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不是贡献当地GDP的自留地
各地“两会”已经结束,全国“两会”临近。从各地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还没有设立自贸区的地区都在积极筹备第四批自贸区申请相关工作。可以预见的是,自贸区一定也会是全国两会的关键词,各地也会借全国两会的机会为自己申报自贸区摇旗呐喊、攒足人气。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各地“两会”已经结束,全国“两会”临近。从各地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还没有设立自贸区的地区都在积极筹备第四批自贸区申请相关工作。可以预见的是,自贸区一定也会是全国两会的关键词,各地也会借全国两会的机会为自己申报自贸区摇旗呐喊、攒足人气。
这样的现象直接反映出了我国自贸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尤其是上海等先期建设的自贸区示范效应已经凸显,也同样反映出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存在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内在需求。
与前不久各自贸区所在地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一样,各地申报自贸区依然不能冒进,需要量力而行。我国之所以设立自贸区,是因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需要以自贸区的形式来获取制度上的创新,试验更大幅度的开放,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往前推一步。自贸区身兼如此重任,各地官员需要明白,其定位是国家战略而非中央给予地方的发展政策。
回首过去,我国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特定园区的建设过程,需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吸取失败的教训。还记得前几年存在一种说法叫做“特区不特”,很多人像笔者一样,把这种说法理解为其他地区复制推广特区经验,使自身与特区没有区别。然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有的特区不仅没有发挥出相关的作用,反而变得与非特区一样平庸,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特区不特”。上世纪90年代所规划的一些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由于拥有顶层设计,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后来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渐渐变成了由地方主导的发展项目,由地方进行规划,报到中央批准,加之没有明确的规划蓝图,形式、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雷同。因此,这些区域的任务实际上也由以开放促改革逐渐变成了给地方贡献GDP。甚至有些地方会借此开展造城运动,除了“房价上涨”,其他变化较少,往往使新区变“鬼城”。
对于自贸区建设而言,若要取得成功,也要避免其因为缺乏顶层设计,走上由国家战略变成地方经济发展项目的老路。观察我国目前设立的自贸区可以发现,顶层设计的意图非常明显。之所以要形成“1+3+7”雁阵格局,各自贸区在地区选择、所承担的任务、建设目标上各有不同,是因为我国高层清楚地知道,中国之大,仅靠上海一地的自贸区来改变目前的格局是不现实的,若形成了有批次、多地合作分工的一揽子政策,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但是针对各地积极申报自贸区的热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由于第三批自贸区的批复是在去年3月份,仅仅相隔一年,今年对第四批自贸试验区批复的概率较小。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一是中央对自贸区有顶层设计,避免自贸区变成地方项目,防止自贸区建设雷同化,以致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二是,后面批复的自贸区大多数还在推广、复制先期批复自贸区的相关经验,还未形成自己的“独门绝技”,需要继续“修炼”。
在强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自贸区更不会以数量论英雄,无论是在对外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方面,还是对内以开放促改革方面,我国自贸区建设都会走向纵深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