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前景下"规范与创新":消费金融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成共识
中国网财经1月12日讯(记者 张晗)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鹏日前指出,中国万亿消费金融市场“明日可期”。
(原标题:万亿前景下"规范与创新":消费金融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成共识)
中国网财经1月12日讯(记者 张晗)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鹏日前指出,中国万亿消费金融市场“明日可期”。
消费金融方兴未艾,万亿“蓝海”机遇引各路资本争相进入。目前,国内获批消费金融公司已由2016年的15家增至25家。其中,首批“吃螃蟹者”已经实现盈利,并开始着眼布局互联网科技中市场新一轮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捷信)经过七年发展,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0万个贷款服务网点,业务覆盖312个城市,累计服务客户超过3700万人次。捷信集团中国区CEO翁德雷•弗里德里奇(Ondrej Frydrych)表示,“捷信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几家真正以消费为导向的消费金融公司。”
捷信集团中国区CEO翁德雷•弗里德里奇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中国网财经。
互联网发展浪潮下,金融科技已成为支撑捷信发展的核心。翁德雷•弗里德里奇透露,未来,捷信将继续注重线上+线下服务的结合,并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推出新款的循环贷产品,利用科技手段消费者和消费信贷市场的联系。同时加强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发挥专业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优势,提供专业的服务保障。
消费金融市场“万亿”可期 将现细分行业龙头
消费金融将传统银行金融机构所不能触及的金融服务“死角”进行延伸,使得被银行忽略的大众的、小额的金融服务提供成为可能。据第三届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发布的《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信贷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规模24.8%。
中国消费金融虽发展时间较短,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国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爆发期,整个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张鹏指出,中国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万亿消费金融市场“明日可期”。
消费金融发展既具有普惠意义,在当下也具有重要价值。在张鹏看来,发展消费金融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也是促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重要抓手。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金融正逐步成为嫁接中国消费和世界的桥梁。
捷信也表达了对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信心。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认为,相比国际成熟市场发展,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渗透率和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获批消费金融公司已由2016年的15家增至25家。传统商业银行出资背景消金公司与以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电商背景消金公司以及众多的网络小贷牌照共同组成了多元的消费金融市场主体结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王刚认为,差异化经营很重要,发展消费金融还是要聚焦于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去锻造公司自己的比较优势。《研究》亦指出,拥有低成本获客技术、能够打通资产端及负债端、拥有丰富消费场景的消费公司将会脱颖而出,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相信,未来市场上会出现专业化的区分,非常专业的机构会出现各自负责专业领域的业务。这有利于监管政策的推进与实施,也更利于市场的有序和健康发展。
捷信表达了作为专业化消费金融公司希望同电商平台加强合作的意愿。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电商平台选择跟专业的机构进行合作,而非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金融业务体系,这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更有利于业务发展。专业化的消费金融公司与电商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
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成共识 捷信呼吁征信数据强制上传
伴随万亿消费蓝海市场的机遇召唤,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日渐增多。但同时市场盲目扩张带来的主题良莠不齐、行业规范下降、市场风险陡增等问题也在困扰着消费金融良性健康发展。如何实现市场高速发展下创新和风向控制的平衡已经成为行业内更多思考的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建议,将各类消费贷款业务企业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杜绝由于监管体系不统一而容易造成的监管漏洞和“灰色地带”。张鹏对此进一步阐述道,最好是纳入统一的框架与政策体系,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这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刚指出,风控是所有金融机构的生命线,只有真正把风险控制做好,才能实现适度风险、适度收益。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关键就是要把风险管控住。
