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颖励: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
按照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推动人民币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霍颖励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按照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推动人民币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一带一路”合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之一,资金融通无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过去几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未来如何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发挥这一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于2009年7月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基于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了便利和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范围和规模因之逐步扩大。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初步确立。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逐步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重要的支持力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
▲资料图(来源:互联网)
第一,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力提升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快于我国全部对外贸易,中国企业已在沿线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中国对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500亿美元。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实际收付7786亿元,占双边贸易额的13.9%,比2012年末提高了4.3个百分点。通过将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投资计价结算和支付,双方企业有效规避了国际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降低了汇兑成本,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第二,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伴随着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稳步提高,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和外汇资金等方面的业务优势,逐步形成了海外机构、代理行和清算网络、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民币等投融资和跨境金融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少项目中,中方既是主要投资方,也是主要建设者。中资金融机构深化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设计相应的人民币融资方案,将人民币直接用于国内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出口、项目施工款支付等,使跨境资金流与货物流匹配循环,有效缓解了币种错配,规避了汇率风险。如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积极开展大额产品承包出口、出口买方信贷等多种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力带动了中国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第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货币合作不断深化。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22个,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向离岸市场和沿线国家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为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提供了综合保障;与23个国家实现双方货币直接交易,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8个,与两个沿线国家实现双方货币区域直接交易,帮助市场主体有效降低汇兑成本并管理汇率风险,便利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与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7个。与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机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5个,为沿线国家投资国内人民币金融产品提供了便利通道;与9个国家签署边贸或一般贸易(与投资)本币结算协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8个。此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参与者不少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中银香港作为海外首家直参行接入CIPS,带动沿线国家更多参加行参与CIPS清算,为沿线国家人民币清算搭建了高效、安全、稳定的“高速公路”。
第四,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扩大,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配置人民币资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和投资便利性稳步提高,境外机构可通过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直接入市等多种渠道投资境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截至2017年4月底,共有包括境外央行类机构、境外商业银行、境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产品类投资者等在内的400多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量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已有五十多家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金额折845.1亿美元,其中一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全球性战略过程,需要各国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研究课题组估算,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达10.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要满足如此巨量且投资周期较长的资金需求,需要沿线国家共同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融资和金融支持体系。
▲资料图(来源:互联网)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宣布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包括: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可以预计,人民币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应该看到,目前人民币国际使用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作用还面临一些短板和制约因素。
首先,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对双边贸易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的比重远低于跨境人民币使用的平均水平。其中,在10%以上的仅有7个国家,介于5%~10%的有2个,介于1%~5%的有13个,其余均低于1%。
其次,资金短缺和投融资风险等问题较为普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属于“投资级”的有24个,占比36%,其他国家属于“投机级”或没有评级,“一带一路”早期阶段不少投资都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期间当地政治、经济等不利变化会增大投资风险,同时对深化双边货币合作也会形成一定制约。
再次,人民币国际使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接受度还不够高。一些沿线国家对外汇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人民币在官方认可、当地开户、跨境支付使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障碍。
2017年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总体上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在沿线一些国家如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则保持较快增长。目前,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池止跌回稳,人民币存款略有回升,人民币账户开立呈上涨势头。总的来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具有扎实基础,前景广阔。
▲资料图(来源:互联网)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重要作用,具有以下优势和好处:
一是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提供更加丰富和便利的跨境清算支付服务,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和建设自由贸易网络。资金接受国可直接使用他国本币购买本币发行国的产品乃至偿还融资债务,节省换汇成本,便利贸易投资。
二是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升国内金融业对国际贸易投资和企业“走出去”等实体部门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三是便利“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投融资活动,探索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市场化和可持续的投融资和资金供给机制。通过使用本币开展对外投融资并形成合理回报,可调动当地储蓄资源和全球资金。同时,深化本币金融市场开放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将更加便利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或融资。
四是进一步提升与沿线国家货币金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深化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等,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更多地使用本币有利于逐步增强对本币的信心,促进以本币计价的资本市场发展,同时减少对主要货币的依赖,丰富汇率风险管理手段。
按照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凝聚广泛共识,统筹管控风险,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积极调动政府和市场、沿线国家以及国际资本等资源,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用领域和规模。
一是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境贸易计价结算功能。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鼓励和支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中人民币用于跨境支付和清算,逐步提高人民币所占比重。继续发挥人民币清算行在营销客户、研发人民币产品、管理外汇风险、推广人民币境外使用的功能。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与效率,探索和支持沿线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各种方式参与CIPS,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推动涉外经济活动统计使用人民币计价,支持“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在合同、银行贷款发放、配套投融资等方面使用人民币计价。支持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以人民币计价,探索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我国在钢铁、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一直由境外商品市场主导。要充分利用我国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优势,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提升我国优势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推动项目所在国对中国的出口使用人民币结算,积累人民币资金用于支付中方施工建设等费用,实现双赢或多赢。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人民币清算中心(来源:大公财经)
二是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开发性金融在海外机构格局、市场化运作、财务可持续和注重长期投资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人民币开展项目合作,有效提升资金融通水平和质量。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成果清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鼓励商业银行探索适合沿线国家当地情况的投融资模式。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或商业机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其募集人民币资金并开展人民币贷款等业务。
三是进一步发挥人民币“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资产配置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与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有利于人民币使用的市场设施环境。支持国内金融机构以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当地并购、与当地机构合作等形式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点布局,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在“股票通”“债券通”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境内外资本市场联通,有步骤地联通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便利投资者利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活动。推动人民币与相关国家货币直接交易,活跃人民币区域外汇市场,为企业提供对冲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四是进一步发挥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借助沿线区域性、国际性金融中心的专业集聚优势,支持其更好地发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投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筹集资金,提供专业化的项目融资、会计、审计、信息、风险管理等各种服务,开发满足“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投融资和避险金融产品,带动更多市场资源参与投资这些金融产品。
五是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国际机构等的沟通,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机制,消除不利于扩大本币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平等互利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等各国央行(货币当局)的货币合作,深化本币结算合作安排,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双边金融管理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创造有利于本币使用的政策制度框架。强化在金融稳定和危机管理、反洗钱、反恐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