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台风过境”,银行业如何站稳脚跟?
消费金融,是整个中国经济、金融行业长达二三十年的风带,物产丰富,生态常青。
消费金融,是整个中国经济、金融行业长达二三十年的风带,物产丰富,生态常青。
无论从国家宏观经济还是大众衣食住行来看,消费金融行业的生命力都足够旺盛。从最初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广,从金融机构独享到遍地开花,这个行业的机遇与风险同等吸睛。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消费金融黄金时代的开篇阶段,传统银行占据先发优势,互联网巨头随即跟进,尤其以电商系切入综合支付体系的场景渗透来势汹汹,除此外,还有近几年火热的网贷平台及其他受制于监管压力密集转型消费金融的分期平台,后起者以形式灵活的创新、流量、场景、技术等优势争夺市场,但也面临各方掣肘。
若以当前的市场体量和监管态势谈行业的格局划分为时尚早,消费金融市场一定阶段内还将以传统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中坚力量。
试点到扩散,赛道扩容资质为先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13万亿元,2014年达到15.4万亿元,到2015年已有19万亿元,预计2019年将超过41万亿元;国泰君安研报显示,与美国相比,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渗透率有2倍以上增长空间。
传统银行因其本身的零售业务含有消费金融服务的属性,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主力,自2009年银监会宣布开放4个消费金融试点至今,当前市场上共计2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20家有银行背景,消费金融成为银行发展非传统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辅助工具。
之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点对点”的传统信用卡资金用途明确,覆盖人群广泛;。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张东在银监会第127场例行发布会上曾表示:“信用卡其实天然就是消费和金融最紧密的结合,大家都知道,先给客户一张信用卡给他贷款让他去交易、消费,消费后有可能形成我们的消费信贷,所以信用卡天然的就是消费和金融结合的最紧密的产品。”
消费贷如房贷、车贷主要针对信用良好的客户,还款灵活且利率有优势;同时,由于消费金融涉及征信,只要涉及信用就离不开银行,这或许也是顶层构建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前奏曲的一部分。
之后,各银行谋划转型,核心就是围绕个人用户做文章,具体做法包括参股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获取牌照、以补贴抢占市场、联合企业创办新兴技术实验室、优化获客渠道等等。银行发展消费金融要立足客户基础、风险管理体系、资金成本及资源优势挖掘增长点。
银行的主动转型背后是日渐高企的坏账率和畸形房贷业务压力,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金融板块估值一路高涨,其正通过牌照获取逐步分食传统银行的优势业务,消费金融业务可以说是银行“破釜沉舟”式改革的试验田。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公布2017年半年报,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红海已成蓝海,银行如何才能主导下一阶段变革?
错位竞争,以人为本
从专注机构及高净值客户转向为个人提供信贷服务,传统银行转型的步伐明确且坚定,与此同时,电商系消费金融平台及其他分期购物平台也不甘示弱,基于自身生态积极拓展消费场景,迎合大众适度消费的理念转变。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市场上消费金融公司约有300多家,除商业银行及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外,电商、分期购物平台、第三方支付等“非正规军”实际从事与持牌公司本质相同的业务。
作为“非正规军”,流量、场景、运营和灵活性是其优势,放眼望去,校园、医疗、租房、购车、教育、装修等场景都是增量市场,通过移动支付的疯狂补贴抢占场景培养用户习惯,甚至逐步自建信用体系迅速切入各个领域,生态协同且执行力极强。虽然在资金规模和业务边界方面承压,但胜在离用户更近,这同时也是监管的顾虑所在,校园贷、医美分期、盗刷、欺诈等影响恶劣,同样,持牌机构也被爆出拉人头放贷、坏账率高、泄露用户信息等问题,如何加固风控、降低资金成本、控制不良率等问题迫在眉睫。草根与正统历史性的同台唱戏,行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融合景象。
以现阶段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非正规军”与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各有千秋且面临的难题不尽相同。
根据消费金融‘小额、短期、分散’的原则性要求及面向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碎片化、行为多样化的特征,银行需要优化传统放贷结构,改变在客户心中的刻板认知,借鉴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行业的经验,以人为本提供服务;银行与其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互相协同也存在竞争,如何在理顺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更多走向体系外自主发展,背靠牌照优势提供具有互联网属性的金融服务是其当务之急。
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要找准自身定位,在新经济常态下低利率低成本地获取资金,在借力股东优势发展区域性业务外挖掘增量市场;除以上外,行业共同面临的数据共享、风险欺诈等难题也亟需监管及新技术成熟后的共同作用。
竞争到共赢,开放融合共同繁荣
长远来看,银行由于掌握庞大的客户基础、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资金规模、资金成本、资源整合等优势,在一定阶段内仍将占据主动位置,工农中建与BATJ在技术、渠道、营销、用户、产品等层面的合作也表明双方在多领域内优势互补是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甚至是构建信用社会的基石。
金融业内人士曾有观点称,BATJ对于金融业务创新的探索最终还是要在银行得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时期内不可能触及银行的主体地位。
不可否认,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占据“天时地利”,但作为成立之初就坚定执行“人和”思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其基于自身优势及对市场、用户的洞察,在消费金融的发力上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通过消费理念引导、支付场景渗透、产品创新、数据征信、业务关联、新兴技术研发已然走出一条特色路线;反观银行的探索,立足牌照、资本、渠道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互联网企业的模式,但对互联网巨头垂涎已久的金融数据宝藏,挖掘力度还需要增强,BATJ均对数据公司有投资收购行为,针对数据获取、筛选、应用、整合、创新进行全阶段深入挖掘。双方得以合作的前提正是银行看中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场景和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能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逐步成熟让行业未来充满变数。
综合以上,银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在消费金融风带中站稳脚跟:
自身,健全体制机制,优化业务结构;经营品牌,转变外界刻板认知;充分挖掘沉淀数据价值,指导授信及风控;注重新兴技术研发应用,迭代风控系统和风险模型;打造爆款产品,关联业务协同发展;盘活存量,为用户创造需求;推动有限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
客户,洞察消费结构和消费对象进行定性分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多元化需求;改变服务提供方式,从被动接客转为主动经营走到群众去;注重消费引导,普及风险教育;注重三四线城市逐渐上升的消费势头,提前布局;
外部,引用新兴技术成果指导消费金融业务智能化标准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优质企业联合开发消费场景;建立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共同体,银行、商家、消费者形成可持续的共赢关系;建立风控联盟,集结行业力量共同抵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