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行车大国遭遇金融海啸

2009-06-04 14:57 669

自次贷危机的灰暗之手推倒第一块骨牌起,外贸企业就注定要被“多米诺”效应辐射。玩具、纺织、家具、机械……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出口风光不再,因外需疲 弱导致订单减少。自行车出口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被誉为“自行车王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与出口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呈下降 趋势,进入2009年,跌幅进一步加深。面对不利局面,出口企业该怎么办?

我国被誉为“自行车王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与出口国。然而,当金融海啸来袭之时,我国自行车出口量开始一路下行。自次贷危机的灰暗之 手推倒第一块骨牌起,外贸企业就注定要被“多米诺”效应辐射。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出口风光不再,自行车出口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除1月、3月、5月、7月、8月的出口量同比实现增长外,其他各月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去年11月的出口量下滑幅度达到 26.5%。综合而言,2008年全年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数量5659万辆,金额25亿美元,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8%。然而,进入 2009年,我国自行车出口形势更为严峻。2009年第一季度,我自行车出口979万辆,出口额5.58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2.8%和10.3%。

单价上涨:难言好处我国自行车出口出现量减价增局面。2008年在出口数量下降4%的情况下,中国自行车出口金额反而出现了18%的增长。对此,中国机电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却认为:企业的实际利润并未随之增加。

张培生解释道,去年,自行车生产原辅材料(包括能源、人力成本等)价格普遍提高,使得自行车整车出口单价也随之提升,从而造成出口数量下降而出口金额却在上升的现象。“但我国自行车出口的利润空间却没有水涨船高”。

他表示,自行车生产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具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和加工高中低各种档次产品的能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一方面令中国的自行 车几乎遍及全球各个国家,另一方面也让各国客商在接受我国产品的同时,对自行车从生产到出口的所有环节了如指掌。所以,当外商前来订货时,已经不再满足于 “照着图册选产品”了,而是拿出所需要自行车的款式图样,与自行车出口企业共同商量制作细节和相关零配件的选用。一些外商甚至会亲自跟随出口企业到各个配 件厂监督每一个配件的生产直至最后的组装。这样一来,待自行车整车产品发货之时,外商也已经对每个生产环节出口企业所能赚到的利润点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然后适当给出口商留出一些利润维持基本运营后直接出货。在这种体制下,出口企业很难从中赚到更多的利润。

“这就是目前中国自行车订货、制造、出口、发货的主要应用模式,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都会在合同中得到体现。”张培生说,过去将订单交给厂商后直接等 待发货的状况早已不复存在,可以说,这种时时跟踪、事事躬亲的做法将整车和零件出口加工企业的利润率压榨至最小空间,这样,即使价格有所上涨,多出来的利 润也被外商“榨”得干干净净,更何况,所谓的价格上涨还是原材料上升所致。

企业形势:阴云笼罩自行车出口企业现在的处境究竟怎样?从上月刚刚闭幕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展之一———上海第十九届国际自行车展可以窥见一些端 倪。“在当前全球经济惨淡背景下,整个上海国际自行车展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仍能明显感到金融危机爆发后客商和订单数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参展商之 一的无锡川村自行车有限公司母公司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金龙这样告诉记者。他称:“仅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还能预料,就是万万没想到,年初爆发 的甲型H1N1流感又让整个展会‘雪上加霜’,来自北美和南美的客户明显减少”。

天津市自行车龙头企业金轮自行车集团副总经理刘积凯同样表示,鉴于金轮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尽管遭遇金融危机,前来金轮展位洽谈的客户数量也基本与往年 持平,但从整个展会情况来看,确实发现今年的参会外商总量远低于历年。“我亲眼看到,很多和金轮公司相同定位的专做OEM贴牌外销的自行车进出口企业的展 位可以用‘冷清’来形容。”

谈及公司今年的自行车出口业绩,陆金龙说,金融危机之前,公司平均每年自行车整车出口数量可达15万辆左右,而自去年危机爆发之后,全年出口量只有6 万辆,降幅超过50%。“如今,2009年也过去半年了,按照目前上半年接受外商订单情况看,今年自行车出口量也难有起色。”

未来走势:仍不乐观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自行车出口数字还不是那么刺眼的话,2009年第一季度超过30%的降幅则给整个自行车产业敲响了警钟。张培生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甚至出现了全月整个产业都没有接到多少订单的可怖现象。

陆金龙在分析我们自行车出口的未来走势时给记者一个并不乐观的预测。他认为,从2009年上半年的形势推断,下半年我国自行车出口数量仍会有所下降。预计会在现有基础上下浮5%左右。

张培生也不看好今年下半年我国自行车出口形势,他预计当前这种出口不景气的情况仍会维持一段时间,究竟何时才能回暖,还要看全球经济环境的整体恢复情况。他认为,只要今后我国的自行车企业仍以OEM为主,自行车贸易就必然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牵制。

