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疯狂上涨 2018年能否持续?
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尾。大宗商品市场从不缺乏“过山车”似的桥段。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作者:刘雯
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尾。
大宗商品市场从不缺乏“过山车”似的桥段。
“过山车”桥段
2018年2月首周,当呈现反弹走势的美元在88.50找到底部,所有这一切的大宗商品反弹走势似乎在该周戛然而止。
来自行业的数据显示:进入2月份以来,截至9日,金价已经回落3.5%,银价下滑逾8%,而WTI油价则下挫7.2%。
如此态势也让不少分析师发出了“美元似乎正在见底大宗商品反弹行情已完结?”的疑问。
而在此之前的2017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市场表现是“数字飘红”,其中,仅去年12月中旬以来,美元下挫近6%,这帮助许多大宗商品价格展开强劲反弹:金价上涨8.4%,银价飙升10%,而WTI原油则大涨15%。
尽管就大宗商品走势问题存在“全球同此凉热”之说,但在中国,似乎并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分析人士认为,本月,相对于国际原油下挫后带动的国内油价下跌,多类大宗商品走势抛却“季节性因素下跌”外,其走势相对乐观。
他们认为,截至目前,尽管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并最新发布的、素有中国大宗商品“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大宗商品指数2月数据未发,但其1月数据显示:该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BCCI)为107.1%,升幅较上月扩大6.5个百分点。
据悉,这是该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而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止跌回升,销售指数和库存指数继续上升。
这一态势,在刚刚过去的2017,在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这一市场似乎一直持续。
以煤炭为例,进入2018年1月份以后,受铁路运力紧张以及下游补库需求旺盛的支撑,国内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据卓创资讯资料显示,截至2月2日,秦皇岛港口热量5500大卡煤交易价可达775元/吨,同比上涨175元/吨,涨幅29%。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国家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对煤市进行调控,以保障春节用煤需求。
事实上,2017年中国煤炭市场已经开启高位运行状态,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煤种均价全部提高。
然而,疯狂上涨的并非只是煤炭。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上涨。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旺,稳中向好的趋势明显。”这是行业给出的判断。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飞起的油价
2018年2月9日24时,最新一轮的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
来自卓创资讯的消息称,国际原油的大幅下挫带动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行。本轮调整后,中国汽油将下调170元/吨,柴油下调160元/吨,折合升价为92#汽油、0#柴油分别下调0.13元及0.14元。
虽然下调幅度不大,但对私家车主而言却是空前利好。因为这不仅是2018年的首降,也是时隔7个月后成品油的首次下调。
上一年度,由于受全球经济回暖,美国原油下半年去库存,美国页岩油加速增长,欧佩克减产预期增强等因素影响,自2017年7月份以来,国内汽柴油价格一直处于上涨通道。
据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汽油价格年初以7375元/吨开市,年末以7810元/吨收官,年末较年初价格上涨5.89%;柴油年初价格6515元/吨,年末以6940元/吨收官,年末较年初价格上涨6.52%。
此外,凤凰网山东还发现,2017年中国成品油价格共经历25次调整,总体呈“十一涨六跌八搁浅”之势,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上调435元/吨,柴油累计上调425元/吨,折合升价相当于92号汽油累计上调约0.33元/升,0号柴油累计上调约0.36元/升。
而山东虽有地炼支撑,但受国际原油持续上涨因素提振,下半年来,山东地炼成品油价格也跟进上涨。
据山东价格指数发布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地炼92号国五汽油均价6291元/吨,价格同比上涨11.05%;山东地炼普柴均价5789.3元/吨,同比上涨7.16%。
双方提价后,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油价网数据显示,山东92号汽油均价达到6.76元/升,0号柴油均价为6.38元/升。
这一迹象表明:2017年山东乃至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在疯狂上涨。
遍地开花
事实上,油价、煤炭疯涨只是2017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缩影。
据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表现不俗,平均涨幅超过10%。
煤炭板块,2017年煤炭价格整体上告别了2016年的单边上涨模式,进入“猴市”状态。
在动力煤方面,以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2017年年初至2月中旬动力煤价格下跌,之后又快速回升,并在3月中旬后期达到阶段性高点;此后再度回落,并在5月触及年内低点;之后再度回升,涨势一直延续到9月底;进入10月之后再度回落,回落趋势一直延续到11月中下旬,之后再度出现回升。
此外,无烟煤方面,2017年中国无烟煤价格呈现前低后高走势;而炼焦煤价格则呈鲜明季节性。
虽然价格波动明显,但整体来看,2017年中国煤价呈高位运行态势,三大煤种均价全部提高。其中,炼焦煤均价上升最为明显,全年实现1555元/吨,较2016年上涨60%;动力煤全年实现均价638元/吨,较2016年上涨34%;无烟煤全年均价为1005元/吨,较2016年上涨20%。
钢铁板块,螺纹钢无疑是2017年最疯狂的品种,新高记录不断被刷新,在强监管严限产的推动下怒创四年新高。
数据显示,2017年现货螺纹钢价格全年走势四起四落,但整体呈震荡上行走势。其中,螺纹钢年初价格为3268元/吨,最高涨至5000元/吨以上,年底回落至4447元/吨,同比增长36.1%。
事实上,2017年中国钢材价格普遍走高。
据工信部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21.8点,比年初上升22.3点,涨幅22.4%,其中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97.6点升至129.0点,涨幅32.2%;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104.6点升至117.4点,涨幅12.2%。
此外,有色金属板块方面,据生意社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实现环比上升的有色金属共16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14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63.6%;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钴(97.35%)、氧化镨(26.15%)、金属硅441#(26.12%)。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这几大板块,2017年中国其他大宗商品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如黄金、电解铝、硫酸、沥青、水泥等等。
谁在导演
