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及商业银行竞争策略
支付工具发展历程及移动支付发展现状。支付工具已从早期的商品货币一路走到现在以电子支付工具为主,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
内容提要
支付工具发展历程及移动支付发展现状。支付工具已从早期的商品货币一路走到现在以电子支付工具为主,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市场规模扩张迅速,支付机构比银行更加顺应发展趋势;二维码和NFC是当前主流技术,碎片化支付方式催生聚合支付发展;中青年是移动支付主力军,便捷性是首选使用原因;监管政策日益趋紧,网联平台引导市场规范化。Apple Pay是目前海外最普及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此外,国外卡组织、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电子批发商和其他支付公司也都在通过竞争和结盟的方式积极获取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与支付机构合作、创新支付工具、推进支付场景建设、借力Apple Pay、整合各类支付产品等方式积极布局移动支付,但依然难以撼动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垄断地位。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竞争策略分析。商业银行的优势是客户资源、支付渠道和安全保障;劣势是产品创新、应用场景、客户体验;机会是市场潜力大、技术创新快;威胁是客户流失、竞争加剧。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竞争是三方模式与四方模式的竞争,商业银行仍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四方模式,通过银行间的合作应对挑战。机构之间的竞争是账户价值之争,应通过平衡支付便捷性与安全性、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服务、优化移动端APP等措施提升账户价值。
完善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政策建议。商业银行应致力于: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移动支付的意义。二是注重外部合作,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三是以账户为抓手,凸显综合金融优势。四是利用渠道优势,塑造银行支付品牌。五是拥抱新兴技术,以FinTech驱动创新。六是完善体制机制,打造新时代人才队伍。
目 录
一、支付工具发展历程及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从传统支付到移动支付
2.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3.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4.我国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布局情况
二、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竞争策略分析
1.移动支付相关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2.商业银行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的SWOT分析
3.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竞争策略分析:产业模式之争
4.机构之间的竞争策略分析:账户价值之争
三、完善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政策建议
附件:
部分银行特色支付品牌简介
近年来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这不仅促成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最前沿的业务之一。本报告就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做了全景描述,并着重对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移动支付相关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对商业银行拓展移动支付业务进行了SWOT分析,较为深入的探讨了商业银行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之间,以及同业机构之间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竞争策略,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支付工具发展历程及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从传统支付到移动支付
支付体系是支撑经济社会中各项交易活动的金融基础设施。从支付体系演进的历史来看,影响一个国家支付体系改革的动力主要包括金融和非金融部门的发展、对支付工具“成本-收益”的权衡、支付体系风险意识的加强和对金融稳定的关注等。在支付体系的演进中,支付工具经历了逐步从商品货币—纸币—支票—电子支付工具的转换过渡。
上世纪末期以来,电子支付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对传统支付体系造成令人瞠目的冲击。所谓电子支付,就是指用户通过各类电子服务终端,直接或间接向支付机构发出支付命令,从而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可以从支付工具和支付渠道两方面来看电子支付的内涵。根据前者,可以把电子支付分为两类,一是电子账户,如借记卡、信用卡、预付费卡、电子钱包、第三方机构账户等,二是电子货币,如电子现金、数字贵金属、比特币等。对于后者,以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进行区分,包括网上在线支付、电话支付、销售点终端支付、自动柜员机支付等。
其中移动支付也是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之一,其是指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的服务方式,可以是通过互联网发送支付指令,或者是近距离传感连接发送支付指令。由于互联网本身有移动化的趋势,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界限变得模糊,银行和支付机构往往会同时提供PC端和移动端的产品,支持各种信息传输方式。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
2.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整体市场规模扩张迅速
