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中小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生存法则”,请查收!

2017-06-21 17:39 13771

来源:张健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来源:张健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导读

当前,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微观业务、监管政策环境,还是从银行自身经营、信息技术的外部冲击等方面来看,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和空前的发展压力。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F40)成员、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6月17日由CF40旗下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提出,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转型方向是借力Fintech加快消费金融业务的创新。

张健华认为,Fintech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银行短期经营与转型长期投入之间的矛盾、传统业务与Fintech之间的融合问题、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银行Fintech专业人才的匮乏等。

“中小商业银行一定要懂得借力。”张健华强调,身处Fintech时代,中小商业银行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立足自身风控经验丰富、掌握海量客户数据等优势,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互补。以提升技术硬实力,并厘清职责边界,理顺内部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转型配套机制。在此过程中,防控科技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始终是重中之重。

以下为张健华演讲全文。

图为张健华在6月17日的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Fintech时代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加快消费金融业务创新

by 张健华

今天我想谈一下Fintech时代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开展业务创新,尤其是如何在消费金融领域开展创新。今天在座的也有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的代表,尽管中小商业银行与大银行的竞争不在一个平台上,但是大家有关消费金融的业务做得都差不多,因此也有一些互相借鉴的地方。

金融科技在现代银行业当中的应用范围很广,现在各家银行都开始在尝试。在Fintech时代,除了获客、客户定位、精准营销等和传统银行经营不一样之外,还有智能服务领域——以往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感受不是那么好,但现在通过智能服务,银行其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弥补人工服务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客户体验。

消费金融其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大家通常理解的融资概念,另外一个则是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换句话说,消费金融不仅仅是融资。以往我们说消费信贷占比多少,这其实只是一部分,消费金融不仅包括资金的付出和偿还,还包括资金的划转,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最基本的“普惠”是什么?不是说一定要有融资,而是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银行账户能够办理支付、结算。当然,今天谈论的消费金融更多指的是融资,我们今天按照这个概念重点谈一下。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面临的挑战

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面临哪些挑战?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的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既包括外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包括业内大银行的挤压。事实上,技术选择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在进行技术选择的时候都选择了跟随战略,大家看到,很少有金融机构是真的把市场上最新出现的技术马上融入自己的系统中去的,比如现在的区块链技术,虽然区块链很好、很安全,但哪家银行敢真正大规模的应用到主要系统上?一个银行至少有一两百个系统,能在一个系统上尝试就很不容易了。所以第一个挑战是技术的不确定性——我不敢用最新的技术,但我一定要用最适合、最有效的技术。

在业内,和科技公司相比,银行一定不是最领先的,但是银行一旦真的发力、转变意识,就会有很多办法,包括技术的选择和人才的引用。谢平曾说商业银行不具备互联网金融思维的基因,所以最后一定会被打败。当时我不太同意:没有基因我总可以嫁接吧?他说,是环境不行、文化不行。但我认为,银行好歹有钱吧,只要监管允许,就可以把科技公司买下来。互联网金融机构总是要做融资,融资的钱从哪来?商业银行的最大优势是牌照,是吸收公众存款的权利,互联网金融机构再有活力也没有这个权利,资金量没有商业银行大。所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薪资高,能吸引优秀人才,但是商业银行只要下决心,就会有很多选择。

第二个挑战是长期与短期矛盾的问题,传统商业银行注重零售业务,其中大机构最有实力,因为大机构网点多、覆盖面广,可以靠人海战术。但Fintech时代,我们则应该以技术为先导,但这方面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对银行的影响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的大量投入是否影响到银行业绩和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这是一个考验,此外也包括技术如何与银行内部其他条线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比如,银行有传统的个人业务部门来做个人信贷业务,现在电子银行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了个人消费业务,那么电子银行或者互联网金融部门能够全部取代个人业务部门吗?目前来看还做不到。但是,个人业务部门要不要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做消费信贷呢?恐怕也需要。因此,这两者之间就存在如何协调的问题——谁为主?谁为辅?还是两驾马车齐头并进?做个人业务的人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而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人则必须懂得金融产品和应用条件。

此外,和互联网企业相比,金融机构还是缺乏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再谈到监管问题,有人说商业银行是戴着脚镣跳舞的大象,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传统金融机构有一系列的监管规则,银监会和很多其他部门都在管,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管部门,所以创新相对较快,规则的约束也相对较弱。未来的行业标准应该是涵盖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传统金融机构是不怕监管标准统一的,只要允许别人做的也允许我来做就行,谁做这个业务都应该接受相应的监管规则,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所谓功能监管的问题。

     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借力Fintech加快消费金融业务创新?

面临这些挑战,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要懂得借力,不要什么都自己做。金融行业细分化是趋势,原来一提到金融,就是金融部门自己的事,一个机构要做消费信贷,就是把资金吸收、支付、结算、放贷、回收、评估、风险识别、定价等做全了,是一个全产业链。但现在就要更加专业化,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不可能每个领域都具备竞争优势,这时候就要将不太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让出去,自己则集中精力做最有竞争力的那部分,比如银行已经积累了大量客户,现在需要的是对已有的客户进行深入挖掘,进行数据分析,这要在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产品设计等方方面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总体上来说,银行还是要立足自身,我们会依靠外部的互联网机构、技术公司、第三方征信机构等等,但是首先要用好自己大量的数据。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要有开放的心态,必须合作共赢。

此外,中小商业银行要增强科技实力,从内部各方面的整合、调整以及未来产品设计思路等方面提升技术硬实力,在基础环节和初始阶段就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做到真正向数字化转型。

最后谈一谈风险防控、Fintech给金融风险防控插上了新翅膀,以往商业银行更多要靠人工,现在则更多靠数据。尤其是消费金融,完全依靠人力资本做风控几乎已经不太可能了,必须要借助大数据分析,必须和各家技术机构合作。当然,就像刚才提到的,随着银行业对技术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强,因技术或系统引发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因而各家银行在选择技术时必须得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而不一定是最新的技术。

10
标签: 法则 领域 消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工行携手数字金融伙伴合力促消费惠民生

2024-05-30 12:02
23885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2024-05-17 15:11
96033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

2024-05-17 15:09
95879

海南:探索发展国际数据中心 加快实现医疗、贸易、金融等领域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2024-05-16 14:50
98151

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金融大模型引领行业革新

2024-03-29 09:55
703841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67901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