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是何种因素起到了支撑作用?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上一年度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密切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此外,2017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工业生产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生产结构继续优化,对能源、工业金属、化工产品等与实体经济关系较为密切的大宗商品品种形成较强的需求,对价格的上涨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经济向好提振大宗商品价格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起到重大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特别是在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领域,存在着产能过剩,供给质量普遍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2017年,以淘汰落后产能,清除“地条钢”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不仅超额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000万吨化解过剩产能目标,更是将困扰钢铁行业发展多年的“毒瘤”——1.4亿吨“地条钢”全面清除,彻底扭转了钢铁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作为煤炭、钢铁大省,山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不遗余力。
据统计,2017年山东共关闭退出计划内煤矿5处,退出产能351万吨;关闭中央企业煤矿1处,退出产能30万吨。全省煤炭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131家减少到78家,企业平均年产能由130万吨提高到217万吨,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钢铁方面,2017年9月,山东已完成国家下达的生铁175万吨、粗钢527万吨去产能任务,且比目标时间提前3个月;同时,山东还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全面排查、坚决取缔制售“地条钢”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企业37家,合计产能675万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山东乃至中国市场上大量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持续减少,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加速出清,这不仅促进了市场供需的改善,同时还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除了宏观经济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外,供需变化也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有色金属铜。
据多家社会监测机构显示,2017年中国铜价震荡上行,涨幅超过了30%,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本次铜价上涨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供给的减少。
供给方面,2017年全球铜矿罢工事件仍时有发生,铜矿产量受到不利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Escondida铜矿和Grasberg铜矿。由于矿石品位的下滑,智利铜产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而伴随着国际铜供应增速放缓,中国精炼铜虽然产能不断增长,但增速也在放缓。
需求方面,2017年中国对铜的需求不断增加。
首先,电力电缆是铜最大的消费下游,而2017年中国电网投资增速在前一年高基数的背景下,依然维持同比增长;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空调月度产量均高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而这必将增加对铜的需求量;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新房开工面积等也会对相关的电线电缆、家电数量形成新的需求,从而对铜的需求量造成一定影响。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未来几年或成为铜消费的一大亮点。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据国际铜业协会的统计,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的用铜量要远超传统轿车。作为电动汽车的附属,充电桩的用铜量大概在8Kg左右。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铜消费的拉动,未来几年铜价易涨难跌。
谁的欢喜,谁的忧伤
2017年大宗商品价格疯狂上涨的背后,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
一方面,就上游原材料企业而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带动了上游原材料工业企业效益的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其中,有不少企业集中在上游资源性行业,随着资源价格的回升,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上涨。
以山东能源集团为例。
2017年山东能源营业收入大幅跃升,实现销售收入3060亿元,同比增幅57.2%,位居省属企业第一位;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公司净利润均位居省属企业第一位,多项经营指标提前3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此外,相关人士还指出,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来上游工业企业效益好转,有利于推动经济、能源、工业结构的转型调整。例如,煤炭、原油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对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刺激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冗员和债务问题,商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有助于其重建正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对于安置冗员和剥离债务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无疑对下游产业以及消费端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以煤炭和火力发电为例。
由于煤炭成本占火电行业经营成本的70%以上,大幅上扬的煤价使得火电行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从2016年10月份开始,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开始出现整体亏损,并且亏损额持续扩大。2017年前三季度,占据中国发电装机半壁江山的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仅258亿元。而且,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个别地区和个别企业对于去产能也出现了一定的观望情绪。
此外,众所周知,价格是具有传导性的,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后,下游产业公司更乐于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最终要为这次涨价“买单”的可能还是消费者。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6%,其中,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1.1%。而这一指数的增高或多或少与大宗商品的涨价有一定联系。
至此,2017已经过去,在这新旧交接之际,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是,2018年中国大宗商品是否还会延续上一年强势上涨的劲头。
专业人士预测,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乐观,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趋于活跃,大宗商品需求持续回暖,加之中国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削减产能、实现商品供需再平衡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与此同时,贸易保护和政策内顾倾向、热点地区局势紧张等风险因素,也将给商品市场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而如今看来,这种不确定正在增加,比如前述的大宗商品的国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