移动支付市场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双双快速增长。随着客户对移动支付的使用度、信任度和接受度持续提升,推动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2016年,国内银行及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227.61亿笔,金额为208.56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笔数首次超越互联网支付。近四年移动支付业务笔数及金额年均增幅分别高达161%和203%。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移动支付小额化、零售化特征更为显著。2016年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笔均交易额为6128元,第三方支付机构笔均交易额为526元,二者呈明显的大小额互补结构。然而整体来看,移动支付小额高频的特点更加明显,而第三方支付机构更能满足客户小额化、零售化的支付需求。
二维码支付带动线下移动支付大爆发,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格局稳固。随着央行在2016年三季度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后,线下的二维码支付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支付宝和财付通双寡头局面也日趋稳定。2017年上半年,支付宝与财付通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占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94.1%。
(2)二维码和NFC是当前主流技术
远程支付源于移动智能设备线上购物需求,此后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利用二维码技术向线下支付领域渗透。近场支付早期由于技术方案存在多种形式且竞争激励,对商业场景的构建带来了直接的负面效应。随着中国银联推广云闪付产品以及Apple Pay登陆中国,NFC支付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产业链复杂使NFC完败于二维码。相较于二维码,NFC技术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均更胜一筹,但缺点在于:一是产业链上主体众多,各方都在努力增加自身的话语权。二是NFC支付需要硬件设施投入,同时基础设施外部性较强,相关行业领头者若加大投入存在为他人作嫁的风险。相反,二维码支付成本低廉,产业链简单,便于商业推广。
二维码支付线下渗透率依然较低,NFC仍有竞争空间。二维码支付凭借其操作简单便捷、搭建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零售业、餐饮业迅速普及,然而其线下渗透率依然较低,2016年仅为1.9%。因此NFC支付仍有竞争空间。
碎片化支付方式催生聚合支付发展。聚合支付是将多种互联网支付方式整合成一个支付接口,为商户提供统一的收银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聚合支付机构已达上百家,同时已有不少机构先后拿到融资。
(3)中青年是移动支付主力军
手机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线下支付习惯进一步加深。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占手机网民规模的69.4%。线下场景使用特点尤为突出,有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比2016年底大幅增长25.8%。
男性、中青年为移动支付用户的主力军,移动支付在城镇的普及率高于乡村。从移动支付用户本身的特征来看,一是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二是移动支付用户主要为中青年群体。三是城乡移动支付发展不平衡。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中城镇居民用户与乡村居民用户比例为83:17,然而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为56:44。
便捷性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安全性仍有待改善。从移动支付用户的使用行为来看,一是用户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二是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最主要原因是操作简单方便。三是用户最担心安全隐患和付款失败问题。四是用户普遍认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应用场景范围仍需改善。
(4)监管政策日益趋紧
存量第三方支付牌照管理收紧,业务范围相对齐全的牌照稀缺。从2016年起央行便不再新发牌照,且对期满牌照续展从严,有2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目前市面上剩余支付牌照247张,其中支持移动支付的仅48家。
监管由牌照合规向多领域扩散,但谨慎中持有宽容态度。监管机构一方面在牌照合规、备付金、实名制等方面完善相应规则;另一方面则通过出台更加灵活的监管政策,以促进支付行业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网联平台引导支付市场进一步规范化。网联平台是国内第一家面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清算平台,计划将于2018年6月30日正式运营。网联平台的落地将使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清算模式被切断,支付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和新的利益平衡。
3.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移动支付发展概况
移动支付最早产生于1997年,芬兰电信推出使用短信形式支付购买可口可乐产品。1998年捷克Expandia银行正式推出手机银行。不过,移动金融的高速发展还是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金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
目前来看,虽然韩国、日本由于在电子、通讯产品方面的先发优势使得其手机银行及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较好,而欧洲、美国由于技术上比较成熟移动支付也有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发达国家银行卡和信用卡普及率非常高,移动支付只能提供一些边际上的效率改进;相反在新兴国家,移动支付反而能够有效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中国和印度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77%和76%,而美国和德国的普及率为48%,日本仅为27%。从基础设施角度看,中国的4G网络已经覆盖了主要乡镇,而国外大多数国家,甚至许多发达国家的移动通讯基础建设显著落后于中国。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中国的移动支付得以快速的实现和推广。
