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港虽现"亮色" 外贸形势仍严峻
2009-06-24 10:22322
新华社记者踏访上海、宁波、连云港和青岛4个亿吨大港发现,今年前5个月,这些港口吞吐量虽呈持续下滑态势,但自3月份开始,降幅开始逐月“收窄”。持续了半年多的港航经济下滑的“浓雾”中终于露出了几分“亮色”。港口新变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外贸图景?它给我国经济形势,尤其是外贸形势带来怎样的信号?
下滑幅度在逐月“收窄”
“2009年码头的生产目标量是360万标准箱,可是一季度只完成了1/5左右。”上海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公司进出口业绩,面露难色。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码头公司的普遍“冷清”是港航经济下滑的直接表征。全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的生产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65.2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减少15.2%。
5月,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受外贸进出口恢复缓慢的影响,完成箱量79.47万标准箱,仅为去年同期的90%。北方大港青岛港也不例外,5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5.9万标准箱,重箱出口同比下降5%。
但从环比的角度看,变化还是发生了。进入3月份,港航生产趋向稳定,虽然整体仍呈下滑趋势,但是下滑幅度在逐月“收窄”,部分港口吞吐量增长甚至出现由负转正。
5月份,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铁矿、原油、煤炭、液化品等四大基础货种吞吐量全面增长。其中,铁矿接卸量达360万吨,同比增长15.7%;原油接卸量达到282万吨的较高水平,同比增长54%。
今年1至5月,连云港累计完成吞吐量4707.9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外贸吞吐量2584.1万吨,同比增长1%。
外贸两大“拦路虎”仍在
不过,四大港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基于对港航生产数据的分析,比较一致地勾勒了这样的一幅外贸图景:外贸吞吐量虽然实现环比上升,有的甚至同比增长,但是,外部需求整体疲软、进口好于出口、出口产品低层次化的“土豆效应”现象仍在继续,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仔 细分析当下的外贸下滑图,三大特点比较明显:加工贸易的下滑幅度比一般贸易大;沿海地区出口下滑比内地快;机电设备出口下滑比基本生活日用品快。而外贸进 口的状况则好于外贸出口。今年1至5月,上港集团外贸进口累计完成4642万吨,同比减少7.3%,而外贸出口完成4296万吨,同比降幅高达 22.1%。
经济学家分析,之所以说当前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在于两大“拦路虎”犹存。其一,外贸出口主要依赖外部需求, 出口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观。其二,在贸易量下滑的同时,国际贸易风险与难度却在增加,毁约、弃单、撤 单、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等现象明显增多,交易风险阻碍了外贸市场拓展。
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副处长张宏斌说,交易安全已成为当前外贸企业接订单时最担忧的问题,直接促使一些企业收缩战略,在开拓市场、选择交易方式时趋于保守,损失了相当一部分海外市场,给外贸出口“抢市场、保订单”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未来:强势反弹心态不可取
年中之际,面对仍然不确定的世界经济,下半年中国外贸走向将如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垂直落体式下滑得到了遏制,未来外贸经济形势是持续低位震荡,还是稳步回升,仍取决于外部经济环境。
实体经济界的看法谨慎乐观。“常在港口走”的中远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家福认为,航运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然过去,内外贸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不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戌源认为,从目前的经济状况看,中国经济或已接近“谷底”,但即便如此,港航经济也不可能出现2007年以前20%的高速增长,基本应该保持在3%至5%的增长水平。
长 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郁鸿胜研究员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的显性和潜性的三大影响不能不察。其一,国际产业结构将出现调整,比如美国的“实体 经济回归”政策,推动制造业恢复,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挑战。其二,金融危机改变了欧美人的消费理念,特别是美国人已开始为明天攒下今天的 钱。美国人尽可能削减消费支出,对于外贸主力市场在欧美的我国而言,意味着外需减少。其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各国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需要,将构 筑相应的贸易壁垒。
“依靠外需高速发展带来外贸量激增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记者在采访中强烈感受到,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寄希望于金融危机过后,外贸经济强势反弹的心态不可取。
复 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研究中心教授强永昌判断,未来我国外贸经济走势整体仍处于低水平震荡阶段,下半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全年对外贸易负增长几成定局。 他认为,短期来看,我们寄希望于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回升,辅之以提高出口退税、开拓拉美、非洲新兴市场等手段,稳定外需;长期来看,还 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拉动内需,方为根本。
