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已占行业总量逾八成 移动技术促普惠金融发展
和讯网消息 近期,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核心成果报告肯定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华南新闻中心 杨林 发自深圳
和讯网消息 近期,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核心成果报告肯定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IMF报告称,作为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政府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时更加重视住户、小微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国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账户渗透率、储蓄和支付服务的使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与此同时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指出,普惠金融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随着移动通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以及普惠金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移动金融优势愈发明显 加速金融行业竞争
实际上移动金融具有广泛的业务适应能力,通过将金融服务与移动通讯功能结合,实现线下金融服务与线上金融服务有效融合,能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业的服务效率与质量。移动金融也是贯穿现代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服务工具,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促进金融服务渠道的多样化。它已成为商业银行、银行卡组织,支付机构抢占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制高点的重要竞争领域。
移动金融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依托,只需以相对较少的成本投入就能搭建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显著降低对金融物理网点的依赖,明显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响应能力,可有效解决传统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不对称问题。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冲击最严重的业务就是支付业务以及消费金融业务。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从支付业务看,我国移动支付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消费金融业务量已高达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些在数年前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其发展正处在移动通讯的变革期,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进而减少了转型的阵痛,另外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提出了普惠的要求。从政策层面,“普惠金融”这一关键词不仅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还被写入了“十三五”规划,足以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由中融投主办的“遇见未来”的主题论坛上指出,随着移动通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普惠金融实施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中国的投资人也将会迎来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普惠金融小额分散特点契合互金发展本质
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机构提出普惠要求的同时,合规方面在近两年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中国致公党深圳市委员会法治委员会及广东省律师协会金融法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陈科军表示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合规规范年,在中央与地方联动整治下,整个行业的规范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始终是金融,而普惠金融精髓和根本是小额分散。“陈科军认为,“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就严格规定了借款额度上限。此政策不仅是对借款额度作出了限制,更代表的是一种监管的政策倾向。在借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单笔贷款平均额度越小,意味着渗透度越高,受益面越广,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越强,有效金融供给的力度和强度就更大。”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严监管仍然会是互金业的主要基调。通过严监管,驱逐网贷行业中的“劣币”之后,留下的良币则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践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宗旨,坚守小额贷款的本源。 中融投董事长陈仕标也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