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利率何去何从?

2017-12-05 17:52 15508

摘 要2017年上半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经历3月和6月两次加息后不升反降,“格林斯潘之谜”的疑惑再次笼罩市场。直至9月这种局面终于被打破,10

摘 要

 

2017年上半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经历3月和6月两次加息后不升反降,“格林斯潘之谜”的疑惑再次笼罩市场。直至9月这种局面终于被打破,10年美债收益率跌至最低点2.05%,触底回升,截至20171026日回升41BP2.46%,达到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11月小幅回落,目前收于2.4%附近。本文将对10Y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背后的逻辑进行梳理,分析9月来收益率上行的原因,并对后续走势进行展望。

9后美债收益率缘何攀升?1预算方案通过,税改预期升温。国会于10月底前通过了2018年财政预算案,“预算调节”机制增大税改年内落地可能性。2)经济数据向好,加息预期上行。美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向好,GDP超预期,PMI指数持续上行,目前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已达100%左右。3)紧缩预期升温,全球利率共振9月后发达经济体国家国债收益率纷纷上扬,全球利率形成共振,主因经济基本面向好,紧缩预期升温。4)联储换帅疑云,预期松紧交织。10月上旬前,大热候选人沃什、泰勒偏鹰派,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上行21BP10月末11月初,特朗普正式提名鲍威尔任美联储主席,收益率逐渐回落。

美债收益率走势:负重前行。1)经济缓步复苏,通缩隐忧仍存。就业持续改善有望助力消费提速,私人投资或将继续助力GDP增长;尽管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通胀一直较为低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及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通缩隐忧仍存。2)税改方案落地,货币政策延续。众参两院相继通过税改方案,乐观情形下最终税改方案有望圣诞前生效,考虑到明年国会中期选举,保守情形下也将在明年一季度落地。长期来看,税改将从两方面推升利率,一是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二是财政赤字增加将增大美债供给。但短期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明显,且加大了基建等新政落地的难度。货币政策方面,鲍威尔与耶伦的政策立场较为接近,执政后或保持现行政策大框架不变,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延续性。3)缩表影响渐显,配置需求趋降。国际经济数据向好,欧洲货币政策趋于收紧,配置需求或趋下行;缩表将直接降低美联储对长期美债的配置需求;随着久期逐渐平衡,MAP-21政策逐渐到期,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对长期美债的持有增速或将逐渐放缓,海内外美债配置整体需求或将缓步下行。

长期美债收益率利率分解。根据期限溢价理论及费雪效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以分解为实际利率、通胀溢价及期限溢价。用来衡量实际利率的5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与OECD综合领先指标正相关,全球经济复苏或推升2018年实际利率中枢;通胀溢价与原油价格走势一致,预计油价中枢将较今年小幅上行,推动通胀溢价小幅走高;配置需求趋降或推动期限溢价上行,但加息进程推进将阻碍期限溢价的走高。

10年美债中枢或抬升至2.9%-3.0%今年以来实际利率中枢在0.15%,较2016年中枢约抬升0.3%,若明年复苏力度不减,抬升幅度与今年一致,则明年实际利率中枢在0.45%;今年以来期限溢价中枢0.3%,配置需求减弱或拉升期限溢价,但受加息进程推进制约,两者对冲后,假设明年期限溢价中枢不变,仍为0.3%;今年以来通胀溢价中枢接近1.9%,较2016年上行0.3%,而今年WTI油价中枢约50美元/桶,较2016年上行5美元/桶,假设明年油价在目前高位震荡,则中枢较今年上行5美元/桶,对应通胀溢价中枢上行2.2%。故2018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或在2.9%-3.0%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ID:jiangchao8848)

作者:海通债券姜超、朱征星、杜佳


以下是正文:

今年上半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经历3月和6月两次加息,不升反降,一路下行,格林斯潘之谜的疑惑再次笼罩市场。直至9月这种局面终于被打破,10年美债收益率跌至最低点2.05%后触底回升,至20171026日,回升41BP2.46%,达到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11月稍有回落,目前收于2.32%附近。本文将对10Y美债收益率走势背后的逻辑进行梳理,分析9月来收益率上行的原因,并对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1. 9月后美债收益率缘何攀升?