下滑幅度在逐月“收窄”
“2009年码头的生产目标量是360万标准箱,可是一季度只完成了1/5左右。”上海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公司进出口业绩,面露难色。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码头公司的普遍“冷清”是港航经济下滑的直接表征。全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的生产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65.2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减少15.2%。
5月,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受外贸进出口恢复缓慢的影响,完成箱量79.47万标准箱,仅为去年同期的90%。北方大港青岛港也不例外,5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5.9万标准箱,重箱出口同比下降5%。
但从环比的角度看,变化还是发生了。进入3月份,港航生产趋向稳定,虽然整体仍呈下滑趋势,但是下滑幅度在逐月“收窄”,部分港口吞吐量增长甚至出现由负转正。
5月份,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铁矿、原油、煤炭、液化品等四大基础货种吞吐量全面增长。其中,铁矿接卸量达360万吨,同比增长15.7%;原油接卸量达到282万吨的较高水平,同比增长54%。
今年1至5月,连云港累计完成吞吐量4707.9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外贸吞吐量2584.1万吨,同比增长1%。
外贸两大“拦路虎”仍在
不过,四大港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基于对港航生产数据的分析,比较一致地勾勒了这样的一幅外贸图景:外贸吞吐量虽然实现环比上升,有的甚至同比增长,但是,外部需求整体疲软、进口好于出口、出口产品低层次化的“土豆效应”现象仍在继续,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仔 细分析当下的外贸下滑图,三大特点比较明显:加工贸易的下滑幅度比一般贸易大;沿海地区出口下滑比内地快;机电设备出口下滑比基本生活日用品快。而外贸进 口的状况则好于外贸出口。今年1至5月,上港集团外贸进口累计完成4642万吨,同比减少7.3%,而外贸出口完成4296万吨,同比降幅高达 22.1%。
经济学家分析,之所以说当前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在于两大“拦路虎”犹存。其一,外贸出口主要依赖外部需求, 出口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观。其二,在贸易量下滑的同时,国际贸易风险与难度却在增加,毁约、弃单、撤 单、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等现象明显增多,交易风险阻碍了外贸市场拓展。
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副处长张宏斌说,交易安全已成为当前外贸企业接订单时最担忧的问题,直接促使一些企业收缩战略,在开拓市场、选择交易方式时趋于保守,损失了相当一部分海外市场,给外贸出口“抢市场、保订单”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未来:强势反弹心态不可取
年中之际,面对仍然不确定的世界经济,下半年中国外贸走向将如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垂直落体式下滑得到了遏制,未来外贸经济形势是持续低位震荡,还是稳步回升,仍取决于外部经济环境。
实体经济界的看法谨慎乐观。“常在港口走”的中远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家福认为,航运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然过去,内外贸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不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戌源认为,从目前的经济状况看,中国经济或已接近“谷底”,但即便如此,港航经济也不可能出现2007年以前20%的高速增长,基本应该保持在3%至5%的增长水平。
长 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郁鸿胜研究员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的显性和潜性的三大影响不能不察。其一,国际产业结构将出现调整,比如美国的“实体 经济回归”政策,推动制造业恢复,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挑战。其二,金融危机改变了欧美人的消费理念,特别是美国人已开始为明天攒下今天的 钱。美国人尽可能削减消费支出,对于外贸主力市场在欧美的我国而言,意味着外需减少。其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各国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需要,将构 筑相应的贸易壁垒。
“依靠外需高速发展带来外贸量激增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记者在采访中强烈感受到,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寄希望于金融危机过后,外贸经济强势反弹的心态不可取。
复 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研究中心教授强永昌判断,未来我国外贸经济走势整体仍处于低水平震荡阶段,下半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全年对外贸易负增长几成定局。 他认为,短期来看,我们寄希望于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回升,辅之以提高出口退税、开拓拉美、非洲新兴市场等手段,稳定外需;长期来看,还 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拉动内需,方为根本。
0
标签: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