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私募"扎堆"图:北京+上海+深圳=总规模62%
截至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0652家,较上月增加54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0688只,较上月增加1954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0.2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2600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实际管理规模首次超过10万亿元。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陈冬生 许孝如
中基协今日公布私募最新数据。
截至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0652家,较上月增加54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0688只,较上月增加1954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0.2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2600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实际管理规模首次超过10万亿元。
在实际管理规模创新高的同时,行业正发生一些变化,今年以来,证券私募管理规模出现缩水,7月份一度增长了809亿元,不过8月份继续缩水。截至8月底,证券私募规模2.25万亿,相比7月份缩水1107亿,前8个月,证券私募累计缩水5201亿。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北上深三地私募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达6.34万亿,占10.21万亿总规模的62%。其中上海为2.38万亿,深圳为1.57万亿,北京为2.39万亿。
私募“嫌贫爱富”,青海家数不足上海千分之三
作为大资管和财富管理的新兴行业之一,“嫌贫爱富”现象更加明显。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给私募提供了合适的生存土壤,从产业集中度来看,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截至8月底,已登记私募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除宁波)、广东(除深圳),总计占比达72.95%,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占比近六成,达59.73%。其中,上海4324家、深圳4092家、北京3922家、浙江(除宁波)1557家、广东(除深圳)1172家,数量占比分别为20.93%、19.81%、18.99%、7.54%、5.67%。
数量和规模北上深座次略有变化,就具体基金数量来看,上海、北京、深圳三个第一阵营城市远远超过了其他辖区,分别有17900只、11628只和11046只;规模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均超万亿,分别达2.39万亿、2.38万亿、1.57万亿,占比超六成。
相比而言,其他辖区私募数量和规模等明显小很多。大连、云南、河南等14个辖区,私募数量不足100家,其中,青海仅有12家,和数量第一的上海相比不到千分之三。
与此同时,私募汇APP数据显示,从办公地址分布来看,截至8月底,北京超过上海、深圳,成为私募办公地最集中的城市,数量达5075家,占比24.57%;上海、深圳分别是4404家、3177家,占比21.32%和15.38%,三地总占比超过六成,达61.27%,比注册地更加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虽然相对偏远,但由于一些优惠政策的扶持,私募数量并不算少,有214家私募;管理901只基金,基金规模达2198亿元,在基金数量和规模上,超越了四川、福建、山东、重庆、湖北等中部甚至华东地区,接近宁波的水平。
证券私募单月缩水超千亿,年内累计缩水5201亿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管理基金规模为10.2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2600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实际管理规模首次超过10万亿元。去年年底,管理规模为7.89万亿,年内增加了2.32万亿,增幅为29.4%。
记者注意到,股权私募依旧是私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8月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的基金规模为6.37万亿元,比7月份增长2299亿。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950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25407只。
今年以来,证券私募管理规模出现缩水,7月份一度增长了809亿元,不过8月份继续缩水。截至8月底,证券私募规模2.25万亿,相比7月份缩水1107亿,前8个月,证券私募累计缩水5201亿;截至8月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7943家,管理基金30237只。
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59家,正在运作的基金5044只,规模1.60万亿元
协会累计注销私募12544家,年内从业人员减少4.31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无论是管理规模、管理人数量等都迎来大幅上升,而私募从业人员数量却出现大幅减少,年内减少4.31万。
最新数据显示,私募管理人员总人数为22.89万人;去年年底,这一数据为27.20万人。
一位私募机构管理人员认为,私募行业2013年纳入监管之后迎来快速发展,无论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还是基金的数量,包括认缴、实缴规模都实现爆发式增长。刚开始不少人去抢注私募,只是为了拿到牌照然后再去卖,并没有从事实际业务,产生了一批投机性的或者没有实际业务、不合规运作的私募公司,甚至有借着私募牌照去从事类似P2P(网贷)、非法募集等其他类型公司。随着私募行业的不断规范、合规发展,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被清理出了私募队伍。
中基协表示,自《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发布以来,协会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12544家,其中,主动申请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913家,未按照《公告》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1631家。2017年8月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37家,均由于未按照《公告》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被注销。
同时,中基协称,根据相关要求,针对截至8月31日仍未报送2016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仍未完成所管理私募基金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信息更新的214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已将此类机构列入异常机构名单。其中,未报送2016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私募基金管理人951家,未完成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产品季度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1915家。
超八成私募规模低于“生死线”,业内期待大浪淘沙
公募私奔、券商转私,随着近几年私募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私募灵活的机制和1%、2%固定管理费还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业绩提成,许多传统金融机构的人才纷纷出走。
私募看似荷包满满,但壕气冲天的背后,是私募行业的一把辛酸泪,行业平均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业绩“压力山大”……
好买私募梦工厂曾经测算了私募的生存门槛:2%的固定管理费,刨去支付给通道和渠道各方的费用,实际到手的不足1%。募集费、通道费、合规费、场地员工费、市场推广费等等合计上1000万一年的运营成本。测算显示,私募规模只有上到10亿元,才能达到“生死及格线”,姑且够活。
而从目前协会公示数据来看,截至8月底,超过八成的私募管理规模低于1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低于5亿元;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规模的共17786家,平均管理基金规模5.74亿元。
具体来看,破100亿元的仅169家,50~100亿元的210家,20~50亿元的559家,10~20亿元的653家,5~10亿元的972家,1~5亿元的3641家,0.5~1亿元2034家。
深圳地区一位大型私募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会经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过程。后期会进入一个有序期,监管将会越来越规范。经历这个有序期之后,会有大鱼吃小鱼的过程,上千亿规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甚至更大规模的也会出现。之前是私募1.0时代,规范后是2.0时代,现在很快进入3.0时代,私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各个行业机构将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