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局长殷兴山:尽快出台支付机构监管条例 为支付行业发展护航

2018-03-08 14:464598

“规范支付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当前要加快推动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法,或通过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全国政协委员、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局长殷兴山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宋春雨/摄

  “规范支付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当前要加快推动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法,或通过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全国政协委员、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局长殷兴山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局长殷兴山一直较为关注支付行业的规范发展问题,多次呼吁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治理支付行业乱象,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浙江的移动支付普及度广、发展迅猛,殷兴山对支付行业的理解和思考,或许与其在浙江工作生活的经历有关。带着对支付行业发展和浙江民营企业去杠杆、汇率风险管理的思考,证券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殷兴山。

  如何有效化解支付行业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监管重点,落脚到支付行业,您认为当前突出存在哪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殷兴山: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效、便捷、丰富的支付产品与服务,为推动金融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了基础保障。

  但同时,支付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和风险隐患。主要风险包括:一是合规风险。当前仍有部分机构有章不循,野蛮生长,无序竞争。

  二是资金风险。在市场上,个别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风险事件仍有发生。

  三是技术风险。支付产业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其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十分重要,如果个别系统因管理、运维等不当引发风险,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证券时报记者:为化解上述风险,您认为还需要哪些监管举措?

  殷兴山:关于下一步如何有效化解支付行业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法律框架,推进高层级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从源头防控、事中监测、违规惩戒等多方面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

  二是丰富手段。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实施精准监管。

  三是强化基础。通过科学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功能等方式,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市场主体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应急管理力度,构建安全支付的“铜墙铁壁”。

  四是依法惩戒。对无证经营、挪用资金、倒卖信息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严处理。

  如何保护支付行业个人信息安全?

  证券时报记者:您近日表示,规范支付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随着实名制的推广,是否也意味着个人信息的泄漏风险随之提高?

  殷兴山:实名制是防范支付业务源头风险、提高支付业务可追溯性的重要手段,是市场主体开展支付业务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已通过各项制度规定,强调支付机构需按“最小化”原则采集、使用、存储和传输客户信息,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内控管理措施。实名制的推广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并无直接关联。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支付行业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和不规范的地方,如何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殷兴山:我认为,关于支付行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以下几个待规范之处:

  一是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机构未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规定中,相关规定比较笼统或者不够规范,操作性相对较差。

  二是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不够规范。部分机构在业务活动中向消费者收集与办理该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另外,获取个人信息使用的授权不当。有的机构将消费者的“访问”和“使用”动作等同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的授权同意。在对外提供、共享个人信息时不以消费者的授权同意为前提,或是未经逐项授权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三是未严格履行个人信息保密义务。部分机构业务系统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未按规定存储个人信息,对应加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进行加密;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特约商户保存、泄露消费者的敏感信息。

  下一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保护支付行业的个人信息安全。一是完善制度监管框架。推动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法,或通过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方式确立支付行业涉及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保管、对外提供等各环节的制度规范。二是贯彻落实管理制度。市场主体要加强合规意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有关制度。三是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持续发挥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作用,对存在滥用、泄露客户信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予以从严处理。

  尽快出台支付机构监管条例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中国的支付行业格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垄断局面,从老百姓(603883,股吧)的使用角度看,存在着排他性,如果不同意某家支付机构设定的信息获取的授权,就无法使用支付服务,这种情况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殷兴山: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制度办法对支付机构通过格式条款方式获取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授权的行为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同时,消费者不同意支付机构设定的信息获取的授权,双方有关支付服务契约关系因重要条款未达成一致而不能成立,也就无法使用支付服务。消费者若认为支付机构设定的信息获取的授权,超出上述通过格式条款方式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授权的规定,可向支付机构的监管部门反映。

  证券时报记者:支付行为中的消费者权益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强化对支付机构的监管,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殷兴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消费者依法享有八大权利,分别为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支付机构有义务保障金融消费者上述八大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对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强化对支付机构的监管,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一是从立法层面,推动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门立法;建议尽快颁布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条例》;推动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二是从监管措施层面,加强对支付机构的日常监管和监管互动,提升监管效率;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支付机构严格落实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各项制度规定。三是从投诉纠偏层面,充分发挥投诉的预警纠偏作用。

  浙江银行业资产质量已迎拐点

  证券时报记者:浙江是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随着过去几年不良资产的不断暴露和市场出清,目前浙江地区的银行业资产质量状况有何变化?

