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住户抱怨没有游泳池,怒怼回去的区政府道歉了!
近日,重庆一市民发文称,中低收入群体公租房小区住户有六七万人不等的特大小区,为什么都不修建游泳池?“为弱势群体孩子修建一个游泳池,夏天孩子也有去处”。官方回应称,如对居住环境不满,建议自行购买高档小区住房。9月1日,沙坪坝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就工作人员之前的不当表述向当事群众表示歉意。
来源:北京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
导语
近日,重庆一市民发文称,中低收入群体公租房小区住户有六七万人不等的特大小区,为什么都不修建游泳池?“为弱势群体孩子修建一个游泳池,夏天孩子也有去处”。官方回应称,如对居住环境不满,建议自行购买高档小区住房。9月1日,沙坪坝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就工作人员之前的不当表述向当事群众表示歉意。
公租房住户抱怨不建游泳池 重庆房管局回应
区政府怒怼:建议购买高档小区
近日,有市民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公开信箱里发文称,重庆在全国是有名的火炉城市,每年夏天都要连续高温达40度。中低收入群体公租房小区住户有六七万人不等的特大小区,为什么都不修建游泳池?信中表示,“中低收入群体都不怕热吗?中低收入群体的孩子们就该热吗?为弱势群体孩子修建一个游泳池,夏天孩子也有去处。”
对此,沙坪坝区政府网上回应称,公租房是政府面向社会解决群众保障性住房的一项新举措,目的让人民群众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共建小康,因规划公租房用地有限,无相关修建游泳池先例,如来信人对居住环境不满,建议自行购买带有游泳池的高档小区住房,即可解决相关反映问题。
8月31日下午,负责管理公租房的重庆市房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重庆市公租房内配备有抽油烟机、橱柜、洗脸盆等生活基础设施,如果居民想洗澡,可以自己购买热水器、淋雨等洗浴设备。
记者注意到,关于公租房到底该不该建设游泳池网友看法不一,有网友表示,应该让低收入者住得起好房子。国外有些公租房建的就“堪比豪宅”。但也有网友认为,“公租房应该有游泳池有海景有会所”是一种公租房豪宅化的倾向。因为它违背了保障的本意,如果给公租房住户等同于商品房住户的权益,是对奋斗者的不公平,也是对市场竞争精神的伤害。
区政府新闻办负责人:表述不当,已道歉
9月1日,据报道,这段回复被区政府新闻办负责人认为表述失当。记者注意到,目前这封来信以及回复已被沙坪坝区政府公开信箱撤下。
记者从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工作人员办理回复时出现“建议自行购买带有游泳池的高档小区住房”的不当表述,引起网民关注,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就工作人员失当表述向当事群众表示歉意。
对于群众在来信中反映出的消暑纳凉、休闲、健身等需求,已责成职能部门认真研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公租房作为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其建设标准和配套设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公租房建设标准综合考虑了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承租人承受能力、后期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并需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北京正式实施公租房建设标准
相比于普通商品住宅,发挥着保障性功用的公租房自然不应该享有太多奢侈的设施。不过即便如此,居住在公租房的群众也应该得到一些最低限度的保障。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已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北京日报报道,这是全国第一份明确规定公租房建设标准的相关文件。
北京市住建委还于2月24日组织召开了宣贯大会,提出要坚持高度、广度、深度并重实施贯彻《标准》。
记者发现,北京市的这份《标准》放开了“最小不得低于22平方米”的面积限制,并强制推行油烟分离等技术,并把公交、地铁等交通的便利性考虑进来。
北京青年报报道,以往《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国标中规定,由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公租房最小套型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但北京市《标准》打破了22平方米的最小面积限制,允许15-22平方米小户型的出现,避免用地浪费。
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起草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相比普通商品住宅,公租房面积虽然不大,但未来将建得更加精致,诸如油烟分离的一些新技术甚至是商品住宅都少见的新亮点将强制在北京市公租房中推广。
对于公租房的交通条件,《标准》要求公租房住区应优先选择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应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并具备与轨道交通站点或大型公交枢纽接驳的场站、道路条件。
具体而言,项目周边应设有已投入运行的公交站点或首末站设施,住区人行出入口附近设有出租车等候点。而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主要人行出入口500米内就会有公交站点设施。
网友说
@门牙笑崩了:斗米之恩,升米之仇
@老朽予岚:公租房:你这样说我,难道我不要面子吗?
@沦为女儿控的人夫超:难得一次想要站官方,哈,没毛病
@吃货生活圈:要啥自行车
@辣椒槌:我也建议有个泳池,收费也可以!
@我的头像有故事:这回复也太犀利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