1.1 预算方案通过,税改预期升温

财政预算案通过,税改年内落地预期提升,乐观的市场情绪拉升10年美债收益率。927日,税改框架文件千呼万唤始出来,国会于10月底前通过了2018年财政预算案。此次预算案中对于未来的税改立法运用了预算调节机制,即税改立法仅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税改政策年内落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也就提高了资本回流、促进投资与就业、利好美国经济的可能性。从框架文件出台,到参众两院通过财政预算,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上涨15BP,触及2.46%的相对高点。

1.2 经济数据向好,加息预期上行

三季度美国各项经济指标向好,年内加息预期升温,推动收益率上行。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3.0%,稍低于前值,但高出预期0.4%GDP平减指数2.2%,高于预期与前值。步入7月,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双双抬头上行,截至三季度末,分别达到60.859.8,均创造年内最高点。经济数据向好,年末加息概率提升,截至1116日,12月加息概率已接近100%

1.3 紧缩预期升温,全球利率共振

9月后发达经济体国家国债收益率纷纷上扬,全球利率形成共振。具体来看,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97日跌破1%后扶摇直上,10月突破1.4%,达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1025日达到0.51%,虽较7月最高点回落,但仍高于上半年最高点。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相同走势,9月初跌至零点下方后一路上行,截至10月末,回升至0.07%


发达国家三季度经济基本面向好是推动本轮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的主要原因。英国三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长1.52%,略高于二季度GDP增速,其中工业生产指数继续维持上升态势, 8月达到102.9(基期2015=100);制造业指数较二季度增长87%。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三季度继续维持上行趋势,截至10月末达116.7的年内最高点,其中服务业商业景气指数扭转了二季度的下行趋势,强势反弹上行至年内最高点33.1。日本商业信心指数相比二季度大幅上升,截至1030日,达到22,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1.4 联储换帅疑云,预期松紧交织

美联储换届风云,市场预期收紧。最初的美联储主席热门候选人中,泰勒、沃尔什的提名,“鹰派”主张导致市场收紧预期提升,由图5可以看出,10月上旬前,沃什一路领跑,930日特朗普与沃什会晤后,沃什当选的概率更是一度飙升至50%。如若沃什当选,美联储将进一步加快缩表加息进程,市场预期一度收紧,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上行,截至106日,相比9月初,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1BP2.37%的高位。10月中上旬开始,鲍威尔接棒领跑,与耶伦更加接近的政治主张让市场稍微松懈,10年美债收益率略有回落,截至1013日,收至2.28%附近。直至10月末11月初,特朗普正式提名鲍威尔任美联储主席,收益率逐渐回落。

2. 美债收益率走势:负重前行

影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的因素有三,一是经济基本面,通胀和经济增速是美债收益率走势的基准依托;二是政策不确定性,包括特朗普新政及美联储换届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三是国内外投资者的配置情况,而这与各国货币环境息息相关。

2.1 经济缓步复苏,通缩隐忧仍存

三季度消费疲软,后市有望改善。三季度美国GDP初始增速为3%,整体看来高于预期,但消费仍相对疲软。个人消费支出对GDP环比拉动率为1.62%,较二季度2.24%大幅走低,商品、服务均现疲软态势,对个人消费环比拉动率较二季度分别下降0.36%0.54%;非耐用品对GDP环比拉动率下降43%。从消费的领先指标就业数据来看,截至10月末,失业率低至4.1%,达到16年来的最低点,10ADP就业人数增加23.5万,创3月来最高,就业情况持续好转。8月以来,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上升,近3个月月均增加16.2万人,其中10月增加人数达到了26万人。就业持续改善有望助力后市消费提速。

私人投资持续发力,或将继续拉动GDP增长。美国私人投资今年一季度出现负向拉动后企稳回升,三季度再度发力,对GDP环比拉动率提高至0.98%,也是三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设备投资拉动GDP0.4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大幅提升。私人投资总额环比由一季度-1.2%持续攀升至6%,其中三季度较二季度提速2.1%;三季度住宅投资环比增速上行1.3%,设备投资环比增速由2016年四季度末的1.8%升至今年三季度的8.6%。私人投资稳步上行,或将继续助力GDP增长。

尽管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通胀一直较为低迷。受油价助推,核心CPI同比终于结束5个月的横盘趋势,10月轻微抬头上行0.1%1.8%,但仍处于2015年以来的相对低位。核心PCE同比增速自201610月的1.91%一路下行,8月达最低点1.3%9月微幅上行,收于1.33%的年内次低位。