此外,在谈到国外移动支付创新时,不能不提的一个例子就是肯尼亚的M-Pesa。M-Pesa于2007年3月由肯尼亚移动运营商Safaricom推出,2016年,已有近二分之一的肯尼亚人使用M-Pesa,年度交易额超过5万亿肯先令,约占肯尼亚年度GDP的80%。M-Pesa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手机号就是支付账号。虽然从技术上看,M-Pesa使用较为落后的短信形式,但这恰恰说明,在发展移动支付方面,想象力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或许比技术更重要。
(2)不同市场主体的业务布局
得益于银行卡EMV迁移的发展和非接触受理环境的改善,NFC移动支付模式在海外受到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产业各方青睐。此外,包括卡组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新兴支付技术。
Apple Pay是目前海外最普及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在2014年10月推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其与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卡组织均有合作,可用国家总数达到20个,接入全球4000家信用卡或借记卡发行机构。Apple Pay目前在美国所有零售场所所占比例超过50%,其中包括美国前100家零售商中的67家。
除Apple Pay外,卡组织、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电子批发商和其他支付公司也都在通过竞争和结盟的方式积极获取市场份额。
卡组织和商业银行:一是基于NFC技术推进移动支付创新。例如,Visa推出集成Pay Wave的HCE支付解决方案;万事达在移动钱包MasterPass中加入Token技术;西班牙CaixaBank推出基于HCE的移动支付服务CaixaBank Pay。二是探索其他支付技术。例如,万事达测试了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JCB测试掌纹静脉无卡支付应用;巴克莱银行推出类异形卡移动支付产品bPay并联合时尚零售连锁店发布可穿戴支付配件。三是采取外包形式为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例如,英国移动金融服务提供商Monitise公司通过其企业平台,为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集团等机构的最终用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四是尝试多种推广形式。例如,葡萄牙的网络银行ActivoBank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银行网页和实体网点销售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
其他机构:PayPal为具备与其他电商平台洽谈合作的更大灵活度,于2015年7月脱离eBay独立上市,并陆续测试NFC、HCE、二维码和蓝牙等多种支付服务。2011年,谷歌发布“Google Wallet”计划,为智能手机用户NFC支付构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移动支付平台。2016年,谷歌推出新移动支付功能,支持刷脸验证。Twitter、Facebook、Snapchat等社交网络和通信工具也加快了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拓展力度。
政府在国外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制定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规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法》、《统一电子交易法》以及欧盟的《欧洲电子商务提案》和英国的《2002电子商务规则》等。二是由政府主导推进产业链整合。例如,在法国政府的大力主导下,由移动运营商、银行、运输运营商和零售行业、手机制造商、支付解决方案供应商共同参与“尼斯—移动非接触式城市”项目,有效地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
4.我国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布局情况
(1)业务发展情况
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2005年,交通银行推出国内第一家WAP版手机银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商业银行开始陆续推出iPhone版手机银行和Android版手机银行。不过早期以银行、运营商为主推动的移动支付普及速度较慢,201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人口中,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仅为8.9%,近场支付方面,仅有3%的人使用过手机刷POS机的支付方式,有1%的人使用过条码支付。
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带来鲶鱼效应,以及央行于2012年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国内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才真正开始提速。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手机银行发展迅速,但受第三方支付机构冲击较大。2016年在全国个人手机用户中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42%,比2015年增长了9.6个百分点;然而个人手机银行活动用户比例回落到2014年水平,而交易用户比例虽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4年水平。从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来看,账户查询、转账、缴费功能排名前三,但具体来看则会发现其受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击较大。在转账汇款方面,针对个人电子银行用户的调查显示,2016年49%的用户最经常使用的转账汇款渠道为支付宝,绝对领先于其它渠道;在缴费功能方面,针对个人手机银行用户的调查显示,有40%的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进行缴费,而有43%的用户经常使用第三方支付。
二是移动支付业务保持较快增长,远程近场支付同时发力。近些年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79.26亿笔,金额99.8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54%和22.64%,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在远程支付方面,商业银行依托手机银行提供账户管理、汇款支付、投资理财等移动金融服务,加大在扫码支付领域的布局且发力聚合二维码支付,不同程度加大了移动金融渠道整合力度。在近场支付方面,商业银行不仅与产业链相关运营主体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后台结算服务,同时自身也加快移动NFC支付的推广。特别是2016年Apple Pay正式在中国市场上线后,各家银行积极响应,此后随着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陆续推出,商业银行也逐步丰富其NFC支付产品。
