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打造新时代农业最强音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日益壮大、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不断涌现,农业金融需求将越来越迫切,而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应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日益壮大、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不断涌现,农业金融需求将越来越迫切,而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保理池融资等),可为农业的农资采购、农机购买与租赁、种养加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农资与农产品的流通等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并有效盘活应收账款、存货等企业流动资产,合理利用金融杠杆加速企业发展,综合改善企业报表。
从当今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还不能达到诸如工业供应链的成熟程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更是有较大差距。所以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接下来的发展仍将会是以解决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问题为主,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不仅仅在金融层面,更要聚焦于如何帮助和指导分散的农户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一方面,现在互联网+农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逐年上升,很多农业生产和农资农机交易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极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经营。
另一方面,线上交易一定要线下融通,单纯在线上做销售,没有线下服务体系的支撑会难以维持。以物流为例,目前农村的物流最后一公里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很多大的物流公司只能下沉到县城,无法送达乡镇和农村,而单一企业或厂家去构建这样的体系又会面临相当大的成本代价,目前也有企业针对该问题做了一些创新和尝试,如划区域设立线下服务站点来对接县域以下级别的物流服务。
从风控角度来讲,风控流程也需要有线上线下的协同。传统的审核方法需要线下的风控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普及和应用,线上的信息获取和核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不过在当前征信数据缺失严重的情况下,对于贷款农户的线下核实仍然是风控的重要一环。
农村征信体系逐步建立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评价农业中小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信用状况,有利于获得融资,还能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减少风控成本和潜在损失。目前政府也针对这个领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进行指导和推动。目前,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已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延伸绩效考核指标。
在金融机构层面,一部分涉农企业也建立起或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从不同的维度收集以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信息,并且以此为依据着力于建立标准化的风控体系。
另外,从核心企业角度来讲,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越完善,对于整个供应链的“去核心化”就越有利。当前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主要利用自身信用以及和金融机构签订担保协议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对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循环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核心企业自身来讲吸引力并不足够大,所以积极性并不高。还有一点就是供应链金融本身可以将多个企业的信用风险转移到较为可控的核心企业,但风险也变得进一步集中。如能依靠互联网技术,核心企业实时上传交易数据即可,各种数据交由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分析处理来判断中小企业的运营情况,从而弱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重要作用,会是对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很好的完善。
平台化与产业整合
供应链金融的推动者是产业中的企业或信息化服务公司,他们直接参与到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在把握供应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基础上,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逐渐从“链”式进化到“网”式。农业供应链金融当前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呈现出平台化的网状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将分散的农户和农业生产组织整合到平台之中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大而难的问题。目前农村的生产生活已经变得互联网化和无线化,如在种养殖领域的网络技术指导已经越来越普遍,涉农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呈现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联结地比以往更紧密,这成为农业产业整合的一个技术前提。此外,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集约化生产逐渐形成趋势,未来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作用会愈加显现,这会为产业整合建立组织形式的基础。
防范风险与闭环管理
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是供应链金融的重中之重。总体上讲,供应链风险的防控需要从供应链结构管理、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几个方面着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能够有效合理地设计建构供应链运营和服务体系,各个主体角色清晰,权责明确,同时又能使供应链运营业务实现闭合化、收入自偿化;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的流向、流量和流速明确,能够实现管理垂直化,并且协同各类金融机构设计和提供风险缓释手段,实现风控结构化;能对金融产品和业务信息数据做到及时、迅速的获取和分析,真正做到交易信息化,并且通过声誉产业化建立供应链信用体系。
供应链金融的封闭性和自偿性非常重要,如何完成自身链条的闭环设计,一直是业内始终在探讨的问题。作为农业供应链金融企业,同样需要建立一套融资体系来对资金进行全封闭管理,做到商流、物流、现金流都进行封闭运作,不仅比手工管理更高效,而且资金流转更安全。在供应链金融社会化的趋势之下,闭环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某一个链条之中,而是会更多地向生态圈概念靠拢。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和交易的互联网化和信息化,整个链条和流程会更加可视化和透明化。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三重革命叠加的结果:首先是农业自身的革命,即土地革命、品种革命、渠道革命和组织革命,通过四重革命催生出新三农;其次是互联网的革命,诞生以互联网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为时代特点的新农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新商业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最后则是供应链的革命。正是基于三重革命的叠加使得我们站在了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历史的潮头上。
在“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机遇与问题并存,将会极大地解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增强整个农业供应链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盈利模式。
但由于中国农村目前农户居住分散、土地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不能提供有效地抵押担保,使得银信部门在农村发放贷款的成本高,贷款难度增大;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意愿不强烈;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交易关系松散;农业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成员之间的利益链并不稳固,利益相关性不强,使得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增大。
六种创新模式:
一是建立全国性、标准化的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采用订单融资、仓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为种植大户购买农资提供专项贷款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帮助他们扩大再生产,提高农业种植规模效益。平台业务全国性、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放款时间可以从传统贷款2个月缩短到2个小时。
二是基于电商平台的订单驱动和订单融资。通过有种网、禾中味道这两个农资和农副平台网上交易生成订单,基于平台订单开发了有种赊销和订单融资产品。
三是资金全封闭式管理。通过有种网农业产业链全过程都能封闭在平台实现,资金不会跳出平台,从一粒种子开始,到农户种植产出,最后卖到城市,走上餐桌,所有的过程都可以在有种网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封闭型、自偿性就得到很好的保证。
四是通过建立全国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五是有种网的融资系统可以支持多渠道资金。
六是有种网建立了覆盖到村的末端服务网点,为农业供应链金融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
脱虚向实、产融结合,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的重要特征。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升,而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当以订单农业代表的以消(费)定产、以需定供、反向定制方式占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主流时,供应链金融将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