展望未来,人口老龄化与贫富差距将加剧通缩隐忧。全球通胀水平均较低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差距扩大。首先,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需求严重不足,美国65岁以上人口由2006年的12%持续扩张到2016年末的15%,严重高于全球平均占比8.48%,低利率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大打折扣;其次,低利率对资产价格的推升作用大于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2008年美国5%最高收入住户收入占比21.5%,到2016年末扩大到22.5%,同时20%低收入住户收入占比由3.4%进一步下降到3.1%,由于富人边际消费较低,且数量相对较少,其收入增长对物价的拉动作用较小,通缩隐忧犹存。

2.2  新政扑朔迷离,鸽派预期升温

参众议院税改议案通过,落地预期持续升温。特朗普上台以来,税改方案一波三折, 2018年财政预算案通过,税改取得重要突破;11月17日,众议院以227:205票通过众议院版税改方案,税改法案落地更进一步;12月2日,参议院以51:49投票通过,年内落地预期持续上升。目前,参众两院通过的税改方案主要条款相同,个别核心内容待协商:众议院对大企业减税主张立即生效,参议院推迟到2019年;众议院简化个税等级为4档、最高税率39.6%,参议院设7档、最高税率38.5%;众议院主张到2025年彻底废除遗产税,参议院将遗产税起征点提高等。税改的推行后续步骤还包括:参众两院协调后再次投票、总统签字。展望未来,乐观情形下税改有望圣诞前生效,考虑到明年国会中期选举,保守情形下也将在明年一季度落地。

市场信心提振,关注税改后续进展。税改方案若顺利推行,将有助企业增加盈利、促进投资和海外利润回流。减税受益最多的是消费零售、原材料和工业等有效税率高的企业。个税方案对高收入者减税力度更大,因而对消费的拉动有限。但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政府赤字,美国国会测算减税将导致下一次总统大选前政府债务增加约5000亿美元,未来10年政府赤字增加约1.5万亿美元。IMF测算显示,2016年末,美国政府一般债务占GDP比重107.11%,预测2017年末达108.14%。

长期来看,税改将从两方面推升利率,一是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二是财政赤字增加将增大美债供给。但短期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明显,且加大了基建政策落地的难度。

鲍威尔就职或将延续货币政策操作思路。鲍威尔将于明年2月接任美联储主席,其支持渐进加息,可预见式缩表;同时,鲍威尔还支持保增长论,坚持金融松绑。其与耶伦的政策立场较为接近,执政后或保持现行政策大框架不变,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延续性。

9月点阵图下调长期基准利率中值预测。相比6月,9FOMC点阵图下调了2017PCE核心通胀中值预测,由1.7%降至1.5%2018PCE和核心PCE中值均由2%下调至1.9%;同时下调2019年基准利率中值预测,由2.9%降至2.7%;长期基准利率中值由3%下调至2.8%916位委员中认为20182.75%~3.25%为合适利率区间的人数由6月的2位下降为0,支持2%~2.25%的占比提高。鲍威尔的中性偏鸽派倾向,加上美联储点阵图预期下调,展望未来,货币收紧步伐对长期国债利率的推动作用或将减弱。

2.3  缩表影响渐显,配置需求趋降

从美债持有人结构看来,截至二季度末,海外投资者仍是最大份额持有者,约占39.6%,美国国内持有美债规模较高的主要机构分别为美联储(15.6%)、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15.3%)展望未来,海外投资者配置需求将因量化宽松拐点的到来逐渐降低,随着缩表进程的推进美联储也将继续减持长期美债,而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持有长期美债的增速或将趋缓。

国际经济数据向好,货币政策趋于收紧,海外配置需求趋降。国际货币政策现收紧迹象,1027日,欧洲央行宣布月度购债计划从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112日,英国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上调至0.5%,这是10年来英国央行的首次加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收紧,将助涨欧元区10年期公债收益率,随着美欧利差收窄,投资者套利机会减少,美债债市资金外流或推升美债收益率。

缩表将直接降低美联储对长期美债的配置需求。中长期美国国债是美联储资产主要组成部分。美联储金融危机后三轮QE增持美国国债1.7万亿美元,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4.5万亿美元,占GDP 23%,其中,中长期国债约占55%MBS占比42%

本次缩表主要采用国债、MBS停止到期再投资的被动缩表形式,截至2020年,资产规模将降至2.9万亿。从10月份开始,美联储每月停止再投资国债上限60亿美元,此后每三个月再将上限提高60亿美元和40亿美元,直至月缩减量达300亿美元。在此影响下,截至1115日,相比10月初,美联储持有中长期国债规模整体减少96亿美元。从美联储渐进式缩表计划看来,2018年停止国债再投资2520亿美元,截至2020年累计缩减9900亿美元,不难预测,长债配置需求将随缩表推行持续降低。

