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国门,将银行业卖个好价钱

2007-10-25 22:46 372

  如果现在的金融监管层立刻将中国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放宽,估计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说,中国的银行资产遭到“贱卖”了。为什么?理由很简单,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估值全球第一。
  截至2007年10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的总市值是26253.88亿元,约合3500亿美元;中国银行的总市值是17235.68亿元,约合2300亿美元;建设银行的总市值是22574.37亿元,约合3000亿美元;招商银行的总市值是6133.22亿元,约合820亿美元。在西方投资者看来,这些超过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市值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股,真的是非常神奇。
  就算是在中国算作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招商银行,被公认为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其2006年的净利润也不过是德意志银行的10%,是加拿大皇家银行的20%左右,但其市值也已经超越了这两家全球著名的,分别是加拿大和德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银行。
  用同样的盈利,支撑相比西方银行高5倍、10倍的市值,这恐怕只有中国市场才能创造。几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标准,中国股市上的“银行泡泡”已经吹得很大了。但只要市场对其增长预期还在,这个“泡泡”就不会破灭。国内银行正以相对较低的盈利能力,支撑着相对比较离谱的股价。
  虽然很多人用“中国溢价”来解释这一现象,但中国银行业的“中国溢价”本质是什么?首先恐怕就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预期;其次是经济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旧是商业银行;第三,高利差保障了经济高增长时银行的高利润;第四,银行准入门槛畸高,限制了内部和外部竞争,使得银行利润增长得到保障;第五,跟随中国经济高增长而来的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使得主要资产为人民币的中国银行业受到市场强烈追捧;第六,中国发展金融混业的趋势,将让未来的银行凭借市场地位和资金优势,攫取来自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业务的利润……
  在资本市场,只要泡沫还没有破裂,与溢价有关的上述故事就不会停止传播。可以预见,中国银行业“泡泡”,还可能吹得更大。现在如果将一个资产质量、运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都不如花旗银行的银行,以比花旗银行更高的价钱卖出去,难道不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吗?
  现在就把金融国门开得更大一些,并不仅仅在于我们的金融资产可以卖个好价钱,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凭借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用外国投资者的钱来改善我们的金融市场基础建设,用外国投资者的力量来推进我们所需要的金融改革。我们需要更国际化的估值体系,我们也需要更多的金融专业服务技能,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交易对手来形成利率和汇率市场……
  但我们同样也认为,金融业的开放并不是“一开了之”、“一卖了之”,与放宽外资在中资银行持股比例上限相配套的政策,同样也应该包括放松内地资金进入银行业的管制,在利率和外汇市场引入更多交易对手,允许汇率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波动。尽可能让中国的市场更市场化,才是我们金融开放的目标。(作者为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中国竞争情报协会理事)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