但同时,张培生再三强调,金融危机给予企业的不仅是一次危机,更是一个机会。过去生产的忙碌令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整顿自己,而危机的爆发给企业一个 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整顿或优化企业内部结构等过去不合理或是落后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内,企业可以进行岗位培训;进一步完善管理层;多参与一些公关活动进行宣 传,为将来产品出口渠道开拓做准备;或设计研发新的技术和车型等。

“长远来看,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自行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绝不会是毁灭性的。”张培生如是说。

在国内同行不敌金融海啸纷纷倒下之时,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则公开表示,虽然去年第三季度的订单略有减少,但2008公司全年出口额仍保持了10%的增 长。2009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额同比上升13%,可以说,迄今为止,金轮自行车集团自行车出口并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公司副总经理刘积凯对记者 解释,公司能保持业内罕有的增长,将产品定位于中高档路线是关键。

刘积凯称,去年年底至今,很多因金融危机倒闭或陷入困境的外贸企业包括自行车出口企业,销售多走的是低价路线。

经济环境突变,失业率上升,消费者收入降低,市场需求下降,企业订单减少。“很明显,当初购买低价车的人经济上较购买高价车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刘 积凯分析,经济危机让消费者收入下降,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较于低收入者的一夜破产,那些平时购买中档或高档自行车的消费者承受能力会更强些, 这至少能在终端销售环节上,缓解中高端车型出口企业受到危机波及的进程。

同时,刘积凯表示,中高档自行车出口企业,不仅终端消费者经济情况较好,贸易过程中合作的贸易商、供应商等信用、资金状况也是相对不错的,抗危机能力 更强,良性运行的链条和环境就此产生。相形之下,那些走低端路线的小型自行车出口企业,即使短期尚能维持运营,也无法保证与其合作的同样规模的供货商、中 间商等都能顺利渡过危机,孤木难成林,受到影响亦是预料之中。

客户选择要慎重订单缺乏并不代表企业出口自此将有单就接,中国机电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认为,危机之下,对企业客户的选择仍是必要的,尤其对自行出口企业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张培生解释说,自行车产业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自行车生产企业一旦将产品定位于高档车或中档车的生产销售,就意味着今后企业为维持在业内的声誉,将不会也不能涉及低端自行车生产。

据张培生介绍,过去,有些刚入行的自行车生产企业不了解业内规则,初期为了打开销路,有单就接,无论利润薄厚,有赚头就生产,从不过问加工自行车的质 量档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企业慢慢站稳脚跟,自然希望开拓更高端的市场时,这时就会发现,尽管企业条件优渥,仍难以吸引高品质订单,孰不知正是其初期 随意接受订单,长期生产低档车、杂牌车所致。
而今,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谷,很多企业本着“有一单是一单”的想法,为早日摆脱困境,开始酝酿接受一些档次定位较低,所需货量较少的生产订单。在此,张培生奉劝企业,金融危机终会雨过天晴,千万不要为一时的利润,而放弃今后的发展,宁可不接单也要维持企业的业内声誉。

市场开拓脚步不能停自行车出口企业决不能因经济的衰退而停滞。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金龙认为,当前,国际市场对我国自行车出口限制颇多,美 国、日本、东南亚、菲律宾等市场尚且还好,欧盟对中国自行车的限制还是相对比较严重的。但是鉴于欧盟是一个高端自行车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应该尽可 能去争取,尤其是现在的危机时刻更是需要。能多“敲开”一个市场的大门,对自行车出口企业来说就多一条通向长久生存的道路。聚焦,自行车出口企业困难在哪里?

利润薄渠道少使企业出力不讨好

出口利润低、海外销售渠道少被公认为是困扰我国整个加工产业出口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机电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明确表示,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轻工类的企业,普遍都维持在这样的低利润率水平上,自行车产业亦是如此。

采访中,张培生提到,几年前他曾去欧美等国家考察学习。在那里,他发现,当地出口生产制造业所获利润率竟是我国制造业的4~5倍之多。抛开销售价格、 产品质量不谈,“当地的企业与我内地企业主表现出的不同经营理念给我触动很深———绝不会为了销售而牺牲成本控制之外的合理利润,不会去做苦力!”而中国 的企业经营者,尤其是自行车行业,恰恰就是处在一个“半苦力”的状态。

据悉,我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约占全球自行车贸易量的70%,可单车利润率却不是很高,既便如此,有时为竞争一个客户,中国的某些企业甚至不惜牺牲仅存的 一点儿利润而采取恶性降价手段。张培生评价说,这种做法,在全球经济情境尚好的情况下,或许还算一种手段,但现在,无异于主动走向倒闭。

