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GDP增加了一个澳大利亚!这些数据更亮眼
那么,2017年中国人民干得怎么样?昨日(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的各项经济数据,在这份高分的成绩单中隐藏着不少亮点。
新的一年,空气中充满了希望的味道,每到这个时候不管个人还是单位照例要交一份年终总结。
那么,2017年中国人民干得怎么样?昨日(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的各项经济数据,在这份高分的成绩单中隐藏着不少亮点。
去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这也是我国GDP增速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回升,也高于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2017年中国GDP总量已达到82.17万亿,相较2016年增加了8.3万亿。8.3万亿是什么概念?这相当广东省的GDP总量(广东省2016年GDP约为8万亿),也和澳大利亚的GDP总量不相上下(2016年澳大利亚的GDP约为8.6万亿)。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跑赢了GDP增速。
全年经济数据优于预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大象快跑”态势,为经济“L型走势”筑底企稳和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这份成绩单来看,经济增速突破“7年之痒”,是一大亮点,但除此外,另外几大亮点更值得注意。
比如,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尤其是制造业增长7.2%,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
这几个数据,释放出两大信号:一是实体经济在回暖,二是技术驱动带来的增长效益显著,从而带动了工业整体增速。
另外,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不过服务业另外几个数据更惹人注意: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
这几个数据可谓相当亮眼。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新生的行业,包括计算机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业、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仓储业等。而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数据增长喜人,反映出国内生产消费在升级。这就不仅是经济的量的提升了,而是表明有了质的提升。
当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阶段,重要战场就是制造业。一方面,当然是要制造业自身进行优化改造;另一方面,也要有配套性行业介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将科技、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技术等引入制造业,从而引发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链条升级改造。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为了保持与一些成本洼地相比的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为重要和紧迫。与东南亚等地相比,我国制造业在土地、劳动力成本方面已经逐渐失去优势。但是,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产业配套十分完善,这是东南亚国家不可比拟的。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完善和创新性的配套服务业,将极大巩固和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中的优势地位。
因此,2017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保持较高增速,对于投资、消费和制造三方面带来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证明,过去一年,经济结构确实在发生向好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起作用。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中国的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2017年的经济发展为2018年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做好房地产、能源产业的宏观调控,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的基础上,相信2018年同样会是一个高质量发展之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