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国外平台走向衰落 中国P2P还有多少空间
P2P备案渐行渐近,整个行业都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P2P备案渐行渐近,整个行业都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广州、江西、福建等地相继下发了P2P备案验收相关文件,尽管有些还是征求意见稿,但是距离正式文件的出台也并不遥远。
根据公开信息及此前媒体披露的资料显示,相关备案细则包括但不局限于去风险备付金、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10亿以上的平台由省金融办+省银监局进行双验收等内容。
年前见了不少还在P2P行业里的朋友,尽管大家都表示已全力以赴,但似乎谁也没有十足的信心。按照这些朋友的说法,就已经出台的备案细则而言,要求之细、规则之严,超乎想象。
更让大家不安的是,这些规则并不利好那些规模大、历史久、名气大的平台。我也耳闻过几份备案名单,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少原本以为胜算较大的平台却榜上无名。
这段时间,跟不少P2P从业者讨论备案的结果,以及后续的影响,大家都感到非常迷茫。转型、出海都是后话,能否活下来还要打一个问号。如果没有通过备案,挤兑、流动性危机等一触即发,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做了应对预案。
一直都有一些乐观的声音,说只要能通过备案,获得许可,那便是拿下了一个类牌照的稀缺资源,前景可期。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退回到中介形态,收敛起隐性费率,P2P还有多少商业空间?
如果说国内的P2P行业陷入低潮,与监管收紧相关,那么一度被视为P2P发展范本的美国,情况就更令人唏嘘了。
21日盘后,Lending Club公布2017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随后股价开启下跌模式。截止到美东时间2月28日收盘,LC股价跌至3.15美元/股,市值不足13亿美元,约为其上市后股价巅峰时市值的十分之一。
Lending Club的惨况并非孤例,On Deck较上市后的巅峰时期也蒸发了近8成市值。除此之外,还有融资、上市、出售、收购牌照接连受挫的SoFi,以及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prosper等平台都已不复当初的光彩。
作为一个“舶来品”,P2P在中国落地时加入了不少特有元素,比如线上线下结合,引入担保模式等等,而这些都让中国式P2P饱受争议,并且商业前景不被看好。
时至今日,回头看看,那些“血统纯正”的P2P鼻祖们似乎也并没有活的更好。
Lending Club刚刚公布2017年第四季报显示,公司2017财年第四财季净利润为-9200.7万美元,同比下降185.13%。全年净亏1.54亿美元,较2016年的1.46亿美元,亏损扩大。并且,2018年预计依然会有3800万至5300万美元的亏损。
然而在连年亏损这条路上,LC并不孤独。2月8日,Elevate Credit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17财年第四财季净利润为-1219.40万美元,同比下降175.76%;
5天后,另一网络借贷平台On Deck公布财报,尽管2017年四季度净利润500万美金,但全年净亏损总额依然达到1200万美金。
一个发展多年的行业找不出一家持续盈利或者盈利可期的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还有一家虽未上市,但曾经凭借差异化的优质客群和商业模式而被资本市场看好,成为同行艳慕的对象。
美国网贷平台SoFi在同样经历了CEO被爆出丑闻辞职之后,还经历了银行牌照申请遇阻、业务扩张计划搁浅等多重磨难。根据此前外媒报道。这位曾经资本市场上的宠儿,不得不面临股东抛售持股和卖身被拒的尴尬处境。
相较于中国市场,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相对完善,这对于P2P这类创新业态而言,虽限制较多但规则清晰、外部环境也相对稳定,成败皆在于商业模式本身和企业经营水平。
所以,当看到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一批P2P走向衰落,多少令人感到唏嘘。
中美P2P行业双双在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由盛转衰,当然有很多各自不同的原因,比如国内监管环境的收紧,比如Lending Club和SoFi爆发的丑闻事件,但是如果深究下去,它们的困境也有太多重合之处。
比如,市场环境的变化。就在Lending Club公布四季报之后,Guggenheim将Lending Club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原因是个人贷款行业中,网贷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过去几年里,高盛、花旗、富国银行等过去重度依赖公司、投行业务的银行相继加码个人信贷业务,另外,亚马逊、PayPal和Square都已经开始向他们庞大的客户群推出各种在线借贷产品,这些都会使得未来的市场环境更加严酷。
国内的情况亦然,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等几乎一切有流量由用户的平台都在加码个人信贷业务。P2P薄弱的商业空间在巨头们流量、品牌、数据、资金等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并且,随着P2P整改的推进,包括费率标准及收取方式等愈发规范后,P2P的利润空间必将进一步收窄。当利润、规模、增速受限之后,行业的商业前景和想象空间可能也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