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两部委博弈出口退税 中央财政压力加大
据《经济观察报》6日文章报道,出口退税税率最快将于本周迎来10个月以来的第七次上调。经此次调整后,综合退税率将由目前的12.4%上升至13.5%。
这是稳定外需一揽子方案中的一部分。上周,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上半年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目前应尽最大努力保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这距离之前热议的 “出口足额退税”只有一步之遥。商务部人士称,如果出口形势继续恶化,除去“两高一资”的产品,“不排除对出口产品足额退税的可能性”。
按照2008年的出口测算,足额退税意味着财政多支出退税款1600亿元,因而,财政部一直持有异议,认为在政府赤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将使中央财政难以承受。
“第七次”
据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针对轻工产品和食品的出口退税调整方案,最快将于本周公布,此后,针对机电等产品的调整方案也会陆续发布。
这已是自2008年8月以来,10个多月中决策层第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据透露,较之前六次,此次出口退税涉及面更广,力度更大,其核心原则是确保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不变。“虽然在增速上已经达不到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标,即出口与GDP同步增长,但至少在份额上不能低于去年的水平。”商务部人士说。
商务部消息称,经过此次调整,综合出口退税率将由目前的12.4%上升到13.5%。这与近日热议的“出口足额退税”仍有一步之遥。不过另一位商务部官员称:“如果出口形势继续恶化,除去‘两高一资’的产品,不排除对出口产品足额退税的可能性。”
稳外需
业内专家称,这表明,自去年金融海啸爆发至今,中国政府对外需的关注正从之前过于单一强调内需,转向现在的高度重视外需。
6月3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公开表示,上半年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短期内迅速扭转的难度加大,下半年外贸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为稳定出口,中国从2008年8月开始逐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在5个月的时间里 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之一,即是“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
由此,足额退税也再次进入决策部门的视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前不久,商务部财务司曾提交了一份《确立出口足额退税制度》的报告,在商务部内部讨论。
这份报告建议,除“两高一资”产品外,应尽快实现出口足额退税,并将这一制度稳定下来。报告称,这有利于形成稳定、可预见的出口制度环境。报告同时建议,由中央财政承担全部出口退税。
或许只是巧合。上周,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也提出,为支持地方出口,可以考虑把地方上承担的7.5%的出口退税由中央来负担。
足额退税之争
商务部一位官员透露,事实上,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商务部多次在相关协调会议上建议,对大部分出口商品实行足额退税,停止将出口退税作为调整外贸的手段。
不过目前,对于足额退税,商务部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上述官员称:“不可能对全部行业的出口退税都实现全征全退,只是会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中予以实施,出口全额退税这样的做法在操作中也不能完全实现。”
中国目前的综合出口退税率为12.4%。2007年出口产品增值税实际征税水平是15.3%,如果将综合出口退税率上调到15%,基本实现足额退税。这意味着在七次调整后,还有1.5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
据测算,目前实现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仅占总税号的10%左右,约90%税号的产品没有足额退税。
不过,财政部对此一直持审慎态度。财政部人士测算,综合出口退税率由12.4%提高到15.3%,按照2008年的出口情况,实行出口足额退税将增加出口退税资金1600亿元左右。在政府赤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势必继续加大财政负担,中央财政难以承受。
上述财政部人士称:“2009年财政预算出口退税6708亿,今年1-2月出口退税额就同比增长了39.8%,这还是在出口额下降的情况下。这么调整财政压力太大了。”
1999年至2002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大规模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的应退税额年均增长36.3%,中央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仅有18.2%,这导致大量出口退税欠款,企业无法及时获得退税。2002年底中国累计出口退税欠款高达2477亿元,直到2004年这些钱才还完。
而这一点或许是财政部与商务部最大的分歧。“出口退税应该是调整出口规模和结构的手段,WTO说的那个原则是最高限,每个国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不做到足额退税。”一位财政部人士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跟国外这么直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