(2)业务模式探索
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支付手段、加强外部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进行了一系列业务模式探索。
一是与支付机构合作。早期银行更多选择与支付机构合作扩大支付业务规模。这种合作最主要体现在备付金方面,此外,营销、信用、安全等也是双方考虑合作的关注点。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支付机构来说,这种合作通常是一对多的。在早期直连模式下,对于银行而言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在支付业务分工中银行逐渐后移并远离客户,存在被管道化的趋势;二是难以获得真实交易数据,增加反洗钱等监管难度。网联平台的落地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如果银行不能在竞争客户方面真正有所改善,则依然可能沦为支付机构的管道。
二是创新支付工具。商业银行不仅积极跟进二维码、NFC、声波、蓝牙、人脸识别、指纹、静脉等创新支付工具的研发和应用,而且率先在一些新兴支付工具上进行探索,例如民生银行首推虹膜支付,平安银行首推光子支付等。然而,尽管各种新兴支付工具具有不同的优越性,但受客户基础及场景所限,其推广普及程度较低。
三是推进支付场景建设。部分银行推行自主品牌支付产品,并试图拓展支付场景,然而由于银行自行搭建或铺下线成本太大,造成银行自主支付品牌产品吸引客户的能力普遍较弱。鉴于交易与支付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些银行也尝试自建电商平台,并向移动端转移,然而银行电商平台客户活跃度远不及主流电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视野放在细分垂直行业。
四是整合各类支付产品。由于单个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银联银行多选择“以全取胜”,试图打造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完整支付产品组合。此外,随着聚合支付的兴起,包括工行、建行、民生等多家银行都已经加入研发和推广聚合支付的队伍中。
各商业银行积极进行多种业务模式探索,其中不少银行试图通过打造自己的特色支付品牌来参与市场竞争,但目前来看似乎难以扭转支付宝和财付通逐渐垄断市场的态势。
二、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竞争策略分析
1.移动支付相关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支付本身的演进规律以及移动通信网络进一步的支持,同时也取决于新兴科技未来在支付以及金融领域的应用。
(1)支付:场景多元、主体协同、账户同一是大方向
场景多元化。随着移动互联终端和网络的日益普及,支付将广泛而自然地嵌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场景。而目前除网络购物外,其他场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银行卡仅在金融属性较强的场景中具有较强的用户使用偏好度(>100),未来银行应立足自身金融服务优势广泛构建各种支付场景。
主体协同化。未来随着产业的成熟,银联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势必将形成协同发展的趋势。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与外部企业的跨界合作,联合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金融和生产生活服务,将成为新的常态。
账户同一化。目前,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商、互联网平台上的账户种类繁多,用户名和密码的记忆给消费者的支付活动带来很多不便。随着各参与行业壁垒的消除和参与主体之间协同共赢局面的形成,支付和其他各类型账户将呈现简单化、同一化的趋势。
(2)通信:5G通信网络推动移动金融跨越式发展
5G将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5G将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都可能成为不同场景的挑战性指标。
5G将是移动金融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云桌面等可通过5G网络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同时催生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形式。同时,5G技术也将为移动商务进一步取代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将加速由传统银行网点和网络银行为主向以移动金融为主转变。
(3)科技:生物识别等新兴科技将带来颠覆性影响
生物识别:或将进入成熟商用阶段。生物识别技术在许多国家已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可,并经多年运行比较稳定。国内许多商业银行也应用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辅助开展业务。展望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传感器的多样化、精确度的提高、设备更小及更智能等等。
物联网和AI:具备推动商业转型潜力。毕马威调查显示,被认为在未来三年将推动商业转型的三大技术中,物联网和AI均位列其中。商业银行可借助物联网实现金融服务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实时化和自动化,同时也可大大拓展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空间。而AI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基于征信信息制定服务计划和开发理财产品助手,并形成标准化、模型化、智能化的风险控制系统。
区块链:有颠覆性影响但仍需探索。区块链在助力商业银行系统性解决一些痛点和顽疾方面被寄予厚望,例如麦肯锡测算,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可使每笔交易成本降低约40%。不过短期内区块链或仍将以实验探索或小范围试点为主。
2.商业银行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的SWOT分析
在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以及同业之间的竞争策略之前,有必有就其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进行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第一,大量优质客户。商业银行是传统支付结算领域的主导者,多年来累积了大量银行卡用户、网上银行用户以及商户资源,并且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积累的更多是优质客户,价值较高。
