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银行业的挑战、使命与机遇

2017-10-24 22:47 11800

来源:李伏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ID:CHINAFINANCE40FORUM)

来源:李伏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ID:CHINAFINANCE40FORUM)


十九大期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秘书处对十九大代表、CF40成员李伏安进行了访谈,对银行业未来的挑战、使命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


李伏安曾长期从事对中、外资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对国内外金融创新及监管有着丰富的经验,现任渤海银行董事长。


对于十九大报告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李伏安表示这个说法释放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信号,银行业正在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重构对外经贸格局、金融监管全面升级、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飞速发展这四大趋势。


他认为,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一表述,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也是金融企业改革深化的方向。


关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李伏安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天津的作用。天津借助京津冀优质金融资源,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实践,以建设创新活跃、运营高效、环境优越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为契机,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加强三地产业对接协作等重点领域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打造京津冀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的重大历史机遇。


以下内容为作者据访谈成果提供的文章。


十九大报告中

银行业的挑战、使命与机遇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用“极不平凡”一词,总结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清晰描绘了未来五年和更长历史时期宏伟发展蓝图。


68页沉甸甸的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剑指直至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远景,既有对全局和重大根本性问题的新判断,也有全面深化改革、改善人民生活等具体问题上的新提法,所铺设的未来发展道路十分厚重。


特别是对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的经济质量优势”,我感受很深,倍受鼓舞。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也是我们金融企业改革深化的方向。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金融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局主导地位,深化金融改革必须始终遵循“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一基本原则,着力深化创新驱动,构建多样化、立体化服务体系,是我们银行业未来一段时期主要任务。


挑战:面临“新常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关于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报告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信号。


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只有正确研判发展形势、把握发展趋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我认为,银行业当前面临以下四大趋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新旧动力转换仍将持续。随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企业优胜劣汰带来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经营成本增加等因素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并导致债券市场个别企业违约等信用风险集中暴露,银行业资产质量下滑。尽管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量有所下降,但潜在风险仍然较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约为GDP的3倍,金融资产过剩严重,必须进行调整。同时,随着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高端制造等新兴优质资产逐渐形成。


未来商业银行应紧跟时代的脚步,着力支持代表经济新动能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同时必须加快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构建新型融资模式和综合化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重构对外经贸格局。主要经济体相继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进入重塑期。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逐渐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必将重构。


中央计划用10年时间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这其中就涉及大量的新型金融合作,为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布局,开展贸易、投资、资本运作等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国银行业应该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拓展国际动能。


金融监管全面升级。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安全,全面强化金融监管,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


2017年,围绕金融“去杠杆”的主旋律,央行全面加强了宏观审慎评估(MPA),进一步约束银行的信用扩张,同时监管全面升级,银监会各项监管政策出台频率之快、力度之大,超出预期。


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发表演讲,透露了未来金稳委将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预见,商业银行处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之下,合规压力剧增,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风险识别和管控手段的有效性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金融脱媒”加剧,以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模式发展,银行传统的主要依靠贷款拉动经营规模的盈利模式,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些变革将迫使银行迅速转型,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当前,各大商业银行均已对金融移动互联、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开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挖掘新的应用场景,以求带动银行在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使命:落实金融工作“三项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银行业是“金融稳定器”,也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应紧紧围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坚持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一)回归本源,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


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倾向,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包括政策性银行在内的大型银行纷纷在高端制造领域布局,进行了大量的项目储备,并不断推出针对高端制造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新方式。


当前,银行业在积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实现支持中国制造的同时,谋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道路也已铺开。今后,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促进“中国制造”加快向“中国创造”转变。


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为制造业企业配套提供相关金融产品,不断拓展服务“中国创造”的金融服务手段,如金融租赁、投贷联动等,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品牌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全球竞争力。目前,渤海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我们将充分发挥银行系融资租赁业务优势,支持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产业升级、供应链融资。


其次,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近日央行宣布将在2018年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意在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今后,商业银行应以定制化、特色化、精益化的金融服务能力,着眼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


最后,商业银行还可积极争取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技资源聚集区域设立专营机构,全力服务创新创业企业。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运用新技术工具,提高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对症施策”铺平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专门考核指标,设定与该业务相匹配的风险容忍度,推动科技贷款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扶持双创企业发展。


(二)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要位置


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在党的十九大上,习主席再次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银行业的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要坚决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底线。


伴随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应全面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守住风险防控第一道关口,严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和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风险,切实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


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建立健全各项风险防控制度和风险处置应急预案,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及时报告、处置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风险事件。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新型机构开展创新业务的风险,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绷紧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这根主弦,把提高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风险管控,深化内控和案件防控制度建设,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三)深化金融改革正在进行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有两次十分明显的机遇,一次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次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口红利、制度红利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在我国金融业成长历程中,曾经遭遇种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题,最终都是依靠改革成功化解。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临诸多难题,这正是以金融改革的深化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之最佳时机,也是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的意义所在。


深化金融改革,要从强化外围监管和内部管理两方面着手。所谓外围监管,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确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系统性风险防范及增强金融监管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内部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是金融改革的应有之义。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明确对外开发的时间表、路线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央行也在近日召开了系列研讨会,就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听取金融机构意见。商业银行可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着手,在引进金融资源的同时,学习国际先进金融管理技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九大后,金融改革仍将继续深化,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利率、汇率机制市场化,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稳健性等。


机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天津的作用。近期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京津冀区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在全面向纵深推进。


这也正是天津借助京津冀优质金融资源,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实践,以建设创新活跃、运营高效、环境优越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为契机,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加强三地产业对接协作等重点领域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打造京津冀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的重大历史机遇。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渤海银行充分发挥了总部坐落在天津的区位优势和在京津冀地区业务基础好、网点布局多、业务总量占比高的地缘优势,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牌照和集中全国资源支持国家战略发展的总部优势,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重点领域和项目,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分类把控、因地施策,以便捷高效的创新金融方案,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渤海银行成立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领导小组,从行业、区域、市场等维度制订业务规划,在客户选择、风险偏好、资源配置等方面完善政策支持措施。


截至2017年上半年,渤海银行在京津冀地区设有营业网点78家,实现重点区域营业网点全覆盖,表内外授信余额达到3870亿元,近年累计通过各类金融产品为京津冀地区政府和企业提供融资总量近万亿元。目前,渤海银行还在持续跟进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与区域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主动对接,重点针对区位功能调整、产业升级改造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已经完成区内企业授信124亿元,储备项目220亿元。未来,拟在雄安新区设立分行,更直接地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18
标签: 中银 使命 机遇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615991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621447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621640

中银智链:银行业供应链金融领域唯一入选的产品品牌案例

2023-12-11 22:12
619557

中银协:去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近50万亿元,同比增逾10%

2023-10-16 13:31
13462

中银协向商业银行发倡议书:取消商业汇票工本费、降低承兑汇票手续费

2023-10-16 13:30
1357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