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翁德雷•弗里德里奇对其他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成效表示了肯定。他认为,让贷款机构强制性的向征信机构去上传数据,十分重要。通过与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包括信用社、支付平台等来进行合作获得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风险。掌握到借款人借款、还款、违约等信息之后可以帮助信贷机构更好的衡量其还款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目前这一点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市场上造成一些不太必要的风险。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监管机构的努力,这些风险是可以被规避掉的。”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呼吁,当前行业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不同数据的整合来进行更加综合的风险管控。
这可以保证市场能够安全的运营,给客户提供公平安全的服务。“我觉得监管机构有这样的远见和能力,能够让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消费金融行业征信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沈一飞表示, “百行征信公司” 正在公示申请牌照,相信后续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会起到很基础性的作用,能够帮助行业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金融科技助力增强用户粘性 促风控水平飞跃
互联网发展成熟以及金融科技应用推动消费金融行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更迭。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金融科技的拥抱和结合,促进线上与线下融合,更好的理解消费者行为需求,使产品更加快捷与便利,更加容易实现普惠价值,同时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捷信作为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已成为支撑其发展的核心。翁德雷•弗里德里奇指出,线上市场的重要性也会与日俱增,作为为数不多的非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更加重视利用科技手段将消费者和消费信贷市场建立联系。
“在捷信,科技毫无疑问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天消费者都会通过科技跟我们进行互动,比如说在消费前端他们会使用远程科技、使用平板电脑办单等。”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捷信同时也在使用大数据进行贷款审批,在审批环节中加入人工智能,并使用机器学习方面的技术。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透露,未来,捷信将继续注重线上+线下服务的结合,并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利用科技手段消费者和消费信贷市场的联系。
而对于线下市场发展前景,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捷信会推出新款的循环贷产品,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客户黏性,以重复使用捷信的服务。并持续关注线上巨头如何去进入线下市场以及在线下市场的发展情况。
金融科技同时也为消费金融公司带来风控水平飞跃,以捷信为例,捷信拥有自主研发的风控系统,通过多年的客户数据积累和以之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可以做到在几分钟内对一个全新,且无任何信用记录的客户作出贷款评估。
《研究》建议,消费金融公司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在保证客户质量同时做好借款人的资信审核;同时要科学的进行审核审批贷款,加强贷后管理。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在捷信,反欺诈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业务发展过程始终,同时扎根在每位员工的想法里面。其中前端工作的销售团队绩效奖金与风控结果挂钩,他们十分重视防范欺诈与风险问题发生;公司还会采用“神秘访客”机制,在公司区域内进行寻访,一旦发现销售出现违法违规的操作,公司将对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除了前端风控防线,捷信在后端也会通过人脸识别及打分卡等先进技术防范欺诈风险,衡量客户是否说真话,或分析讲假话的可能性。翁德雷•弗里德里奇多次强调,捷信在风控方面有着最佳的技术和最佳的经验,可以通过风控来实现其普惠性质目标。
消费金融需推进普惠性金融服务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认为,消费金融已经融入中国经济体系并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还有很大广度和深度需要发展。
对于消费金融如何正确健康发展,德雷•弗里德里奇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去提供普惠性质的服务,服务草根人群,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消费金融与实体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挂钩真实消费场景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贡献。
据介绍,捷信自成立以来重点立足于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消费贷款,且都是真实的消费场景。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的基础上,选择了三、四线城市县至乡镇市场作为业务重点。捷信主要瞄准3C、家电、摩托车等消费品市场,采用“驻店式消费贷款模式”通过在合作的零售网点派驻办公人员或设立柜台的形式,为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
此外,捷信80%的客户是首次贷款者。翁德雷•弗里德里指出,捷信提供的是普惠性质的金融服务,所以要保持比较高的通过率,向尽可能多的客户发放贷款。
《研究》结果指出,捷信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中是更加贴近中低端人群,提供更为下沉、普惠的服务,其主要客户集中在中低收入人群。
统计显示,截至到2017年9月,捷信50%的客户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80%的客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从学历统计来看,90%的捷信客户教育水平为职高、中专、技术学校毕业生,只有约10%的客户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捷信在行业内率先引入“15天犹豫期”服务措施。15天内,消费者无论任何原因希望单方面终止合同,只需按时归还本金,即可免付利息和其他服务费用。《报告》指出,这种“犹豫期”模式能有效避免客户的非理性借款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降低消费信贷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