第二,完备支付渠道。商业银行基本上对接了所有的外部支付结算渠道,且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结算经验。此外,商业银行普遍具有覆盖广泛的线下网点渠道,便于与客户进行深度交流。
第三,成熟风控体系。基于信用属性、行业特点以及监管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商业银行建立了完整的技术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防控体系,这使得商业银行的支付产品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劣势(Weaknesses)
第一,创新能力较差。相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商业银行决策链条过长,从产品构想、方案审批、产品研发直至市场推广,周期较为漫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支付创新发展。
第二,应用场景较少。商业银行缺乏用户消费习惯、消费模式等关键数据,因而导致缺乏市场敏锐度。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支付服务产品应用场景少、场景支付模式的搭建较滞后,灵活性不足。
第三,客户体验欠佳。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在产品设计时更重视支付安全,在支付结算流程上会增加更多的安全操作环节,造成操作过程相对繁琐,用户体验欠佳。
(3)机会(Opportunities)
第一,市场潜力巨大。移动支付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在线上,全方位的民生服务网上缴费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在线下,出门“无钱包”时代已开启。未来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空间依然广阔,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契机。
第二,技术快速更新。5G将有力促进云技术、大数据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智能终端处理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改进,安全模块加密技术的快速提升,都给商业银行支付服务创新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近场支付技术逐步完善,虹膜支付、可穿戴设备支付等创新型产品不断推出,为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提供新的机遇。
第三,基础设施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国家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为跨行业资源联网共享、实体互信、系统互通提供了基础支撑,为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4)威胁(Threats)
第一,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缺乏层次较高的规范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移动支付行业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仍需要明确。
第二,客户资源流失。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与商业银行类似的服务,使得资金分流的渠道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其便捷性、创新性的产品,达到了“圈粉”的目标。
第三,市场竞争加剧。第三方支付机构已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场景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来自银行同业的竞争,更要面对来自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
3.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竞争策略分析:产业模式之争
(1)三方模式与四方模式:过去和现在
在卡支付时代,卡组织可分为开放式组织和封闭式组织。Visa、万事达和中国银联等均为开放式组织。在开放式组织中,一项交易的基本参与方有五个,即银行卡组织、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特约商户和消费者(持卡人)。除去负责制定银行卡网络交易规则、为跨行交易转接清算的卡组织外,实际发生资金流动的参与方有四个,称为“四方模式”。美国的运通卡、大莱卡、发现卡和日本的JCB卡等则是封闭式组织。在封闭式组织中,一项交易的基本参与方有三个,即卡组织、特约商户和消费者,因此称为“三方模式”。
卡支付时代四方模式优于三方模式。在卡支付时代,四方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市场拓展,各商业银行及卡组织的银行间支付清算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分工、支付结算和利润分成的运营体系,快速拓展市场。四方模式的主要弱点在于卡组织和各家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可能被视为垄断行为而受到指控,另一方面如遇到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发生剧烈变化,可能面临“囚徒困境”。与四方模式相反,三方模式的主要弱点在于完全需要卡组织自身去推广市场,因此推广速度较慢。三方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对整个网络的掌控能力较强,对目标客户需求的把握更为精准,有助于通过更多增值服务提升单卡消费额。随着技术进步,卡片介质虽已不再必需,支付生态圈也更趋复杂,但两种基本产业模式依然成立。
移动支付时代,支付宝、微信引领三方模式崛起,银联银行的四方模式式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三方模式,从连接双边市场的商业模式角度看,其通过改变商户和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切断了其与实际资金账户之间的联系,而将双边的用户均聚拢于自身平台。支付宝、微信一方面携原有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用户基础向线下移动支付领域拓展,克服了传统三方模式的弱点;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低成本精准营销,为客户提供多样性的增值服务,放大了传统三方模式的优点。这使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得以迅速占领移动支付市场。相反,零售支付产业的剧烈变革使得四方模式下存在的利益协调问题被放大,在新三方模式的冲击下日渐式微。
(2)支付宝、财付通的三方模式和银行的四方模式
