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买房成洗钱通道?国家再次出手!
据财新报道,近几年上涨过快的房地产市场,有大量不明资金涌入,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近期三部委已经联合部署加强对房地产交易全流程的反洗钱监管。住建部联合央行、银监会于9月末下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财新网、北青报、法制晚报
国家再次出手了!
据财新报道,近几年上涨过快的房地产市场,有大量不明资金涌入,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近期三部委已经联合部署加强对房地产交易全流程的反洗钱监管。住建部联合央行、银监会于9月末下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商、中介、银行及交易环节均作出约束,要求加强房地产交易反洗钱工作的监督管理。
此前,北京已经展开行动。
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通知》。
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提供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要求房屋交易当事人购房款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且必须使用出卖人和买受人的银行账户,通过预售资金、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进行资金支付。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试行。
通知指出,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提供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对房屋交易当事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登记,并在房屋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环节,要求交易当事人填写确认相关的身份识别表,上传有效身份证件、企业营业执照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信息。
通知提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售房、提供经纪服务中,有承担识别可疑交易的义务和责任。发现可疑交易行为,应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用现金一次性支付300万元以上的买房现象相当普遍,有的甚至一次性支付1000万元以上的现金来购买豪华别墅。这些购房行为有很大的洗钱嫌疑。
为什么有人选择房地产作为洗钱的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此前曾发表文章称,原因主要有:
一是房地产(尤其是豪华地产)单价高,便于大额资金的进入;
二是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房地产的保值、增值的功能被强化;
三是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信息透明度太低,全国联网的房地产登记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腐败分子认为购房置业的隐蔽性好;
四是中国房地产税收体系不完善,只有流转环节的税种,没有持有环节的税种,因此,持有不动产没有成本;
五是没有将房地产行业列入反洗钱的重点领域。
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存在怎样的可疑交易?
相关负责人介绍,房地产行业是特定非金融机构之一,在房地产行业存在利用复杂融资工具的特征,容易被用来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在该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存在怎样的可疑交易?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表现为出卖人或买受人身份与其交易的房产价值存在明显不相符等。
反洗钱就是反腐败
现在是一个电子支付盛行的年代,普通人连买菜购物,甚至在街边买个煎饼,都可以不用现金支付了,人们身上多日不带现金的现象也很普遍。但很难想象,一些人依旧喜欢使用大额现金购房。他们这么做,并非是不会使用银行卡,而很有可能因为他们需要将现金洗白。
之所以要洗白,是因为现金的来源非法,即很有可能是收受的贿赂。由于房地产价值高、增值快,一些人使用现金买房后再高价卖出,不仅能将钱“洗白”,还能获取不小的收益。甚至还有些人为了降低洗钱嫌疑,采取贷款方式购房。在获得房产后,突然提前现金还贷,再将房屋出售,以此来逃避监管。
其实,早在十余年前,相关部门就已经注意到现金购房的现象。2006年即有媒体报道,每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洗钱规模预计在3000亿至4000亿元之间,房地产等行业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在高档的楼盘中,尤其是别墅类房地产中,大概有20%左右的购买者属于洗钱行为。社科院在当时的调查中发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用现金一次性支付300万元以上的买房现象相当普遍。这些人不仅为腐败获得的财产找到了“出口”,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房价高涨。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现金购房保持着警觉。今年年初,美国联邦财政部表示,将加大对在美国房地产领域洗钱的调查力道,主要是严查全用现金买房的交易,调查重点是纽约、加州、得州和佛罗里达四州的部分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政府,也开始将调查目标对准了地产中介、律师以及那些高价交易的项目。
可以说,豪华别墅、高档公寓成为非法财富避风港的“好日子”正在渐行渐远。这是国际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