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中国需要自己的国际大投行
2007-10-25 22:45205
中国主要券商之一的中信证券(600030.SH)与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SC.NYSE)之间的交易,近日被全球主要财经媒体密切关注。中美这两家金融机构的战略结盟,尽管仍然存在变数,但大体上已经定盘,正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
这笔互相持有可转债的交易,对于中信证券来说是否合算,市场非常关心,亦有各种看法。贝尔斯登算是华尔街较为另类的投行机构,今年以来因深陷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市值缩水不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信证券决心与其交易,时间选择上是否妥当,亦是见仁见智。
中信证券此举,成为中国券商国际化的第一例。尽管在微观层面有不少可以探讨之处,本次交易的具体效果也尚待观察,但在宏观方向上,中信证券迈出的国际化一步,有着相当的象征性意义。这一步,不仅对于中国券商而言富有启发性,对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国金融企业来说,亦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关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说了已经有些年头,但以前更多是指工业企业如何“走出去”。这些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已经颇有成绩。如联想、华为和中兴等科技型企业,海外拓展之路越走越宽,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相对而言,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却是举步蹒跚,乏善可陈。
中国金融企业难以“走出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在深化金融改革,多数金融企业的实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平心而论,中国金融企业跟海外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金融巨头相比,能力还很有限。无论是从资本雄厚程度、操作经验、人力素质等诸多方面来看,都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一些改革措施未实施或者未到位之前,有些金融机构基础相当薄弱。不少金融企业能在国内市场上站稳已属不易,何谈出海航行?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水很深,没有经验者不敢轻易涉足。中国金融企业习惯于在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市场里运行,指望摸着石头出海,毕竟不是容易之事。虽然中国工业企业在“走出去”时,无论学界或企业界都在呼吁,中国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需要金融界并肩同行,但直到目前,工业界与金融界的脚步还很不协调。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更显出市场的严酷一面,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几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此,风云诡谲的国际金融市场更添一份莫测感,让不少金融企业心生畏惧。
此外,以往政策面上的一些限制,以及相关部门在跨境金融监管协调能力的不足等原因,也影响着中国金融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因此,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无意之中更多强调了主场作战,而对“走出去”的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对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着墨太少。这样的现状,固然有着历史的必然因素作用,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若只靠主场练兵,对于中国金融企业的成长是不利的。
中国金融企业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这是由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形势所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与高风险有双刃性,既可能对新入场者显得残酷无情,同时又是中国金融企业最好的锤炼场所。有学者曾言,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企业,它一定是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产生,一定是在国际竞争中产生。这句话的含义在于:一方面,为了能够在国际化的市场中存活并且发展壮大,中国金融企业必须突破制度性障碍,强身健体,固本强基;另一方面,若跟国际市场中的领先者多交手,中国金融界也就能更好地学习别人的技术、经验等,倒逼自己不断进步。
可以看到,在鼓励中国金融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个问题上,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不少重要的财经官员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央行行长周小川近一段时间里就多次谈及这个话题,坦承过去政策面上有一些障碍,起了负面的作用。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在前些时候接受海外财经媒体访问时,呼吁美国应向中国开放银行市场,为中国商业银行在美国获得牌照创造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美国次贷危机阴霾尚未散尽的时段里,中信证券登船出海。我们希望这条船能平稳航行。中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大投行,以便更好地服务日益增多的中国公司跨国并购、海外IPO以及融资等业务。国际大投行广泛的关系网络及商业网络,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中信证券的选择,固然是一个金融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举措,但把这个行动放在中国金融业发展整体的框架中审视,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这笔互相持有可转债的交易,对于中信证券来说是否合算,市场非常关心,亦有各种看法。贝尔斯登算是华尔街较为另类的投行机构,今年以来因深陷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市值缩水不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信证券决心与其交易,时间选择上是否妥当,亦是见仁见智。
中信证券此举,成为中国券商国际化的第一例。尽管在微观层面有不少可以探讨之处,本次交易的具体效果也尚待观察,但在宏观方向上,中信证券迈出的国际化一步,有着相当的象征性意义。这一步,不仅对于中国券商而言富有启发性,对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国金融企业来说,亦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关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说了已经有些年头,但以前更多是指工业企业如何“走出去”。这些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已经颇有成绩。如联想、华为和中兴等科技型企业,海外拓展之路越走越宽,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相对而言,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却是举步蹒跚,乏善可陈。
中国金融企业难以“走出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在深化金融改革,多数金融企业的实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平心而论,中国金融企业跟海外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金融巨头相比,能力还很有限。无论是从资本雄厚程度、操作经验、人力素质等诸多方面来看,都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一些改革措施未实施或者未到位之前,有些金融机构基础相当薄弱。不少金融企业能在国内市场上站稳已属不易,何谈出海航行?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水很深,没有经验者不敢轻易涉足。中国金融企业习惯于在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市场里运行,指望摸着石头出海,毕竟不是容易之事。虽然中国工业企业在“走出去”时,无论学界或企业界都在呼吁,中国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需要金融界并肩同行,但直到目前,工业界与金融界的脚步还很不协调。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更显出市场的严酷一面,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几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此,风云诡谲的国际金融市场更添一份莫测感,让不少金融企业心生畏惧。
此外,以往政策面上的一些限制,以及相关部门在跨境金融监管协调能力的不足等原因,也影响着中国金融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因此,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无意之中更多强调了主场作战,而对“走出去”的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对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着墨太少。这样的现状,固然有着历史的必然因素作用,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若只靠主场练兵,对于中国金融企业的成长是不利的。
中国金融企业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这是由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形势所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与高风险有双刃性,既可能对新入场者显得残酷无情,同时又是中国金融企业最好的锤炼场所。有学者曾言,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企业,它一定是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产生,一定是在国际竞争中产生。这句话的含义在于:一方面,为了能够在国际化的市场中存活并且发展壮大,中国金融企业必须突破制度性障碍,强身健体,固本强基;另一方面,若跟国际市场中的领先者多交手,中国金融界也就能更好地学习别人的技术、经验等,倒逼自己不断进步。
可以看到,在鼓励中国金融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个问题上,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不少重要的财经官员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央行行长周小川近一段时间里就多次谈及这个话题,坦承过去政策面上有一些障碍,起了负面的作用。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在前些时候接受海外财经媒体访问时,呼吁美国应向中国开放银行市场,为中国商业银行在美国获得牌照创造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美国次贷危机阴霾尚未散尽的时段里,中信证券登船出海。我们希望这条船能平稳航行。中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大投行,以便更好地服务日益增多的中国公司跨国并购、海外IPO以及融资等业务。国际大投行广泛的关系网络及商业网络,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中信证券的选择,固然是一个金融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举措,但把这个行动放在中国金融业发展整体的框架中审视,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