支付宝、财付通等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平台中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从互联网公司与银行的区别角度来理解二者在支付业务上的本质差异。
从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目的来看,流量、数据、场景本身就是互联网公司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其在支付市场竞争的砝码。第一,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流量是第一位的,用户数量及活跃度与公司价值直接相关,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移动支付业务有助于互联网公司拓展用户规模,提升用户活跃度。第二,数据是互联网公司之间竞争的又一领域,其从流量产生的数据中最大化挖掘商业价值,其中移动支付业务和支付数据尤为重要,因为其可帮助互联网公司实现O2O商业闭环,使整体用户数据更有价值。第三,流量和数据均有助于互联网公司的场景建设,作为平台型企业,互联网公司借助良好的用户基础更容易拓展合作商家,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更容易有针对性提升用户体验,此外支付工具及账户也可作为平台其他业务的入口。因此,阿里和腾讯选择以三方模式开展支付业务,前期投入大量成本自建网络,正是因为其更在意将由支付创造的流量、数据、场景尽可能的内部化于自身平台, 而支付业务本身是否盈利则相对次要。相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盈利是其开展支付业务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支付业务在商业银行收入构成中比重较低,同时商业银行更加关注客户质量而非单纯数量,因此借支付业务拓展客户流量的作用就逊于互联网公司,其中存在大量低端客户难以二次开发。而选择四方模式则可更好地去搭其他银行和卡组织的“便车”。
从拓展支付网络的能力来看,阿里、腾讯具备选择三方模式独自拓展移动支付市场的能力。第一,阿里和腾讯可以相对较容易的将大量原有用户引流至支付宝和财付通,从而克服了传统三方模式卡组织拓展市场的困难。第二,依托互联网拓展用户的能力本身就是互联网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进一步开拓新的移动支付市场、拓展新的用户网络方面,阿里和腾讯这两个互联网行业的翘楚同样具有比较优势。第三,阿里和腾讯都属于平台型企业,其更容易将各种服务商接入其网络平台,从而为各类用户提供网络增值服务,也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种类的增值服务,以此增强平台对用户的粘性。相较而言,银行无论在原有客户基础还是互联网用户的拓展能力方面都远不及阿里和腾讯,同时其服务客群以及业务种类较为单一,这使得其对大量非核心客户的粘性相对较差,因此不具备选择三方模式独自拓展市场的能力。
从行业特点来看,web2.0时代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属于平台型企业,存在明显的“赢者通吃”特征,因此同质化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共存。移动支付领域由于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互联网公司只能选择三方模式,自建网络。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相对更弱,并且在支付领域有较长期的合作基础,同时银联的存在也有助于银行之间进行利益协调,因此其在发展移动支付时选择开放型的四方模式是可行的。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依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于三方模式,而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方面失势的原因之一也恰是在于四方模式的瓦解,各自为战的银行丧失了原本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反而突出了其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比的劣势。
4.机构之间的竞争策略分析:账户价值之争
在产业层面上,商业银行整体与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是四方模式与三方模式的竞争,但在机构层面上,作为一家商业银行,无论是与其他银行还是与每一个具体的支付机构之间,竞争的焦点都落在账户价值上。
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着力点将随着支付介质以及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而改变。一方面,随着国内银行业市场化、混业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之间的竞争也逐渐从以往同质的规模、数量竞争,转变到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异质、质量竞争。另一方面,无卡支付已深入“衣、食、住、行”等高频生活场景,传统上基于卡基支付的竞争策略将不再适用,这促使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业务上更多比拼的是是其账户对于客户的综合价值。此外,推进各支付网络的互联互通必然是长期的政策导向,因此长远看无论是银行还是支付机构,都只能依靠自身的账户价值而非设置“壁垒”来黏住客户。
账户价值的核心体现在突出用户思维上。用户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痛点。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需要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使用户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当中,真正使自身的商业价值建立在用户价值的基础之上。
以用户为中心提升账户价值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平衡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一方面应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加强同业合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另一方面则应引入新兴技术、丰富支付介质、简化支付流程,为客户创造具备3A(Anytime,Anywhere,Anyway)特征的移动支付体验。二是有效整合账户,基于支付业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一方面应加强底层账户的联通,另一方面则应在支付账户上按功能提供增值服务。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服务。充分利用内外部数据,不断丰富客户画像的内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客户营销建议。四是加强外部合作,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是企业生态之间的竞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功正是凭借其强大的构建生态体系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强外部合作,通过支付生态圈的构建来打造多元化移动支付场景。五是优化移动端APP,打造移动金融新体验。目前手机银行普遍存在缺乏高频应用场景、客户体验差、缺少引流的拳头产品等问题。应围绕生态圈的构建,以优化移动端APP为抓手,满足客户一站式、全景式的优质消费体验和金融体验。