缩表与加息尽管都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其对长期利率的作用机制不同。加息主要通过作用于短端利率,从银行的流动性收紧间接传导至中长端利率;缩表直接作用于美联储持有的资产,且以中长期资产居多,将直接影响长期利率,且助长效果显著于加息。美联储目前缩表加上加息双重紧缩机制,或进一步推动长端收益率上行。

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持有美债增速或将放缓。2012年四季度量化宽松以来,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持有美国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到2016年至4290亿美元,增幅达20%。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之所以追逐长期国债,一是长时间在低利率环境下,其负债端久期高于资产端,配置长债有助于平衡久期;二是新政策下对保证金的节约,《21世纪推进发展法案》(MAP-21)要求2014-2017年期间,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浮亏每增加1000美元需增加保证金分别为14242929美元,直接导致其降低对高风险资产的追逐,转向更为稳定的长期国债市场以降低保证金。展望未来,随着久期逐渐平衡和MAP-21政策逐渐到期限,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对长期美债的持有增速或将逐渐放缓。

3. 未来展望:10年美债中枢或抬升至2.9%-3%

根据期限结构原理,对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预测,可以短期收益率为基准,加入期限溢价的相关影响进行测算,而短期收益率又可以分解为实际利率与通胀溢价。我们以5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TIPS)作为实际利率衡量指标;以10年期国债与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之差衡量通胀溢价;以10年期与5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期限溢价,以期对美债未来利率中枢进行展望。

全球经济复苏或推升实际利率中枢。5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与OECD综合领先指标正相关,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OECD综合领先指标由99.57点企稳上行,截至9月末,达到100.08点,增速稳定,上升态势明晰。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好转,OECD综合领先指标或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实际利率中枢或缓步上行。

原油价格上行或推动通胀溢价走高。通胀溢价与原油价格走势一致,截至1115日,WTI原油价格达到55.3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61.87美元/桶大关。在需求端变化不大的现状下,后期油价走势主要受供给端影响。OPEC减产协议持续改善供给面,本月底OPEC将再次开会,会议有望讨论延长减产期,进一步压缩原油供给;而地缘政治因素方面,动荡的中东局势增加原油供给的不确定性,可能推升油价。但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已连续11月增加,目前产量约为约550万桶/日,OPEC全球石油展望年度报告中预计2021年这个数字将达750万桶/日,或给油价上行增加阻力。因此,我们认为原油年均价或将缓步抬升,震荡上行,根据海通石化组的预测,未来两年油价震荡上行,但幅度有限,通胀溢价有望小幅提升。

配置需求趋降或推动期限溢价上行。如前文所述,随着国际市场经济复苏企稳,量化宽松或将进入拐点,美联储“缩表”进程的持续推进,配置需求同样呈渐进式下行,同时美国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持有长期美债增速或将放缓。综合来看,未来国内外对美债的配置需求趋于下行,推动期限溢价上升。

但加息进程推进或阻碍期限溢价上行。期限溢价基本与期限利差呈现同趋势走势,在《曲线扁平常态化,解铃还须系铃人 ——美债曲线扁平化的经验与启示》中我们提到,在加息周期内,期限利差由短端利率主导,而在加息周期末期,曲线将趋于扁平。如20046月开启的加息周期,截至20066月末,共加息17次,基准利率上调425BP,期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5年期国债收益率期限利差由78BP下降至5BP。扁平状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加息期内,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导致期限利差收窄;加息末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对新一轮货币宽松的预期提高,长端利率上行压力增大,最终导致长短期利差收窄。从9月点阵图看来,美联储认为长期适意利率为2.8%,预计2020年达到2.9%,结束加息。本轮加息周期于201512月启动,意味着加息即将进入中后部,长短期期限利差或将收窄。

2017年以来实际利率中枢在0.15%,较2016年中枢约抬升0.3%,若明年复苏力度不减,抬升幅度与今年一致,则明年实际利率中枢在0.45%2017年以来期限溢价中枢0.3%,配置需求减弱或拉升期限溢价,但加息进程推进将制约期限溢价上行,两者对冲后,假设明年期限溢价中枢不变,仍为0.3%2017年以来通胀溢价中枢接近1.9%,较2016年上行0.3%,而今年WTI油价中枢约50美元/桶,较2016年上行5美元/桶,假设明年油价在目前高位震荡,则中枢较2017年上行5美元/桶,对应通胀溢价中枢上行2.2%。故2018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或在2.9%-3.0%。

5
标签: 格林斯潘 债利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