切换到有性价比的成长股,也是合理的选择。”范波表示。在刘金亭看来,2月9日以来,上证50成交略显低迷,创业板指成交量温和放大,表明市场资金在不断流向创业板,市场风格或许已经发生转换。
丘建棠则认为,大盘蓝筹板块不会调整太深,价值的认可逻辑依旧是市场主流,经历了2015年-2017年的震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值研判已经相当理智,不会重复过往大盘蓝筹和创新小盘股严重“跷跷板”的效应。“‘真成长’上市公司会持续得到估提升,加速吸纳资金进场沉淀,‘伪成长’的上市公司在整体反弹过后,可能依旧归于冷清和低迷,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市场在风险喜好系数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市场核心逻辑依旧没变,仍围绕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去体现股价。”丘建棠表示。
“如果说市场风格有所转变,我们觉得是市场从价值重估阶段走向价值发现阶段,而非市场人士常讲的成长与价值之间的转变。”陈心表示。
“未来风格不应再区分大蓝筹或者成长股,而更应注重公司本身的成长潜力和价值,仅靠讲故事和资金推动股价的个股很难持续上涨,真正优质的个股无论盘子大小都会逐步走强。”李先军表示。
聚焦双主线
“从大的投资逻辑出发,蓝筹股和成长股是并行的投资主线,只是在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向方面存在着周期的偏差。就2018年而言,蓝筹板块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持续上涨,从整体的估值看需要休整,而情绪杀跌又导致‘真成长’的细分龙头公司普遍遭受错杀。”丘建棠表示。
大唐财富首席策略分析师郭现孟认为,其实市场对于蓝筹股与成长股的划分并不特别准确,大盘里有高成长个股,小盘里也有,因此高成长是核心配置方向。“比如优质的TMT类股票,许多公司盈利情况很好,但是受制于市场投资风格的压制,很多基金在TMT上的仓位配置较之两年前已经大幅降低,传媒类和消费品类个股也有这种现象。”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