以我为主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虽然通过加强外部合作构建生态圈十分重要,但需注意,在赢者通吃的背景下,诸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天然具有扩张经营规模和经营版图的基因,在与这类直接竞争者进行合作时,切不能放弃对支付入口的争夺。商业银行应立足于适合自身的产业模式、立足于同业间特色竞争优势、立足于银行整体的发展战略来参与外部合作,并据此选择与相应市场主体间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谨防使自己仅仅成为支付宝、微信支付生态圈中的一环。
三、完善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政策建议
在移动互联发展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和优势,优化业务经营战略,积极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应用场景,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优化和改善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支付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丰富整个移动支付的大生态圈。
1、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移动支付的意义
以移动支付引领移动时代金融发展。需认识到,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支付业务本身,其着眼点也绝不局限于支付而是零售金融甚至整个金融业;还需认识到,银行业务的历史也是由汇到存再到贷,支付是银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基础业务。因此,随着移动生活和移动商务时代渐行渐近,移动支付之所以成为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前沿领域之一,各市场主体实则希望借布局移动支付来抢占未来移动金融业务的入口和机会。商业银行也应抓住机遇,通过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提早布局移动金融。
竞争刚刚开始,商业银行仍有业务机会。目前移动支付在各场景中的用户使用比例依然较低,其他形式的电子支付及现金支付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线下移动支付渗透率极低。因此尽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但与潜在市场规模相比,其已占市场份额仍然很小,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其他市场主体仍有竞争空间和业务机会。此外,支付宝、微信支付之所以发展迅速并取得目前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研判和提前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了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期的混乱局面加速拓展。如今随着监管思路愈发清晰,监管规则逐渐完善,基础设施逐步落地,支付行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局面才刚刚开始。
2、注重外部合作,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
加强银行间合作,共同做大市场。立足四方模式,加强与银联及其他银行之间的合作共赢,让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在更大的银行系支付生态圈中找到立足之地。切不可模仿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试图以一行之力独立构造封闭式生态圈。积极呼吁各家银行团结一致,通过结成利益联盟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争夺市场份额。
切入各种场景,做大生活圈。联手通讯运营商、快消企业、公共事业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围绕客户的“吃、住、行、购、娱”全方位生活场景创新和拓展移动支付服务。依托于较强的金融服务能力,向各类生活服务场景拓展,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将金融产品嵌入到各类应用场景中,同时全方位地为客户提供其他便捷的非金融服务。
积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共创金融新生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尤需加强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搜索平台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深度合作,连接赋能,互为平台,互为流量,共同服务平台上的企业和用户,从而弥补商业银行缺乏用户消费数据、缺乏市场敏锐度、场景搭建滞后的弱点。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联合营销,实现从原来的单一获客模式转向适应生态链、产业链的批量获客方式,构建“场景+金融”的新生态。
3、以账户为抓手,凸显综合金融优势
大力发展电子账户,迎接无卡时代。大力发展电子账户,以替代实体银行卡,并基于账户的虚拟化,提供移动支付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增值服务;发展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技术,以解决在线身份识别和确认问题,实现网上实时开户;精心设计适用于手机操作的用户界面,方便触控,尽量减少客户在手机上填写数据的操作。
打通账户体系,按功能提供增值服务。进一步统一支付品牌、支付平台、通道管理、商户准入、定价策略,完善全行统一的多账户、多渠道、多方式、多功能的支付产品,凭借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客户管理和支付结算经验,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各类金融服务账户,致力于以同一账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努力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按功能而非部门对全行范围内各项产品进行归类、合并、简化;优化移动客户端,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便利的业务入口。
