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三个关键词帮您读懂“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反响,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迁,展现了中国方案全球化的路径。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环球》杂志第21期。原标题为《中国方案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反响,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迁,展现了中国方案全球化的路径。
“一带一路”,全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读懂“一带一路”,需要理解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21世纪”。“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特色。
第二个是“带”。经济带、经济走廊与经济发展带,是中国改革开放模式经验的体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第三个是“路”。在中国,“路”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而今天的“道”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它是开放的、包容的。
通过说文解字,就不难明白,“一带一路”四个字可谓浓缩了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五千年文明智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这个中国特色越来越对别的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世界意义。
传中国经验,造共荣之势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今天的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在实现毛泽东同志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的这一愿望。
“一带一路”鲜明地体现在传播改革开放经验、工业化经验、脱贫致富经验,减少沿线国家学习成本,鼓励它们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
其一是改革开放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
“一带一路”将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从“中国向世界(主要是发达世界)开放”到“世界(尤其是沿线国家)向我开放”转变,推动了世界的开放,尤其是南方国家之间的相互开放。
“一带一路”正力促沿线国家改革和倒逼国际体系变革。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来中国体验高铁后,回国后加紧改革步伐。据报道,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一度每三个月就要到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建设工地去视察一次。在国际层面,正如亚投行效应所显示的,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都因为亚投行“高效、绿色、廉洁”高标准,也不得不做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而悄然变革。“一带一路”正在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推动全球体系改革。
其二是工业化经验:基础设施先行,惠及民生。
2010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9年后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现今的工业产值是美国的150%,是美日德总和。这是中国搞“一带一路”的底气。
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教育,这是中国工业化经验的浓缩。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具有建造、运行、管理全套优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正在非洲推行“三网一化”战略——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区域航空网及基础设施工业化,推广民生工程和教育培训,让非洲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局面,让非洲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手,获得内生式发展动力,形成经济发展带,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巴经济走廊更是六大经济走廊旗舰工程,帮助巴基斯坦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推行工业化,实现经济起飞,最终成为中等强国。
其三是脱贫致富经验。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成为中国脱贫致富经验的鲜明总结,日益流行于世。“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注重义务教育和培训,阻止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国因此创造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使7亿人脱贫致富的奇迹,为世界脱贫贡献率超过七成。精准扶贫、开发性扶贫、扶贫与脱贫的结合,这些经验对世界具有广泛借鉴意义。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的英法文版,已在非盟总部发布,预计会掀起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版发布之后非洲学习中国经验的新高潮。
举中国方案,践大道之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这句话,是对“一带一路”事业的很好阐述。“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着眼于欧亚地区的互联互通,着眼于陆海联通,是对传统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扬弃。
美国战略家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未来40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人类过去4000年。传统全球化——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可见,“一带一路”正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并推动改革传统全球化,朝开放、包容、均衡、普惠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的特点是实体经济全球化,路径是发展导向的全球化,方向是包容性全球化,目标是共享型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改善全球治理的新抓手,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良方。它体现了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首先,中国倡导“共商”,即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合作事项的发言权,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其次,中国倡导“共建”,共担责任和风险,塑造责任共同体。只有做到了前面两点,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能够被参与各国所共享,建设命运共同体。
通过倡导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正在治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顽疾,引导热钱流向实体经济,正在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之源,实现全球金融治理。通过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强调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观,推进全球安全治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这句话表明,通是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安全的关键。阿富汗就是典型例子。阿富汗政府认为,“一带一路”给该国实现和平与发展带来福音,希望将地缘战略优势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提出以光缆、交通、能源“三通”促“五通”,体现阿富汗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中的地区中心作用,不仅使阿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更使其扮演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与南亚及印度洋的“五方通衢”角色。为此,中阿双方正探索“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延伸的可行性。
“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写入联合国安理会涉阿决议,这足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的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东方智慧,是解决阿富汗治理困境的希望,旨在以“五通”、地缘经济乃至地缘文明消除近代以来阿富汗作为“地缘政治角斗场”的魔咒、打破贫困与暴力恶性循环,并将为全球与区域治理树立典范。这展现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明性、和平性、包容性。
展中国担当,做公共产品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目前,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将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首先是器物层面:物质性公共产品。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约三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拉动,超过第二位美国贡献的一倍。“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合作倡议。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就是典型例子。彭博社引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一带一路”有望在2050年前将30亿人口带进中产阶层行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而之后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这是全球化逆转的重要原因。而未来10年,“一带一路”可望新增2.5万亿美元的贸易量,这给经济全球化打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希望。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投资协定谈判——已完成11个,并强调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和已有的合作机制对接,推动全球层面的投资协定谈判进程。
其次是制度层面:制度性公共产品。
中国发起成立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一带一路”,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制度设计贡献。
亚投行不仅激励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也在开创21世纪全球治理新路径:精益、清洁、绿色;“一带一路”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旨在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其三是精神层面:观念性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正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东方智慧。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人类社会的新起点上,世界是朝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极端?这是21世纪之问。中国的回答是:世界是通的,提出以“五通”为内容的互联互通方案。
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互联互通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民生、发展导向。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发展中国家目前每年基建投入约1万亿美元,但要想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速和满足未来的需求,估计到2020年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万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预计将需要57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按照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的模型,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
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今世界的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难题,多体现“不通”之痛。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世界发展情势表明,“五通”承载着经济发展、全球治理、全球化的希望。
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一带一路”是既有中国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其中国特色越来越对别的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国际意义、世界意义。“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鼓励各个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践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都产生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做法、经验与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尤其是,渐进式改革、从沿海到内地的有序开放,通过产业园区、经济走廊等试点,然后总结推广,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带的局面,最终以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为依托,辐射周边,形成欧亚大陆一体化新格局。
过去,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援助依赖;现在,中国投资模式又区别于西方模式,正在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比如,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位于内陆又欠发达的国家,按所谓市场经济标准来衡量,是很难获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但其获得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彰显“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魅力。
在印尼雅万高铁之争中,中方之所以击败日方,就在于中国方案的资金来源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不使用国家担保。中国模式在非洲正大显身手。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气化铁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都采用中国模式。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口建设也是如此。
“一带一路”还体现了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以三大统筹——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经统筹,实现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国内外及政治-经济发展的再平衡,改变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打造的包容性全球化,让老百姓在其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老百姓版本的全球化,是“南方国家”的全球化,这与跨国公司或少数利益集团把世界变成投资场所的全球化有本质的不同。
中式全球化路径
“一带一路”肩负推动人类文明大回归的历史使命,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改变边缘型国家崛起的近代化逻辑,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在一起,通过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推动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的复兴,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推动新兴国家持续成功崛起。一句话,以文明复兴的逻辑超越现代化的竞争逻辑。
从空间角度来讲,“一带一路”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内陆国家寻找出海口,实现陆海联通,比如欧洲有“三河”(易伯河、多瑙河、奥得河)通“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的千年梦想。“一带一路”激活了这一梦想,助推欧洲互联互通,形成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的大项目。还可实现规模效应,能够把小国连通在一起,建立大市场,尤其把内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实现陆海联通。这是“一带一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带一路”开创以文明国为基本单元的文明秩序,超越近代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国际秩序,实现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到地缘文明的跨越,从三个方面创新了文明的逻辑:一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二是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三是以文明进步超越文明优越感。
“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一带一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打造中式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