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托管机制是保证大资管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3月6日,在深圳举行的“南方基金致敬公募基金20周年高峰论坛”中,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出席并发表致辞。
来源:中国证券报
3月6日,在深圳举行的“南方基金致敬公募基金20周年高峰论坛”中,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出席并发表致辞。
工商银行与南方基金携手共进
李勇首先回顾行业发展时指出,20年前的1998年3月6日,南方基金成立,成为首批获得基金管理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开始起步。同年,南方基金成立前的10天,中国工商银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托管人。公募基金管理托管人平行运作机制的建立,确定了公募基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治理机制。
李勇介绍,1998年3月27日,由南方基金发起,工商银行托管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设立,这是我国首只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是工行、南方合作的开端,开辟了我国基金行业的开端。回顾20年历史,双方共同完成基金行业多项重大产品创新,成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之后陆续推出了第一只债券基金,南方宝元基金;第一支具有保本概念的基金,南方避险增值基金。
2017年,双方合作推出了公募FOF基金,南方全天候策略基金。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南方基金成为行业龙头。中国基金业发展的二十年中,双方的合作历久弥心,建立了坦诚、紧密、共赢的方式。工商银行和南方基金已经成为彼此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李勇表示,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大资管行业在20年间发展迅速,2017年末资管行业总规模超过120万亿。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资管行业的各项风险也在逐步暴露。
李勇指出,托管人作为第三方监督主体,深刻体会到不同监管模式下金融风险的巨大差异。他介绍,目前大资管领域存在三种不同的托管机制。
一种是强托管模式。在公募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保险资产等场内托管业务中,托管人承担对投资流、信息流进行监控和监督,全面履行信息披露等职责,有效防范风险。在强托管机制下,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从最初的不到1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2万亿元,经过多轮牛熊市转换,总体保持相对平稳。
第二是“弱托管”模式,是目前120万亿大资管中最健康的部分,也是未来资管整合中不需要整合的部分,作为未来的标杆进行发展。在信托、银行理财以及通道内的券商资管计划和基金专户等非标类投资产品中,托管人虽然开了托管专户,但根据现行法规,托管人仅对资金的划拨指令进行形式上的审核,无法全流程监督资金流转情况。
三是无托管模式。当前部分私募股权投资,P2P借贷等一些互联网金融领域尚未引入托管机制,这类产品处于无托管状态,风险较大。无托管领域托管人第三方监督机制缺失导致风险频发。
李勇表示,在三种托管模式中,强托管模式下的公募基金发展最为健康、规范。托管人作为独立第三方,是资管公司的紧密合作伙伴,更是投资者权益的守护者,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后,大资管行业所有的子行业都要实施强托管。李勇强调,时间证明,托管机制是保证大资管行业健康稳健发展的基石。
李勇介绍,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托管银行,托管规模达到16万亿,市场占比有绝对优势。托管业务是工商银行业务品种中,市场占比最高的业务品种。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专业创造价值,信任成就梦想;始终认真履行托管职责,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为广大资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李勇表示,展望未来,工商银行愿意和南方基金一道,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