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升风控和精准服务能力。充分整合内部数据,广泛借鉴外部合作方数据,构建智能分析应用系统,不断丰富客户画像的内容;在大数据基础上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自动化审批、贷后预警和催清收、差别定价等业务场景,实现业务决策更快更准,显著提升了全行风险防控和风险预警能力;增强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支持,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客户营销建议,并利用支付账户向客户精准推送商业银行及外部合作这提供的服务。
4、利用渠道优势,塑造银行支付品牌
提前布局移动时代,推进客户向移动端转化。顺应移动生活、移动商务的大趋势,尽快推进商业银行银行卡用户、网上银行用户以及商户资源向移动支付、移动金融用户转化。持续优化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信用卡等功能,并力求实现移动端APP的有机整合,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场景设计,来满足客户一站式、全景式的优质消费体验和金融体验;通过推进网点智能升级,将网点与电子银行、移动金融有机结合,逐步将支付业务、零售金融进而各项金融业务迁移至移动端。
多渠道收集客户信息,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畅通分支行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分支行围绕移动支付及其他增值服务,与客户深度交流,了解最真实的客户需求和建议,了解同业发展动态,并通过强化沟通增进客户忠诚度。多渠道收集整理客户的在线反馈,组织内部体验团队或外部志愿者进行全面体验,查找问题和差距并及时改进。以开放、平等、协同、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为指导,努力构建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环节的机制,以便真正使自身的商业价值建立在用户价值的基础之上。
利用内部外优势,打造安全支付品牌。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依托MTPS等外部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完备的外部支付结算渠道,持续改进业务系统,完善流程和管理,在追求便捷高效的同时,从银行端、互联网环境和客户三个层面,努力构建完善的移动金融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开展安全支付系列宣传活动并创新宣传形式,多渠道引导舆论导向,培养金融消费者安全支付习惯,将“安全”、“可信赖”打造为商业银行支付产品标签。
5、拥抱新兴技术,以FinTech驱动创新
引入新兴技术,完善支付工具。大力引入较为成熟的新兴技术,丰富支付介质、简化支付流程、提升支付安全。推动NFC支付、条码支付的综合应用,优化和推广O2O业务模式,积极拓展线下应用场景;密切跟踪、引入并完善指纹识别、声波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并尝试在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等方面审慎应用;积极推进移动支付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使之既能充当近场支付的安全载体,也能够通过云端技术等的支持实现在线支付;大力发展聚合支付技术,整合支付机构和银联系条码支付,打造超级聚合支付产品;积极响应或推进各项技术建立跨银行甚至是跨行业技术标准。
紧跟前沿金融科技,挖掘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深入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超声波、VR/AR等最新技术,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并融入支付及其他各类服务场景中,在增加客户新鲜感、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客户风险;通过探索机器学习、智能应用、智慧洞察,构建决策大脑,为全行提供数据化决策、差异化服务、智能化风控和业务创新驱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金融生态思维,推动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金融服务和构建多元化的网络金融平台体系。
多种形式布局,构建“金融+科技”生态。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创新。尤需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垂直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合作,优势互补、相互赋能,通过金融科技优化银行原有的获客模式和服务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多元化、人性化、高效便捷的支付和其他多种金融服务。
6、完善体制机制,打造新时代人才队伍
完善组织架构,激发创新潜力。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的一大特征在于技术、产品更新迅速,商业模式不断演变。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内部架构设置仍显沉冗。为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要求,应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经验,对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架构进行改造,使组织架构更加趋向扁平化,以缩短决策流程,提高组织的市场响应速度,更加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潜力。
加强部门协同,变革激励机制。为做到支付品牌、平台等五方面统一,短期内需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和统一部署,而为适应未来移动金融发展趋势,长期看则需进一步扩大协调部门的范围。因此需持续优化业务联动考核激励机制,鼓励跨部门开展交叉销售,以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升客户黏性。
适应互联网时代趋势,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更多的是跨界、跨领域的竞争,对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应强化员工培训学习,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借鉴互联网思维,以更加积极的创新思维去推动经营变革;努力吸收更多既懂金融经营规律又能理解技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打造一只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
部分银行特色支付品牌简介
民生银行研究院 金融发展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