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吸收外资对保增长的积极作用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7个月下降,这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吸收外资首次全面下降。
自2008年10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7个月下降,这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吸收外资首次全面下降。今年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241家,实际使用外资276.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4.2%和21%。尽管今年前3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一度出现降幅逐月收窄现象,但到4月份,月度实际使用外资降幅再度回到22.5%。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吸收外资情况短期内实现恢复性增长有一定难度。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4月底,我国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6.6万家,实际使用外资8830.8亿美元。2008年,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9.7%,缴纳税收占全国的21%,出口额占55.3%,进口额占54.7%,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吸收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稳定和扩大吸收外资规模,优化外资产业和地区结构,对于我国克服当前困难和保持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我国吸收外资面临暂时的困难,但只要应对得当,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仍有可能化“危”为“机”。自去年年底以来,各省市也陆续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提振投资者信心。商务部印发《关于2009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商务部门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加强和改进服务,促进吸收外资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协调做好吸收外资工作,营造鼓励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全面清理和规范涉及外商投资的行政收费和检查事项,减少“乱收费”和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推进外商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减少外商投资项目审核环节,缩短审核时限;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投资便利化。
其次,加强产业引导,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商投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认真落实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国际服务外包;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扩大内需安排的各项投资项目,并在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完善地区总部功能。
第三,促进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化外资的区域结构。完善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吸收外资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扩大沿边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鼓励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加强对口合作,实现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和改进服务,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和影响,加强部门协作,及时解决企业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服务,研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适时在境内上市,缓解资金压力;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便利,帮助企业稳定生产规模,减少停产裁员现象,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