  殷兴山:2011年以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浙江省企业风险暴露较多,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上升。这几年,经过省委省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在浙机构和市场主体等方面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共同努力,当前浙江银行业资产质量已经迎来拐点。

  2017年末,浙江省不良贷款余额1478.16亿元,比年初减少298.73亿元,不良贷款率1.64%,比年初下降0.53个百分点,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双降”。与此同时,浙江实体企业的杠杠率逐步下降,如2013年~2017年这五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60%降到54.8%,去杠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证券时报记者:从浙江的经验看,推动企业去杠杆有何有益的经验?

  殷兴山:针对企业高杠杆问题,浙江省在推动企业稳妥去杠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是妥善处置风险企业。做好风险企业的分类处置,特别是对于社会影响大、担保关系复杂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处置策略,不搞“一刀切”,妥善处置高杠杆企业风险。金融机构过度授信、企业过度担保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全省企业保证贷款比例较2011年末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二是以破产重整和市场化债转股为抓手降杠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已与浙江省高院、市中院建立破产重整常态化合作机制,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金融支持企业破产重整工作意见,推动破产重整企业修复征信记录及账户重新开立。

  三是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415家,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38家,位居全国第二;创业板上市公司80家,位居全国第四。

  企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证券时报记者:浙江的进出口贸易企业较多,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企稳,甚至今年以来人民币走势强劲,这给浙江进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

  殷兴山:近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呈现升值态势,市场主体尤其是部分出口企业对此较为关注。从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外部需求是影响出口的最主要因素,而人民币汇率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

  就浙江来说,汇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差别较大。医药、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性企业产品议价能力较强,在融资、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较强,目前出口订单没有受到特别的影响,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农产品(000061,股吧)、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内企业,订单有所下滑。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当前企业在管理汇率风险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殷兴山:当前,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手段日趋丰富,包括签订汇率波动损益条款、缩短报价周期、使用金融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等。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宣传引导,推动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去杠杆有利于保持合理融资成本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以来出台的各类金融去杠杆措施,直指压降银行表外业务,这一方面会降低影子银行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资金需求重新回表内争夺有限的信贷额度,导致贷款利率开始逐步走高,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殷兴山: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金融去杠杆短期内会对金融体系流动性供给有一定影响,但从根本上看,将抑制资金“脱实向虚”,缩短融资链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保持合理融资成本。

  第一,金融去杠杆并未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实际上,去杠杆挤出了金融体系内空转的资金,促进更多资金流向实体企业。201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年初增长8.2%,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M2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内部去杠杆力度加大,减少了复杂嵌套的金融产品,但这一过程并没有对实体经济融资造成显著影响。在2017年末的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对实体企业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了13.2%,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这也体现了金融去杠杆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回归本源的成效。

  第二,我国企业贷款利率整体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近几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人民银行总体上创造了相对较低的利率环境,当前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衡量融资成本除了看名义利率,更应考虑实际利率,目前我国扣除通胀因素的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也处于低位。

  第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中遇到不少两难多难抉择,不宜依靠“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建议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着力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1
标签:兴山 外汇局 支付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国家外汇局:8月境外机构继续净增持境内债券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

2024-09-19 13:44
143581

外汇局:4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2023-05-16 10:50
16169

外汇局:不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监管工具箱

2023-04-23 11:05
112789

外汇局公布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

2023-02-20 16:33
76059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会议

2023-02-12 18:19
19650

国家外汇局黄卉:应推动将虚拟货币监管纳入法律法规规范

2022-11-29 14:55
2043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