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的未来:合作将比竞争更重要
消费金融机构应更多注意合作而非竞争,通过与上下游乃至同业机构打好配合战,共同做大市场才是正解
来源: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
近几年,从事消费金融的机构不断增加,电商平台、互联网科技公司、数据公司、征信公司……纷纷加入消费金融服务之列。而随着传统银行开始拥抱互联网技术并发力场景消费端,消费金融未来的市场格局愈发扑朔迷离。近日,在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部分来自于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高管对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格局表达了看法,透过多位高管的发言,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但未来“开放、合作”的理念将成为主流。 中小型商业银行要学会借力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当前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条件》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小型商业银行要学会借力。他表示,商业银行不一定什么都自己做,而应做好金融行业的细分工作。拿消费信贷来说,从资金的吸收、支付、结算、放贷、回收、评估、风险识别、定价全都是银行自己做,一条龙服务。但是现在,银行可能需要更加专业化,尤其是针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我们不可能每个领域都具备竞争优势,在不太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不妨让出一部分,集中精力在自己最具有竞争力的那部分。比如我们银行最有优势的,是资金,是大量客户的沉淀。现在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已有的客户进行深入挖掘,做好数据分析。其次,在立足于自身的同时,与其他公司一起合作共赢。如果对技术比较慎重,就可以和技术公司合作;对场景系统对接不熟悉,也可以请专门的对接公司……总之,要充分借力,通过和互联网公司以及金融同业机构的合作,去做大市场。” 科技金融公司希望做好技术输出 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表示,京东金融是银行业的合作者而非竞争者。在圆桌会议环节中,主持人向区力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大部分的传统银行都处于沉睡状态的时候,你们取得进展非常快。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沉睡的雄师们纷纷崛起,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你们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有什么考虑?” 面对此问题,区力略作思考后,从容应对。区力首先表明,京东金融并非是以市场挑战者或者竞争者的角色出现。过去的京东金融一直在向科技金融转型,包括跟民生银行发行的小白信用卡,还包括现在跟大量金融机构在做的联合放款、客户运营服务输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次,关于将来,区力表示,我们必须考虑整个金融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的行业,意思是你必须要把你的客群做得足够大,这个生意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而将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区力表示,中国零售银行有一个特点,它发展很快,但是它的收入成本比变化不大,也即当银行需要更多客户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但京东金融则不同,拿京东金融业务板块作为例子,我们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个固定投入,我有100万客户的时候需要这个成本,但是当我做到1亿的时候也是这个成本,这意味着我能把我的变动成本控制在无限低。我们有这样的技术能力,是因为我们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那么,除了服务于我们自营业务以外,我们更希望能向金融机构输出技术、服务他们。“因为我们的固定成本已经存在了,而作为互联网电商起家的机构来说,无论是我们对机构的认识,我们的客群运营能力,包括我们的风控技术,经过几年的打造,我认为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经营角度还是从行业发展的需要,京东金融都需要把这种科技能力输出,从而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 更多机构致力于连接上下游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场不少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高管都对连接场景金融消费,表现出了充分的热情。比如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表示新网现在的定位就是消费金融的连接器。华瑞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SDK产品,希望通过打造互联网的连接器,把消费金融服务开到每个APP里面去。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伊劲松表示,民生银行也在积极同上下游和各种APP寻求场景化方面的合作。“我们跟很多互联网金融场景进行合作,支付的场景在外面,我们的服务也就在外面。通过若干个客户数据入口,可以把我们的服务很好地推送出去。这也是我们最近跟很多行业,比如小米、360等做了大量合作的原因。未来,场景金融前景非常广阔。”透过以上多位高管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寻求合作共赢的意愿已经十分迫切。在消费市场的市场格局尚处于较多不确定性的当下,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科技金融公司、抑或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家都重视到了合作、开放的重要性。在不远的未来,或许谁能做好“合作”这件事,谁才能真正地成为消费金融业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