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贸易的风险与未来(下)
再是全面从严的金融监管、遏制资金“脱实向虚”,融资贸易的规模出现明显下降,两年来大量融资贸易企业关门倒闭或转型,坚守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业务难开展、盈利大幅缩水的困境。
来源:风暴之王
从2016年以来,先是外汇监管加强,进口信用证越来越难开。
之后银行票据大案频发,各地银行纷纷进行风险排查、严格审核贸易真实性背景。
再是全面从严的金融监管、遏制资金“脱实向虚”,融资贸易的规模出现明显下降,两年来大量融资贸易企业关门倒闭或转型,坚守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业务难开展、盈利大幅缩水的困境。
以至于行业内不少人士都在问“融资贸易的未来在哪里?”
亦或者“融资贸易还有没有未来?”
本人自转行做金属贸易以来,在惊叹这一曾经年化200%甚至更高收益的操作模式的同时,也不断思考此类问题:
融资贸易为什么会存在?
融资贸易究竟在赚谁的钱?
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意义何在?
其未来何在?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籍由本文与大家做些探讨交流。
我个人认为,融资贸易之所以存在并能盛行一时,是因为在当前信贷政策、银行监管要求、外汇管制等一系列金融监管限制下,很多市场需求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或形式得到满足。
而大宗商品的贸易恰恰能将资金、票据、单证等因素串联在一起,从形式上满足了银行、外管、海关等部门的监管要求,从而能“曲线”地实现市场需求,达到融资或套利的目的。
换句话说,融资贸易是以大宗商品贸易的形式绕过金融监管、实现融资或套利目的的一种创新。
如:国内的信贷市场并非完全由利率调节,而是要受到国家信贷政策的限制,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列入过剩产业的企业以及大量中小企业,是难以合理地从银行体系获得融资的,但他们的资金需求又确确实实地存在,且愿意付出较高的利息,这一市场空间怎么来填补?
银行的信贷规模也是有“指导”的,面对旺盛的信贷需求和紧缺的信贷额度,银行必然有将资产从表内转移表外的冲动。利用什么金融工具实现转移?
前几年国外量化宽松时,境外资金利率一度只有1%-2%,大幅低于国内市场利率,但廉价的海外资本又不可能自由进入境内,企业面对这么大的利率差难道就只能望洋兴叹?
人民币连续数年升值的大背景下,任何人都知道囤人民币必然盈利,国外热钱也有流入境内套利的迫切需求,而合理的途径除了一般贸易还有什么?
人民币在岸市场的价格受人民银行“指导”,而离岸市场主要是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对冲基金在交易,缺乏了“有形的手”的干预,必然会暴涨暴跌,从而出现同一时间段与在岸市场汇率不一致的情况,2015年曾出现相差2%的幅度,这样的跨境汇率差如何才能套利?
……
一言以蔽之,是当前的金融监管政策扭曲了市场体系,使一些合理的市场需求被迫地改头换面,以贸易的形式来实现。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套利企业获得了利润。由于贸易链条的存在,套利企业必须将部分利润让渡给贸易各个环节的参与方,带动了仓储、物流、进出口及金融行业的繁荣。
铜、化工、粮油产品等融资性商品持续多年的进口倒挂,也降低了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变相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如同大海中的洋流运动会给相应水域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一样,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动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至于融资贸易的未来在哪里,或者说还有没有未来?个人认为还是要回到市场需求本身,即大家认为我们的货币信贷体系何时能完全市场化、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指导何时能取消、境内外的利率差何时能消除、境内外的汇率波动何时能平稳、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何时能自由兑换?
只要这些基础条件存在,市场的需求就在,融资贸易的未来就一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