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自贸区发展指数发布 上海处于领先地位
2017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了1+3+7新格局,新形势下,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继续发展?近日,中国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同期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
来源:上海自贸区
2017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了1+3+7新格局,新形势下,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继续发展?近日,中国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同期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指数为81.35,领先于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先行先试优势。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全球化已由价值链份额创新竞争阶段进入到价值链升级竞争阶段,具体表现为服务与制造领域ICT革命以及创新知识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对于中国来说,自贸试验区将处于引领地位。
他认为,新形势下我国自贸试验区要创新吸收外资政策,要尽快取消对各级政府的吸收外资额的政绩考核指标,从外资的直接收益性激励转向间接的体制性激励。此外,对外资的产业导向政策要从分散的开发区政策平台移到协同的自贸试验区平台,并把对外资的监管方式逐步从“身份”管理转向状态管理,使外资进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运行的常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表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我们要软硬结合,要通过软件的升级提升硬件的功能,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在一起,要把上海的资源、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资源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支撑点,这就是我们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主要的考虑。”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融资端。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入3.0版,他认为:“要突破金融改革3.0版的创新方案都有了,但是细则落地不多,我认为一个突破口就是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连接,与亚投行合作,这样可以带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动人民币国际化,最后带动人民币的资本项目自由可兑换”。
本次论坛还同期发布了“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较早建立的试验区进行了评估。
经过上海财经大学项目组综合调研2000多家企业、社会公众、相关专家以及公开披露的经济数据得出的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指数为81.35,领先于其它三个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先行先试优势,广东、天津和福建分别为80.58、79.71和79.90,后成立的自贸区与上海发展差距在缩小,三地自贸区在学习上海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位于自贸区内企业的信心与满意程度要显著高于区外,企业规模和成立年限对信心和评价有着负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