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手机上网网民占比96.3% 手机支付用户超5亿
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升至96.3%。
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升至96.3%。
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同台竞争
网络新闻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早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作为信息获取的基础应用,网络新闻服务形式已经从早期的以采编分发的自主传播模式转化到以用户资讯需求为主的资讯平台供给模式。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25亿,半年增长率为1.7%,网民使用比例为83.1%。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96亿,占手机网民的82.4%,半年增长率为4.4%。
资讯聚合平台化趋势促进分工进一步明确。资讯聚合平台较以往以自主采集分发为主的新闻运营模式在内容形式和规模上有极大提升,而在这种趋势下,网络新闻的提供者和分发平台的分工也进一步清晰。内容制作方已经从以往以专业媒体为主转换到专业机构与自媒体并存,而作为内容聚合的平台方主要以技术为核心进行产品运营、资讯分发、用户维系等工作。
另外,整体资讯内容过剩,跨界竞争日趋激烈。平台化的资讯传播模式促使大量内容提供者涌入,形成专业媒体、自媒体同台竞争的格局。这种情况一方面拓展了信息类型,从以往文字、图片扩展至视频、直播;另一方面服务模式也与视频、微博、直播等应用存在交集。在这种形势下,资讯聚合平台不仅与专业新闻网站形成竞争态势,同时也与其他应用形成潜在竞争关系。
内容及用户的增多也对资讯平台提供的内容质量及传递的精准性造成挑战。这种情况促使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发展成为资讯服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大数据、神经网络、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促使资讯聚合平台在资讯推荐、营销推广乃至更深入的内容制作、互动沟通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线下日常支付手机成首选
线下支付领域依旧是市场热点,网民在超市、便利店等线下实体店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习惯进一步加深。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网民中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达到61.6%,用户规模达4.63亿。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用户中,有35.1%用户表示日常线下消费更多使用手机网上支付,有31.8%用户表示更多使用现金、银行卡支付,其中一线城市线下消费更多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达到40.9%。
截至2017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5.11亿,较2016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增加3654万人,半年增长率为7.7%,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64.9%提升至68.0%。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5.02亿,半年增长率为7.0%,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67.5%提升至69.4%。
3.34亿人网上预订旅行产品
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消费对旅游需求、旅游经济的刺激作用明显增强,在互联网消费驱动下,旅行预订用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3.34亿,较2016年底增长3441万人,增长率为11.5%。
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旅行预订企业竞逐市场拓展盈利空间。在线机票领域,“提直降代”力度加大,OTA平台机票业务沦为流量入口。然而,与航空公司相比,OTA平台能够一站式提供更多的航空公司和航班选择以及接送机、酒店等搭配服务,其机票代理仍为彼此不可或缺的战略业务。与此同时,“零佣金”规则的实施,促使机票价格更加透明,问题机票、低价陷阱等现象也会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