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B2B这盘菜的“红与黑”,是鸡汤更是风口
纵观当下主流的农业电商,一面是平台方面不断进行产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调整,另一面则是交易双方的不透明造成的信息混乱乃至欺诈行为屡现,面对农业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红与黑”
来源:亿欧网(ID:i-yiou)
中国农业B2B的发展史,有两句话特别适合:新时代的农民,首先要是一个商人,这句话套在中国农业电商身上恰如其分;另一句,限制就是给予。这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个共同论点。今天,这个法则同样有效。
中国农业电商发展至今,农产品电商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却依然受困于种植、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流程的复杂性,纠结于农产品难于标准化的局限性,踯躅于以产品打市场还是以营销涨销量的不确定性……对此很多人认为农业电商的发展瓶颈是通道不够、营销不够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矛盾,多年来交易环境中产生的信息不透明、市场秩序混乱以及诚信度差的问题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观当下主流的农业电商,一面是平台方面不断进行产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调整,另一面则是交易双方的不透明造成的信息混乱乃至欺诈行为屡现,面对农业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红与黑”,当我们希望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或重新定义一个广阔的传统行业时,就要先用诚信打破不透明的墙,这才是当下农业B2B风口上真正所需要的。
这一次,让我们先从惠农网开始……
农商之争,思维之变
今天,中国电商平台从拿来主义到博采众长再到陷入瓶颈,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改变着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信任危机”,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农业B2B身上。
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农与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博弈。目前国内大多数农业B2B平台服务的对象都是以渠道商家为主,逐利是他们的第一要义,而从交易产品属性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仍局限在产品思维定势上。概括来说,一方瞄准的是渠道所带来的叠加收益,一方关注的则是产品本身的市场价格,二者的出发点不同,也让农业电商交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有人说,互联网是扁平化思维,农产品交易根本不需要中间环节。从实际操作来看,正是中间的交易链环节左右着交易双方的选择,因为这种新型的交易形式正在改进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而作为兼顾双方利益的电商平台,则更需要推出完善而系统的保障体系从而建立更多信任联系。
因此,惠农网作为农业交易平台,不仅是要为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渠道和专业参考,更重要的是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保障。如果因立场不同产生的思维分歧,那么就遵循双方约定的体系先行。这也是惠农网建立“诚信保障体系”的原因之一。
砍断真相镣铐
无论什么B2B,其本质是人与人的生意。即便是农业B2B,也是市场选择的最终产物,一个业态,如果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链接起来,这个业态注定走不长远,这不是互联网思维能救赎的。道理大家都懂,可真正能够举起“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却十分罕有。对于这种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电商平台对于用户和流量的过分依赖,生怕得罪了金主砸了自己的饭碗。
当雪中送炭变成了饮鸩止渴,农业电商平台又将何去何从?所幸的是,惠农网这次选择了一条行胜于言的路数,通过建立诚信保障体系,从在线交易、买家保障、风控和信用评价四个方面解决农产品交易欺诈行为,切实保障买家和卖家双方利益,实现交易过程公平、公正。
一方面是买卖双方直接在线的线上交易体系,另一方面是统一标准下的买卖双方信用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这一交易闭环,惠农网引入了买家保障和风控两大体系:通过招募诚信卖家,同时向他们收取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保证金用以赔付买家因卖家延时发货或者货不对板等情况而造成的损失。这就是买家保障体系里的保证金制度,同时在风控体系上加入更多“人”的因素,惠农网工作人员会提取各个环节的数据,例如用户登录、注册、找回密码等用户行为,来判断用户所做的交易、支付等行为的风险状况。
如果单纯商业的眼光来看,相比于电商其他平台“沉默的大多数”,惠农网的这种行为甚至带有一些行业“叛逆”的味道,毕竟严格的监管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交易损失,但从发布诚信体系到今天,惠农网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步改变着更多人的观念,也迎来了业内一致好评。
诚信“软”实力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中,在未来,银河的通用货币是信用点。而在当下的中国农业电商平台,惠农正在试图做这样一件事:让信用转变为商机。在互联网时代,跟不见面的陌生人做生意时,信用则是含金量更高的一张通行证。
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形态发展到今天,关于信用的价值也在不断改变着现行经济运行的框架和范式,推动着社会经济活动跃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和层次。惠农网的初心,实际上就是打破了过去仅以“交换关系”来认识市场作用的观念,通过解决交易中的信任危机,来为整个行业赢来新的转机。在未来,其也将围绕用户行为及其产生的真实贸易等信息进行不断梳理和沉淀,以自身平台的口碑和体量逐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任成本。
可以预见的是,惠农网打造的诚信体系产生了商业价值并且成功变现——当信用可以直接转化为商机,市场活动也将由信用值和信用流的结构和规模所决定。在未来经济运行中,对于“信用值”和“信用流”的管理和调控将有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增量空间。简单地说,就是电商让信用动了起来,信用让电商内在功能发挥了出来。这也是践行“互联网+”概念的生动——如果说传统商业是靠制造信息壁垒来赚取差价,那电商平台则更强调展示真实的一切来赢得更多信任。
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生发于商业社会的普适价值,而诚信则是是一块试金石,它验证着谁在真正践行商业伦理。惠农网的诚信体系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整个体系的建设就像滚雪球,其要做的只是在早期先将雪球推起来然后不断丰满。随着诚信的价值愈加彰显,平台也会从底层架构生长出了更加科学透明的的农业B2B生态系统,并向各个垂直领域开放蔓延。而那时候的惠农网也将从从基因到形态发生更多转变,成为更具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价值共同体。
总之,中国农业B2B发展到今天,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正视自己的发展之路,纷纷寻求探索更长远健康的发展模式。在这些公司中,惠农网算是领先者,其创始人姜仕在好几年前便公开表示,“做农村电商,一定要有农业情怀,另外一定要意志坚定,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这一次,诚信保障体系的推出,其实也是惠农网对农村电商平台长远发展之路的探索,即通过诚信体系建设,用商业的方法向更多人证明诚信的价值所在,而其本身也成为这个体系的受益者。如果说电商平台过去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红利,那么接下来中国可以依靠的不是货品与货品之间的差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诚信是未来商业体系中最大的未开发财富。
农业关乎着整个国计民生,一昧强调利益,过分逐利,既不符合发展现实,事业也干不长久。如今干农业必须有点“奉献”的情怀,惠农网的“偏执”和“死磕”精神值得行业学习。为正确而艰难的事业奉献,是一种别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吧。毕竟我们都深知,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