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官员暗示汇率促出口 外贸数据年内或增长
敏感的外贸数据如今正走向敏感路口。
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出口经季节性调整后,环比微涨、同比降幅与4月基本持平,已有触底迹象。
此时,商务部密集出台的拯救外贸政策也在不断锦上添花:近一周内,再次上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等。
“此次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暗示了未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生存问题正在更多地得到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
本报记者从商务部外贸司获悉,下半年会有更多更有力度的政策出台,内容涉及人民币汇率、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
对此,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对《华夏时报》预测:“二季度外贸形势仍然保持20%以上的负增长,三季度降幅将有明显收窄,或将降至10%左右,而到了四季度,降幅降至10%以内,甚至有望实现正增长。”
外贸或已触底
市场早已嗅到了数据背后的真相。
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41.27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5月份出口887.58亿美元,同比下降26.4%,进口753.69亿美元,下降25.2%。
数据表面解读是:外贸数据降幅没有继续收窄,反而在恶化。事实上,仔细分析数据背后却可看到另一个结果。
据了解,5月份,有劳动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2天。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外贸进出口变化情况,大多数情况都会采用季节调整方法来修正进出口增长速度。
依此推算,5月份当月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调整为下降20.5%、22.8%和17.7%,环比4月份分别增长2.1%、0.2%和4.4%。5月份进口降幅明显收窄。另一方面,进出口虽然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但是通过数据显示,已经开始出现稳定。
退税并非“良方”
为了提振出口,近日,最吸引眼球的新政就是再次上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然而记者采访却发现,被寄予厚望的给出口企业退税松绑政策,或许很难独自撑起外贸复苏的大旗。
6月8日,财政部公布《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最高上调至17%。这是我国今年内第3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自去年8月以来第7次上调,预计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将增加退税资金约252亿元。
然而对于中国目前出口形势来说,上调出口退税仅是一味“药材”,而并非“良方”,并不能从根本上医治中国的外贸。
深圳鞋业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刘磊告诉记者,退税上调的消息刚刚出来,他就接到了欧洲客商要求重新谈价格的电话,“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根据财政部的通知,鞋类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上调至15%。但是这对于大部分鞋类企业来说,都很难享受得到。很多企业为了保住订单,都会答应外国客商的要求,将退税的一部分利润补贴给客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在2009年中国城市国资论坛上指出,目前单纯的刺激出口和消费的政策作用不明显。
一揽子新政待出
下半年外贸何去何从?
多家接受采访的企业均表示,政府要想刺激出口,需要采取综合手段,比如,汇率、保险、贷款等等,而不是目前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不再像过去主要强调内需的重要性,此次会议通过了六项措施以稳定外需。
汪前进表示,国家之前已经调整了限制类商品名录,此次再次调整禁止类商品名录是希望通过将的确不属于高排放和高能耗的产品从禁止类商品目录中剔出,从而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增强他们的信心,也进一步保证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外管局9日发布新规,对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外汇管理做出调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当前外贸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开企业放款限制,有利于稳定外贸。
而商务部外贸司官员则向本报记者透露,在稳定外需和扩大内需方面,下半年商务部将更多地打出组合拳,包括人民币汇率、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目前这些政策已酝酿成熟,正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