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业供应链金融 用数字化方式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7万亿元。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无论是在覆盖面还是在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特别是对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报告》还提出,下一步农村金融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市场化发展和政策支持有机结合的基本取向,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根本途径,加快健全开放包容、适度竞争、鼓励创新、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大力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为不同规模的三农用户提供合适的服务,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向。“三农是根本,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城市富余资金来有效的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有这样的责任。”贷财行运营总监李大威说。
用数字方式服务最广大的三农用户
众所周知,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享受金融服务的最大瓶颈来自于信用记录的不足,也没有各种抵押物,这是全国普遍性的难题。
在农村,底层的农村消费者和小型经营者痛点,就是小贷的需求和单笔高于成本的突出矛盾;同时,一些中型养殖户和产业链下游经销商的中等规模贷款需求,也受制于信息不对称。
据贷财行运营总监李大威介绍,针对这一痛点,贷财行推出了一套“互联网+供应链+三农”一体化模式的惠农供应链金融产品,“这实际上是在供给端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来解决无抵押物的短板、而技术手段则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以及人员操作风险。”据介绍,在这种模式当中,更多的会借助龙头企业,生态资源和电商平台的能力。李大威说:“很多龙头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上游的供应,会有很多合作农户,这些合作农户按照企业的技术指导、农资农具进行养殖,龙头企业再去收购成品,而电商平台、新零售的渠道,则帮助龙头企业把这些收购的产品放给终端消费者。”
我国农村有很多谋求发展的大型种养殖户,李大威表示,贷财行会更努力深化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致力在东北地区树立互金助推普惠金融发展的标杆。
像贷财行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是通过数字金融化方式触及大大小小的农户,是在构建小而美的价值链,通过数字化生态系统,让产业链上最小的农户也能享受金融带来的便利,是全国农村金融的大势所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互金平台参与到三农的推动与发展建设中,为我国普惠金融事业更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