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经济区有望成新增长极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14日公布。专家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未来海西经济区电子信息、机械、石化以及金融业等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相关发展规划将择机出台
福建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叶飞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意见》提出,将 海西经济区建立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以及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海西经济区未来将争取每年经济增速高出全国水平1至2个百分 点,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对于重点产业发展,叶飞文表示,首先,海西经济区将争取在高起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等产业;其次,吸引对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海西经济区创造条件;再次,发展福建省的一些特色产业,将原先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发展壮大。
对于福建省的特色产业,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认为,这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其中农业可能包括茶叶、食用菌、水果等,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如运动鞋及服装生产。
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在抓紧编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并将择机出台。《若干意见》还提到,允许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
赛迪顾问城市战略资讯中心总经理秦海林认为,海西经济区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两岸加强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短期来看,将对电子信息、石化、房地产以及纺织等产业产生明显带动作用。
国联证券分析师周纪庚认为,与深圳、天津等地一样,海西经济区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 面的经济发展区域。短期内,海西经济区将通过基建、房地产等行业投资的加快来带动增长,长期则将对商业、金融等诸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东兴证券宏观经济研 究员谭凇指出,《若干意见》将缩小该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交通基建、物流、光电等产业发展。
服务周边发展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还包括浙江、广东和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除了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海西经济区将逐步推进区域一体化机制。
消息人士称,近年来温州、汕头等较发达城市主动争取融入海西经济区。其中,温州市 成立专门的“海西办”,努力在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产业带以及文化旅游等五个主要方面入手,对接融入海西。广东省委出台的有关文件特别提出,支持汕头扩 大对台经贸,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
江西省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地也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上加快与 海西主体板块对接。叶飞文表示,在服务周边发展方面,海西经济区将发挥福建主体作用,加强福建与浙南、粤东以及赣东南的周边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 合作机制,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根据《若干意见》,海西经济区将推进跨省行政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加强电子、机械、石化、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合理布局,形成海西产业对接走廊。
推动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
《若干意见》明确,将海西经济区建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叶飞文认为,目前两岸金 融合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如厦门商业银行已成为首家台湾金融机构参股的大陆银行,台湾人寿也已正式落户厦门。国家明确了海西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先行先试 政策后,两岸金融合作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条件成熟之后,逐步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叶飞文介绍,未来将积极推动建立两岸金融业监管合作机制,优先批准台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福建金融企业,支持设立两岸合资的海峡投资基金。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根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西经济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很有可能来自金融领域,这既符合两岸产业合作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秦海林认为,除了促进两岸金融合作外,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另一重要目的是配套支持海西实体经济发展,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