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金龙同样赞同利润低薄会制约自行车出口企业健康发展的说法,在他看来,中国自行车企业常年出口中低端车型也是导致出口量 大、利润薄的原因所在。陆金龙介绍,目前中国出口自行车平均价格在40美金左右,单价超过250~300美金的车型极少,更不要提售价达到2万~3万的车 型。

“并不是我们生产不了高端车型,而是市场定位较低。”陆金龙表示,只要自行车始终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销售,所获利润就不会理想。“与高端自行车出口相比,我国自行车企业需要出口十几辆车可能才获得对方出口一辆车的利润。”

除利润点低外,海外销售渠道缺乏也是张培生提到的另一在金融危机后急剧凸显的问题。张培生认为,能将制造、销售、研发、资金链四个环节很好并完全掌握 在手中的生产企业将是十分完美且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可现实情况却是,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往往只拥有并掌握“制造”这一环节,其他关于研发、销售甚至资金 链都是缺乏的,四项缺少三项,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不健全,地位十分被动。

尽管现阶段,依靠国际市场对中国自行车认可程度较高,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中国制造自行车被摒弃或取代的情形,但是从长远上讲,张培生表示,外商毕竟掌 握着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分销渠道,一旦外商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销售渠道出现不畅,中国自行车企业出口贸易也会随之被动受阻,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一推论 的有效证明。

国际进出口限令频出构成挑战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第238号通告,对输入日本的自行车车闸做出了进口限制规定,禁止带有石棉含量超标车闸的自行车整车进口。中国是自行车出 口大国,遇到此类的限制禁令也不是第一次,2005年7月欧盟就曾将自行车反倾销税率提高至48.5%。只要企业经营出口业务一天,类似国际进出口限令就 无法回避,更何况是占世界产量60%、贸易量70%的中国自行车产业。既然贸易壁垒不会消除,自行车出口企业如何对待类似限令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巨大的自行车出口份额似乎国际市场造成了恐惧,张培生表示,包括欧盟、巴西、加拿大等都曾对我国自行车进出口提出反倾销的限制。他认为,今后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都可能继续对我国自行车产业发展形成限制。

对于出口企业,张培生认为,绝不能一味地对这种壁垒进行排斥,还是应该怀着一种客观的心态辩证地看待。拿此次日本禁止带有石棉含量超标车闸的自行车整 车进口为例,张培生告诉记者,传统习惯制造车闸时,企业往往使用石棉,价格也比较低廉,而现在,自从日本提出限令后,很多自行车出口企业都表示,已经不再 使用石棉而是采用更为环保坚固的钢材料,尽管成本高,企业也能做到。这正是中国自行车企业提升自己,积极面对的好姿态。

自主品牌“走出去”尚需时日

贴牌生产是我国自行车出口的主要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自行车本土品牌出口只占出口总量的15%,平均利润不足10%。大量的贴牌生产,令境外的销 售渠道全部由外商控制,使得国内自行车行业利润日渐萎缩。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国外客商完全垄断海外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弊端就愈发突出。

为切实解决国内出口企业在境外销售渠道环节的被动,最近政府一直鼓励国内自主品牌“走出去”。曾多次和国内自行车企业老总在私下里讨论民族品牌国际化 进程的张培生认为,国家鼓励民族企业在海外创立打响自主品牌,但在国外推广自己的品牌所需要的投资绝对是巨大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绝对的心 理准备、充足的人力来支持,很难成功,更不是一个企业随随便便想干就能干的。“其实,我了解,很多企业也有推广自己品牌的想法,可最终都知难而退。很多企 业主私下里都表示,企业正在积累阶段,‘走出去’还不到时候。目前阶段还是以OEM为主。”

拥有充足财力并且在自行车贴牌生产方面运作相当成熟的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旗下已经拥有了一些自主在国外销售的品牌。但集团副总经理刘积凯却表示,自有 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会威胁到公司其他客户在当地市场的份额,除非客人自己提出想要使用本公司的品牌,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主动积极地建议进口企业用本公 司的品牌。

国外品牌带来潜在竞争压力


今年5月,上海第十九届国际自行车展开幕当天,美国三大顶级自行车品牌之一的TITUS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法国自行车品牌LAPIERRE、西班牙头盔品CATLIKE等也借本次展览首次高调亮相。全球经济环境萧条的情况下国外品牌为何大举进驻?

