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加入SDR一周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起伏,其国际影响保持稳定
全球金融危机是人民币加入SDR的一个重要机遇。
来源:IMI财经观察 作者:周颖刚
2017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周年。值此人民币入篮周年之际,IMI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周颖刚及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课题组王艺明、程欣、揭咏诗回顾了人民币入篮的前前后后,指出金融危机后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跻身国际储备货币之列,不仅对全球货币体系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还是加快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过去一年里,人民币汇率弹性大大增强,双向波动更加明显,人民币汇率(CNY)的变化对G20经济体货币及其不同组合的影响总体均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对发达国家的货币影响力指数稳中有升,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影响力指数有所下跌。
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其他货币的净影响程度(即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减去其它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除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标准差和受影响样本货币的个数。该指数能够及时地跟踪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其它货币汇率的影响,不仅很好地展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历次汇制改革实施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变动,还可以用来分析重大国际国内经济事件发生后人民币对不同经济体影响力的变动方向和幅度。
以下为报告全文:
2017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周年。值此人民币入篮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更新了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发现一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大大增强,双向波动更加明显,其国际影响保持相对稳定,如图1示。
图1 一、人民币加入SDR之前前后后 全球金融危机是人民币加入SDR的一个重要机遇。2008年9月雷曼倒闭,美元流动性枯竭,贸易融资也大规模冻结,持有大量美元的中国,开始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流动性支持。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改革以美元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势在必行,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探寻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均衡发展模式。2009年7月,中国开始在上海等地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并于2011年4月推广到全国。同时,2011年欧债危机严重恶化,标普下调美债的AAA评级,使得一些国家的央行开始购买中国国债。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顺应这一市场需求,减少了过去对人民币跨境使用不必要的行政管制,人民币汇率也更多地由市场决定。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跻身国际储备货币之列,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权重货币,这既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美、中、欧各大国和地区合纵连横的产物,人民币占SDR的比重基本上是欧元和英镑所占比重下降的部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将对全球货币体系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加快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过去一年里,人民币汇率弹性大大增强,双向波动更加明显,定价机制不断修正和完善,汇率、干预、管制三个外汇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也在加强,如图2示。 图2 2016年12月2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货币数量由13种调整为24种,新增篮子货币权重累计加总21.09%,基本涵盖我国各主要贸易伙伴币种,进一步提升了货币篮子的代表性。 2017年5月26日,人民银行宣布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把“收盘价+一篮子”的中间价定价机制,转变为“收盘价+一篮子+逆周期因子”的定价机制,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此后一段时间,尽管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掀起了一轮上涨态势,说明逆周期调节因子和加强资本管制的短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扭转了市场上的单边贬值预期,有助于稳定资本流动与外汇储备。2017年9月8日,央行将购汇准备金由20%调整为零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开始呈现持续回调的态势。 与此同时,人民币入篮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继“沪港通”之后,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运行至今近一年,双向资金流量稳步提升。2017年6月22日,A股以0.7%的权重被纳入MSCI,意味着约为140亿美元的额外基准配置。2017年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通”开通,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启程;而同一天,央行宣布允许境外评级机构开展银行间债市的信用评级业务,金融市场开放由点到面不断深化。 二、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保持相对稳定 图3绘制了从2005年1月3日到2017年10月11日在岸人民币汇率(CNY)国际影响力的走势。图中的五条指数分别是: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红色)衡量人民币汇率对G20经济体货币汇率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对发达经济体货币的影响力指数(绿色),衡量CNY对7种发达经济体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澳元、加元、日元、韩元)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对发展中国家货币影响力指数(蓝色)衡量了CNY对9种发展中国家货币(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印尼卢比、墨西哥元、俄罗斯卢布、沙特里亚尔、南非兰特、土耳其里拉)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对亚洲国家货币影响力指数(黄色)衡量CNY对G20中五个亚洲国家货币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对金砖国家货币影响力指数(紫色)衡量了CNY对金砖五国中其它四国货币的平均净影响力。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加入SDR以后,人民币汇率(CNY)的变化对G20经济体货币及其不同组合的影响总体均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对发达国家的货币影响力指数稳中有升,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影响力指数有所下跌。 9月2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最新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宣布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缩减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美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随之开始回升。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美联储开启缩表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人民币汇率有所下跌,但较其它货币汇率变动仍保持相对稳定,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表现,使之成为一种可能的避险货币,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厦门大学人民币和金砖国家货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简介】 厦门大学的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其他货币的净影响程度(即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减去其它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除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标准差和受影响样本货币的个数,其经济含义是人民币汇率收益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他货币汇率收益率平均净变化多少个百分点。现有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通常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投资、储备的数额及在国际货币中排名作为标准来衡量其重要性,忽略了人民币汇率对其他货币的影响程度及其走势、发布频率低,不能区分人民币汇率对不同类型经济体货币的不同影响。而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让汇率市场数据说话,使用每日汇率数据更新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能够及时地跟踪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其它货币汇率的影响,不仅很好地展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历次汇制改革实施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变动,还可以用来分析重大国际国内经济事件发生后人民币对不同经济体影响力的变动方向和幅度。 2016年6月6日厦大经济学科首次发布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7月21日和8月11日又分别新增发布离岸人民币汇率(CNH)国际影响力指数和人民币中间价(CNYMUSD)国际影响力指数,回顾两次人民币汇改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历程。 2017年1月和2月,厦大经济学科编制了基于G20国家的新指数,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G20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主要货币汇率的影响,更新的指数如图三示。 2017年3月5日厦门大学新增发布了金砖五国货币汇率对G20国家货币的影响力指数,说明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一枝独秀、各国货币合作机制亟待深化。 2017年4月和5月,厦门大学新增发布了人民币汇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影响力指数,自2017年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召开,有明显的上扬。同时,人民币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或地区货币网络的中心。 2017年7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更新其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发现自引入逆周期因子一个多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对G20国家货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国际影响保持都相对稳定。 2017年8月汇改两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更新其指数,指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2017年9月金砖国家峰会厦门会晤之际,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更新其金砖国家货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人民币的引领作用凸显,说明中国引领金砖未来开辟金融合作新航程。 这一系列货币汇率指数是厦大研究团队运用定量分析进行经济系统数据分析的典范,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工具,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和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可对人民币汇改等政策实施以及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增强了经济政策建议的科学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新型经济学智库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