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寻找供应链金融新蓝海

傅说 | 2017-06-25 22:27 8791

供应链金融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迅猛,从最初的几十家到现在的两千多家。深圳作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根据地,更是聚集了80%的供应链公司。这些公司当中很多聚集在某几个行业,经过几年的充分竞争

文 | 傅说 ID:aici_fu

来源|全程供应链 fullscm 授权转载


供应链金融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迅猛,从最初的几十家到现在的两千多家。深圳作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根据地,更是聚集了80%的供应链公司。这些公司当中很多聚集在某几个行业,经过几年的充分竞争,已经打得一片狼藉,比如手机行业、IC行业、钢铁行业,等等。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各大供应链公司老总们朝思暮想的问题。


为什么看好供应链金融?真正解决了多方痛点!


首先,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弥补了中小企业年化融资成本8%-20%的空白,给予了中小企业全新的融资工具,这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具有强大的生存空间。其次,满足了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金融服务,变现其产业链长期收益的价值。


再次,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由于核心企业的隐性背书,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没有理由不看好。再者,从市场博弈层面看,传统金融的投资者教育已经较为充分,而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大的预期差。


空间有多大?2020年15万亿!


供应链金融在美国的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窗口,成为核心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UPS和GE金融业务占总收入可达17%和30%。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将“出于蓝而胜于蓝”。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相比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管制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融资的诉求远高于美国;


二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在国内如火如荼,已经引领世界潮流,创新工具施用于供应链,全面拓宽了资金来源,突破了美国模式下核心企业自身信用天花板的限制,令金融具备成为主业的可能。目前,中国已经摘得全球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桂冠,我们预测至2020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将达15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凭什么抢占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顽疾,在经济换挡期,尤为如此。扩大再生产,要么通过内生式积累,要么借道民间高利贷。年化8%-20%之间的融资成本,成为传统金融的盲点,也因此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战场。


供应链金融凭什么能抢占市场呢?和传统非银机构相比,供应链金融具备太多优势:


1)供应链金融依托在产业多年的沉淀,风控端天然具备优势;

2)如果说非银机构做的是纯粹金融,则供应链金融则是在试图构建金融生态;

3)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各非银机构均成为体系中一部分;

4)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属于大数据金融,延展性更佳。


供应链金融到底存在哪些行业里呢?


我们提出五维模型,他们是:大产业、弱上下游、强控制力、低成本与高杠杆、标准化。


大产业是指产业空间大,不易触碰天花板;

弱上下游是指客户端中,至少有一环较为弱势,无法从银行获得廉价资金;

强控制力是指线上具有真实交易数据和征信、线下拥有物流仓储作后盾,从而控制风险;

低成本是指资金的成本低,让供应链金融有利可图而又不过度增加融资方负担,高杠杆是一定本金投入能撬动较大资产体量;

标准化是指用于融资的抵押品(抵押)相对标准化,有公允市场,即便出险,也能快速出清。


并不是所有产业的核心企业都适合做产业链金融,在规模效应下才具备真正转型价值。我们归纳了产业端决定价值的核心要素:大行业、强控制力、弱上下游。


大行业


大行业有大空间。大行业蕴藏巨大融资需求,意味着供应链金融所具有的潜在空间,只有存在较大的金融业务空间,核心企业转型动力才更足。除了直接的规模影响之外,大行业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越为复杂,核心企业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所具备的效率提升空间也越大,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优势也越为明显。


在供应链金融资产端价值判断中,“大行业”是第一位的,只有大行业才具备较大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价值,然后再去判断上下游企业是否存在融资需求,以及核心企业对于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


弱上下游:融资需求存在痛点


上下游强弱决定融资痛点程度。上下游企业越弱势,其融资需求越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融资痛点的存在是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供应链金融所要解决的正是上下游企业融资痛点问题,痛点越深,供应链金融施展相对优势的空间越大,而较为强势的上下游则意味着核心企业转型金融服务的难度越大。


传统金融机构以不动产抵押为主,供应链金融以动产抵押为主要竞争手段。一般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而以应收账款和存货方式存在的动产较多,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大。核心企业基于实体业务往来所具备的信息优势,针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动产质押融资,形成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异化竞争格局。


强控制力:解决痛点能力‍


垄断优于寡头,寡头优于竞争。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已经在产业链中某些环节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竞争力大小决定其对上下游企业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强弱视核心企业经营业务的市场格局,垄断优于寡头,寡头优于竞争。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话语权最强,这将在两方面提升核心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1)对上下游把控力越强,相对信用极差越大,融资相对优势越大;2)更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导能力。


工业企业对行业把控力侧重产业中上游,电商平台侧重下游。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将直接决定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展业领域,可从覆盖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判断价值。物流企业覆盖领域最为广泛,但相对于制造企业和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业务深度较低;核心制造业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和经销商接触较为紧密;电商平台在广度上最低,但由于较高的消费频次,其具备最高的覆盖深度,如京东白条等即是在与消费者高频次互动形成的大数据基础上展开。


风险把控见真章


金融竞争本质在于风险定价能力。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核心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优势的本质即在于风险定价能力的增强。电商类核心企业优势在于大数据下的信用评估体系,产业类核心企业优势在于对动产融资的把控力。


产业类核心企业风控:产品标准化+仓储能力。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价值评估越容易,同时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在资产处置上更容易,降低流动性风险。核心企业自建仓储可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也是产业类核心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平台类核心企业风控:大数据优势。电商平台类核心企业,拥有更高的业务频次,上下游分别为供应商和消费者,基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款以及信用融资是主要形式,风险控制主要依靠平台交易往来所形成的大数据优势,比如京东白条的风控模式。


按图索骥,供应链金融五大沃土


在总结供应链金融价值判定的标准后,我们将其用于价值发现的实践,按图索骥,点兵供应链金融标的。按照五维价值模型,我们筛选出最容易孕育供应链金融的五大领域:专业市场、行业信息化龙头、大宗商品、电商平台、行业或区域龙头。这几个重点领域在五维价值因素中各有侧重,可沿着这五条路径展开深入分析。


各位也可以按照五维模型来分析其他行业或领域,抢滩金融服务的空白,扩大企业的先入优势,并建立起规模壁垒。这又将是一场跨界融合的战争,相信未来三年,会有很多创新型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供应链思维应用之----互联网+物流+金融,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3
标签: 供应链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2019-06-17 15:42
34538

链库携手五方实力 重构冷链供应链金融市场环境

2023-01-05 14:18
118856

京东科技与宜宾搭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

2022-12-03 22:17
24324

行业首单信托多级流转产品落地!联易融和五矿信托创新供应链金融

2022-10-22 20:59
14940

中企云链对话中交保理、中国建设会计学会投融资专委会,共探建筑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

2022-08-16 16:32
13901

许昌“十四五”供应链发展规划:推动国企设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

2022-08-02 15:50
1350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