中国机电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对记者分析说,国外品牌自行车多是走高端路线,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购买者多是爱好极限运动 的年轻人或是追求名牌,买一些高档的自行车零配件进行DIY组装的学生一族,销售量不是很大,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会占据一些市场份额,但绝不会对我国自行车 产业造成威胁。

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金龙认为,中国的大部分人群还不会购买国外进口自行车,进口自行车的价格一般为几千美元一辆,远超过我国消费者用于日常交通所能承受的心理价格,不会在我国普通消费市场上对我国自行车产业形成冲击。

正如张培生所分析的,欧洲、美国、日本等是高端自行车的主要输出国。仅拿日本举例,统计显示日本全国自行车近80%的供货量都是由中国自行车企业提供 的。一年将近1000万~1100万辆的市场需求有800多万辆来自我国大陆自行车出口企业,还有一部分来自台资企业,本国自主生产的只有200 万~300万左右。仅从数量计算,日本也没有能力向中国大量输入自行车。
此外,张培生还表示,当前国际市场上对自行车制造企业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中国仍是中低端自行车的主要输出国。周边同样生产出口中低端自行车的印度等国,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均无法与我国形成竞争局面,只能弥补一些出口空挡。

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副总经理刘积凯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国外品牌自行车大举进驻中国市场的看法。刘积凯相信,更多的竞争者将会给我国自行车生产带来更大的群聚效应,“只要企业把握好发展路线,群聚效应将能给中国自行车产业带来更好的未来”,他说。

本期嘉宾:张培生中国机电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刘积凯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副总经理陆金龙无锡川村自行车有限公司母公司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讲述

内销激活新动力———10万+6万=新的希望

由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出资与日本自行车公司合资成立的无锡川村自行车有限公司做自行车出口已有15年。中日合资的背景,令“川村”不费吹灰之力就在日本市场上拥有了川村和尼西克这两个令国内同行羡慕不已的自主品牌。

江苏省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金龙告诉记者,公司自行车的主要出口市场还是在日本,贸易量占全年自行车出口数量的95%。除了自有品牌自行车出口 外,“川村”也贴牌生产自行车用于出口,“如果不是去年下半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公司一定会依照这种模式顺利平稳地运作下去的。”

2008年,金融海啸乍然来袭,寒意迅速席卷外贸出口产业。时任无锡川村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陆金龙发觉,公司一直保持增长趋势的自行车出口出现倒退———从当初年平均整车出口15万辆左右,迅速下滑至年平均出口5万~6万辆,降幅超过60%!

虽说早有准备,但突如其来的大幅下降仍是让“川村”措手不及。如何在危机中寻求新出路也成为了“川村”未来所要面临的难题。其实,中国各行各业的外贸 型企业也同样面临与“川村”一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出口”这辆“马车”尽早恢复动力,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帮助外贸企业重整雄 风,鼓励出口产品内销就是其中一大重要举措。

据悉,“出口转内销”在我国早已有之,可提升至如此高度还是头一次。一时间,尾货市场雨后春笋般涌现,外贸大集举办热烈,服装、鞋帽、玩具……外贸企业纷纷“扛”着产品回归了国内市场。

相比之下,自行车出口企业显得比较“冷静”。相关人士质疑,我国历来是自行车出口和消费大国,国内自行车数量几近饱和,即使政府政策鼓励,自行车产业也难在内销市场有所作为。对此,陆金龙并不以为然。

陆金龙认为,自行车的内销市场其实还是很广阔的,关键要看企业是否真的明白怎么“转”。他说,危机爆发后,公司就已经开始注意内销市场的开拓了,“只是还欠一个时机。”
终于,机会来了!

2009年3月,由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起的“家电下乡”活动向无锡川村自行车有限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在经历一次材料报送之后,上个月,陆金龙代 表公司上京参加了国家相关部委即将推出的关于电动自行车下乡的会议。他透露,目前家电下乡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电动自行车极有可能成为“家电”名 录中的一员。

陆金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家电下乡活动,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鼓励。“一旦此项计划顺利完成”,陆金龙高兴地表示,“公司内销电动自行 车数量将会达到10万辆/年,再算上此前5万~6万辆/年的外销自行车数量,正好15万辆左右,与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前公司年出口自行车数量正好一致,补足 了危机对公司自行车出口造成的缺口。”

最后,陆金龙还补充道,电动自行车单辆的价值是自行车单辆价值3~4倍,平均成本价格可以达到15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再除去内销过程中节省下来的运输、销售等各方面的消费,出口转内销的利润不仅不会下降,甚至还能有所上升。
1
标签: 海啸 大国 自行车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京东超市公布婴童品类增速排行榜:儿童自行车增速超120%

2022-10-10 14:50
19980

五大国有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业绩起底: 工银租赁规模最大 中银航空租赁盈利能力最强

2019-04-15 17:23
53290

2017年1-8月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稳步增长

2017-12-29 14:30
5888

英媒: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自行车出口商 称其或获非法补贴

2017-12-26 17:55
17387

十部门出台共享单车新规: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2017-08-04 14:06
2849

省长骑自行车遭交警训、被司机骂,而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2016-05-10 13:38
68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