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泡沫后的复苏与过热后的增长

2009-06-12 13:25 267

    目前,美中两国经济走势向好令人思考。一是目前美国经济 衰退似已见底;二是尽管美国经济见底,但美国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经济复苏速度可能缓慢;三是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回暖,源自于政府投资快速增长及信贷 投放大幅增长;四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争议较大,集中在是否会引发通胀及导致经济低增长。

    目前,金融市场投资要关注三大宏 观因素:一是商业房贷、失业率变化等美国经济中弱项指标及国际原油、黄金、粮食价格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价格领先指标变化;二是银行信贷、政府投资、 房地产销售与投资等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诸多指标;三是中国香港地区银行结余头寸、中国内地短期外债、外贸顺差与顺汇差额变化、FDI变化等国际资本流动指 标。   

    据上海证券报,近日,已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趋向于好,而中国股市也稳步走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美国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的V形反转。目前,美中两国经济走势向好令人思考:经济中对美国的泡沫与中国的过热的调整已经充分了吗,复苏与增长的路径会怎样?

    第一,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衰退似已见底。这一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美国经济领先指标反弹,现实经济指标走稳。例如,ISM制造业指数连续5个月反弹至42.8,4月份耐用品订单环比大幅上涨1.9%,美国消费者信心连续4个月反弹至68.7,个人收入4月份环比反弹0.5%及就业市场下滑速度也明显趋缓。

    二是金融市场企稳。在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大规模注资和资产购买计划的刺激下,金融机 构信用状况得到改善,投资者担忧情绪逐步消退。目前,美国10家银行中已卖出或宣布将发行股票增加普通股权益的金额为480亿美元。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步恢 复和救市举措的生效,大规模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

    三是房地产市场触底迹象明显。今年4月份,新屋和成屋销售环比分别上涨0.3%和2.9%,新房销售近期初步企稳,全美20大城市平均房价下跌速度趋稳,新屋开工中的重要指标——独户房屋开工上涨2.8%至2008年12月以来的新高。

    四是制造业的调整步入尾声。从制造业整体看,在今年一、二季度企业商品库存的大规模消减之后,经济企稳后企业再库存化将对制造业起到推动作用。

    美国经济见底意味着全球经济见底,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运行的底部。

    第二,尽管美国经济见底,但美国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经济复苏速度可能缓慢。

    由于美国金融领域有两大问题,一是金融机构逾期贷款还在增加,小金融机构破产还会出现。二是经济主体降杠杆的问题还要持续。首先是金融机构存在较为严重的降杠杆问题,其次是居民也需要提高储蓄率,以偿还到期房贷、信用卡消费信贷等。

    实体经济复苏将进展缓慢。首先,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消费扩张缓慢。再次,企业投资增长乏力。综合以上因素,预计美国GDP增速在2009年上半年约为-5%到-3%,下半年约为1-2%,2010年约为1.5%。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回暖。当前中国经济回暖原因,一是政府投资膨胀和银行信贷井喷刺激拉动,二是投资信贷高涨维护了经济景气,加上政府鼓励购车、购房政策刺激,中国买车、买房需求得以持续增长。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6年,是居民收入、财富积累快速增长阶段。 2003-2008年,人均GDP由1200美元上升到3200美元,社会居民储蓄存款由8万亿上升到22万亿。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7%,农村居 民收入年均增长15%,约为近10年来最高。只要宏观景气平稳,内在消费升级动力就会持续显现,2009年政府投资高涨和银行信贷膨胀维护了经济景气,促 进了购房、购车消费。

    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外贸形势将会有所好 转。2010年上半年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可能还会出现一轮膨胀,但增长幅度可能会小于2009年同期,总体上2010年与2009年经济景气大概相仿。由 于上年基数原因,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季度GDP同比增速将由2009年上半年6-7%提高8-9.5%,2010年下半年走势受国际经济 复苏程度影响较大,GDP增速可能在7-9%的区间内。

    第四,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争议较大。在经济增长理论中, 货币从长期看被视为中性因素,货币政策功能主要是熨平经济波动,其本身并不能推动经济增长。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全球多家中央银行一致行动,空 前投放货币流动性,为稳定金融市场和促使经济复苏提供巨大支持。但是,经济复苏后走势如何经济学家争议纷纷。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经济走势将是“较低增长+较高通胀”,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金融市场避免了更恶化的危机,但也会有代价,即经济持续增速较低而通胀压力较大,使短期剧痛变成了中期煎熬,当前商品、资产价格上涨已经显现此问题苗头。

    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下滑和稳定经济态势,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继续研发和技术进步,货币是中性的,但是货币政策抑制了金融危机则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下一步,货币政策需要准备不早又不晚地回收货币流动性,减小通胀对经济增长的破坏。

    然而,在现实中,2010年通胀的上行风险较大,2009年-2010年新兴市场 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可能性很大。其原因:一是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仍会“宁松毋紧”。美国是金融危机的源头,其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恢复最需要宽松 货币政策支持。二是各国当局在经济衰退压力下还会积极降息,但在经济复苏初期面临通胀压力时,多存在加息缓慢倾向。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希望别人紧自我 松,结果是世界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滞后。三是短期内新兴市场经济景气可能比美国好,在美国金融危机过后,流动性泛滥下资金大量进入中国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推 动资产价格膨胀。中期来看,将来美国加息后致使国际资本回流,可能再次引发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经济的大幅波动。

    第五,目前金融市场投资要关注三大宏观因素。目前宏观经济的背景是:世界处于经济周期性底部,并开始缓慢增长,货币流动性异常宽松,资金价格低廉,国际资本再次流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短期内中国经济景气继续上升,当前是股票市场的买入时机。

    当前市场投资的难点是:首先,货币流动性空前宽松,难以判断股票价格上涨幅度。其次,货币宽松、政府透支、经济复苏、结构失衡、通缩通胀、资本流动多种因素交织,难以判断股市会出现怎样的波动。

    与狼共舞需要胆大和心细,在积极买入的同时,需要关注宏观变量走势:

    一是美国经济中的弱项指标,如商业房贷、信用卡贷款、居民储蓄率、失业率变化,以及国际原油、黄金、粮食价格、BDI指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价格领先指标变化。

    二是中国经济中的拉动因素指标,如银行信贷、政府投资、房地产销售与投资、汽车销售等走势动向,关注财政赤字、企业居民收入增速变化以分析支出扩张的可持续性。

    三是国际资本流动,如我国香港银行结余头寸、中国内地短期外债、外贸顺差与顺汇差额变化、FDI变化。

    需要警惕的卖出时机可能是2010年1季度,更早也可能是2009年4季度,促发 因素是增长低于预期。另外,2010年上半年也可能会出现通胀超预期,而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造成新兴市场泡沫破灭可能要到2010年下半年之后。(作者系泰 康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分析师 张敬国)

0
标签: 泡沫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蔡浩:当金融科技遇到泡沫

2016-07-06 13:48
755

谢国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泡沫产生的根源

2011-06-07 10:38
637

PC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和泡沫破灭,移动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

2016-12-27 11:11
1590

面对泡沫,政府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

2016-09-21 20:24
1042

面对泡沫,政府会保资产、还是保货币?房价会再上涨吗?用什么办法对冲风险?

2016-07-06 17:59
1792

牛刀:外汇占款和中国经济泡沫

2014-04-21 15:42
88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