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们的资金正从楼市转向契约私募基金

2017-10-13 15:22 2671

来源:东方资管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家庭的财富增值高度依赖房地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的总

来源:东方资管


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家庭的财富增值高度依赖房地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长期徘徊在70%左右,这比美国的两倍还多。”


这至少在两个方面显示中国家庭财富的脆弱性:


一、资产配置太单一,经不起风险动荡;


二、房地产价值不容易变现,中国家庭财富“容易被钢筋水泥凝固”。


可是,如果不投资房地产,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稳定选择”呢?


其实,很多年前欧美国家的家庭投资也是被房地产主导。随着时光洗净铅华,一切极端的、不平衡的资产结构,最终都会回归均衡。现今,则是私募基金持续兴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成为主流。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私募基金,其资金来源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养老基金。

比如,美国家庭的资产结构中,保险、另类资产(比如不良资产投资)、金融衍生品往往成为“完善多元资产结构的侧翼”,而私募基金则成为美国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州的养老基金是加州居民的重要财富来源,其投资回报又主要源于私募基金,换句话说,是私募基金创造的绝对投资回报,使加州居民过上了最富裕的生活。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标准配置。

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富裕阶层的两大观念变化:

1、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寻求资产组合的多样化;

2、寻求新的、可靠的主流投资选项。

普通投资者因为本金少,可供选择的资产种类也是有限的,随之眼界、视野受到很大局限,导致普通投资者更倾向选择那些“公认最赚钱”的单一资产(比如房地产)。

高净值人士他们更倾向“精细化的资产配置”:当一项资产出现新的风险因素后,他们会适当调低对这项资产的配置比例,寻求别的更稳妥的投资机会,比如私募基金。

截至2017年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07万家,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为6.07万只,管理基金规模高达10.21万亿元,这意味着“私募基金首次实缴规模突破10万亿”,这次真正突破了10万亿,与公募规模差不多。

有私募机构表示:在近期发行的私募基金中,有不少认购者是从楼市撤下来的投资者。经过近半年来楼市调控政策的狂轰滥炸,高净值人士普遍将私募基金视为非常合适的替代选择。

5
标签: 中国 家庭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