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自贸区要形成“ 1+3+N ”格局,自贸港将有税收上的突破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报告会上表示,目前全国 11 个省份拥有自贸试验区还不够,自贸试验区应当形成 "1+3+N" 的格局,"N" 要继续扩大,让越来越多省份拥有自贸区,拥有新的改革平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3日下午,由央广经济之声和央广网联合主办的《大国 · 新时代》系列报告会第五场在北京举行,此次报告会的主题是 " 全面开放新格局 "。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报告会上表示,目前全国 11 个省份拥有自贸试验区还不够,自贸试验区应当形成 "1+3+N" 的格局,"N" 要继续扩大,让越来越多省份拥有自贸区,拥有新的改革平台。
他表示,现在自贸试验区没有税收上的安排,未来自由贸易港在税收方面会有新一轮的突破,打造中国最前沿的开放阵地。
张建平表示,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上世纪 80、90 年代也开始建自贸试验区,通过逐步建设,最终形成了 199 个自贸园区,美国有 50 多个州,每个州都有好几个。
" 所以对中国来讲,自贸园区的建设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张建平表示," 现在 11 个省份拥有自贸试验区还不够,我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就是‘ 1+3+N ’,第一批 1 个,第二批 3 个,第三个 N 个,望后面这个 N 能继续扩大,这意味着自贸试验区要加快复制推广进程,让越来越多的省份拥有自贸试验区,拥有新的改革平台。"
关于负面清单,他表示,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针对 11 个自贸试验区的一张清单,但是在全国也有适应于内资和外资的政府关于市场准入的清单。这两张清单按照国务院统一的部署,到 2018 年将会形成 " 两单合一 ",这张单子会变得越来越短,这意味着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
他认为,在自贸试验区当中,有三个重点任务要完成:第一,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第二,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布局,金融、保险、物流、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咨询等行业在自贸试验区是先行开放的,而在全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通过产业的开放,还有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推进,希望在自贸试验区能形成新一轮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这样的一种集聚,会使自贸试验区成为辐射全国、辐射 " 一带一路 "、辐射全球市场重要的增长机遇和创新机遇。
" 十九大 " 报告当提出建设自贸港。张建平认为,自贸港的开放力度以及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要进一步超越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在金融的开放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在管理上,海关的监管也会有新的突破。
他强调,在税收的优惠政策安排等方面也会有所突破,现在自贸试验区当中没有税收的安排,未来自由港建设如果按照迪拜港、新加坡港这样的自由港模式运作的话,都应该会有新一轮的突破。
" 下一步自由港的建设将会成为中国最前沿的开放阵地,变成整个中国开放新格局中的‘排头兵’。" 张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