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机构转型消费金融路不好走 沦为套利产业链工具
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转型,医美分期、旅游分期、教育分期、汽车抵押消费贷款,正成为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布局消费金融的突破口。
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转型,医美分期、旅游分期、教育分期、汽车抵押消费贷款,正成为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布局消费金融的突破口。
“但是,转型的道路并不好走。”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赵诚(化名)直言,过去半年他所在的机构布局医美分期与汽车抵押消费贷款业务以来,他感觉风控压力几乎与日俱增。
更令他惊讶的是,不少业务风控隐患都游离在传统风控手段之外,包括中介与美容顾问“合谋”赚取医美分期业务的贷款分成,以及不法分子拆除抵押汽车GPS追踪设备骗取贷款。
“如何控制这类新型风险,俨然成为众多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业务转型急需解决的挑战。”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否则医美分期、旅游分期、汽车抵押消费贷款等业务很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套利工具”。
新型风险隐患
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赵诚所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迅速决定布局医美分期与汽车抵押消费贷款。
在他看来,这两项业务本身有着很强的风控逻辑,以医美分期为例,不少职业白领通过医学美容手术变得更加漂亮,更容易争取到更好的工作岗位获得更高收入,还贷压力自然变得相当轻松;至于汽车抵押消费贷款业务,由于贷款额几乎是汽车当前估值的5-6成,即使借款人还不上钱,机构也可以处置抵押汽车套现资金偿还贷款本金。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他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当时他所在的机构决定分别向医美分期与汽车抵押消费贷款投入3000万元自有资金进行业务试点,起初每月业务量在200万元左右,贷款逾期率控制在3%以内,在他看来还算合理;但随着每月业务量扩大到500万元,他骤然发现逾期率迅速超过15%,大大超过风控部门估算的逾期率。
“当时公司对风控模型做了检查,发现借款人的信用积分均符合借款标准,直到对借款人做了一轮排查后,才发现了问题。”他指出,通过对借款人排查,他发现不少借款人都是由中介机构与美容医院美容顾问牵线搭桥推荐而来,但他们未必有经济能力偿还贷款。
这时他才意识到,随着医美分期业务日益活跃,一套隐性套利产业链悄然出现。具体而言,由于医美手术利润率非常高,美容顾问能从每笔业务获取相当可观的佣金回扣,于是他们开始与中介机构合作,以拿出部分佣金回扣为诱饵,吸引还贷能力不强的客户通过分期业务获取各类美容手术资金,由此带来“三赢局面”,首先是美容医院业务量大幅增加,其次是美容顾问能以量取胜,获得更多佣金回扣,最后是中介机构也能从中赚取相应好处费,唯一“吃亏”的恰恰是消费金融机构——由于不少客户经济实力不强而出现还贷违约,导致贷款逾期率骤增。
“没想到医美分期竟成为他们的套利工具。”赵诚感慨说,但令他更意外的是,汽车抵押消费贷款业务同样遭遇了类似的道德风险。
通常,消费金融机构基于降低运营风险的考量,会对每辆抵押车辆安装GPS跟踪设备,再将汽车交还给借款人使用,以此了解抵押汽车的行踪。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个别借款人竟然聘请专业人士想办法将GPS跟踪设备拆除,安装到其他车辆“瞒天过海”,导致消费金融机构最终难以找到抵押车辆,借款人也就无需履行还款义务。
“目前,这类道德风险让我们损失了约80万元贷款资金。”赵诚表示。通过同行沟通,他发现不少汽车抵押型消费贷款机构均遭遇到相似的道德风险,个别机构因此损失额甚至达到数百万元。
“问题是,如何规避这类风险,大家一时还束手无策。”他直言。
机构无奈压缩规模控风险
如何应对这些游离于传统风控措施之外的业务隐患,赵诚其实也想过不少办法。
他曾考虑对美容医院采取“白名单”机制,一方面剔除不少客户体验不佳、经营能力相对较差的医疗美容商户,另一方面拒绝与口碑不好、美容顾问与中介机构合作获客过于频繁的医疗美容商户开展分期业务合作。
此外,他还尝试通过调整风控模型参数降低这类道德风险的发生几率,比如重点审核借款人的职业与收入,判断她是否急需美容手术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去年底,他曾建议退出医美分期业务,但公司其他高管以“不能因为一碗粥里有几个苍蝇,就把整碗粥倒掉”为由,执意保留医美业务,但这项业务每月新增贷款额必须控制在最多100万元,贷款余额不超过2000万元。
“现在只能通过压缩贷款规模,尽可能不让自己踩雷。”他直言。
所幸的是,他对退出汽车抵押消费贷款业务的建议,获得公司其他高管的认可,原因是大家一致认为,在难以找到相应手段规避GPS跟踪设备张冠李戴的情况下,这类业务的风控隐患变得不可控制,不法分子很可能通过交流,都来找他们“钻空子”骗取贷款。
然而,这并没有让赵诚感到轻松,基于业务转型的需要,公司高层要求他开始涉足教育分期、旅游分期等消费金融业务。
“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研,我发现这两项业务的场景化消费要求很好,但如果不能与教育、旅游类机构形成业务合作互动,很难切入这块市场。”他直言,更重要的是,这两块业务的消费贷款频率并不高,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否以此做大业务规模实现转型,又是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